頭一次知道,植樹節原來和17歲孫中山先生做的一件事有關係

植樹節(英文: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 )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活動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分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提高人們對森林的認識,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廣東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裡的。


頭一次知道,植樹節原來和17歲孫中山先生做的一件事有關係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佈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後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 植樹節

  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孫中山上任時努力推動植樹.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聯繫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