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域之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打响了第一枪。第二天国民政府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的任何部分,如遇侵略,必将实行自卫权应对"。

中国的空军当时面对强敌,在装备数量及质量都不如日本的空军,我空军以劣抗优,英勇善战,以鲜血捍卫了中国的空域,谱写出一道道刻骨铭心的符文。

武汉空战之时,担负主要空中对抗的包括第3、4、5航空编队,以及当时来支援的苏联空军志愿队,主要有伊——15、16战斗机和"喀秋莎"(ka qiu sha)轰炸机。

武汉空域之战

伊——15

苏联援华战斗机伊——15双翼式战斗机,配有4挺航空机枪,主要机动性能好,转弯半径小,爬升性能够用,与当时的日军主力96式战斗机旗鼓相当。

武汉空域之战

伊——16

中国空军伊——16战斗机,主要用于针对敌方的轰炸机,单翼式,配有2挺机枪,主要飞行灵活,速度快,捕捉轰炸机最为适用。

1938年2月18的空战


2月18日,日军轰战机和96式战斗机组,在安徽机场出动,13时抵达了武汉上空,借助云层的遮掩,对其实施轰炸。我军空军待命小组,迅速组织反击以及地面炮火的支援,双方都势在必得,战斗非常的激烈。

正当两军处于胶着状态时,我军的支援小组赶来,日军看大事不妙,纷纷架机逃窜。我军正处于士气大振状态,哪里会给日军溜的机会,调转机头,穷追猛打,采取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经此一战,日军的嚣张气焰得以挫败,击落敌机12架,我军也有7架损失。

李桂丹应该很少有人听说,他当时是我空军飞行队长,精通战术,作战能力强,此战中不幸牺牲,不胜惋惜。

4月29预谋之战


4月29当时是日本的"天长节",即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在中国领空肆意妄为的日军遭此败绩,密谋策划更大规模的作战,想在当天对武汉军民狂轰乱炸,对天皇"祝寿"。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几天前派来的侦察机,被我试飞飞机发现并击落,洞悉了日军作战意图,我军迅速调整部署,可以说未战先败。

4月29日这天,日本的精锐航空大队由39架飞机组成的特遣队,沿江飞来,黑压压的敌机,地面随即响起防空炮火。

14时40分左右,我空军发现6架敌军先锋队,空战由此拉开帷幕。

空战在武汉多个区域同时进行,面对超过自身数量近2倍的敌军,我军丝毫不惧,直冲敌军战斗队形,队形被冲乱,双方进行了近距离的混战,在混战中,敌机的数量优势降低了不少,持续半个小时,目睹我军撞向敌机同归于尽的情景时,敌军斗志消失,又纷纷架机遁去。

武汉空域之战

陈怀民

此战我军以劣胜优取得了胜利,陈怀民等数人以身殉国,其中董明德队长一人击落2架敌机,为作战取得了重要贡献。

8月3日大规模进攻

8月3日,当时天空多云,按照多年的经验判断,日军可能来袭。我军士兵纷纷就位,准备就绪,提防敌机来犯。

果然9时,日军来势汹汹,第一批次有近70架飞机,按照预定作战方案,我军迅速起飞迎敌,中方一架战机起火,飞行员架机撞向敌机,飞行员跳伞安全降落,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日我军选择主动出击,袭击了安徽庆阳机场,由于袭击突然,日军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御,机场停着的多架飞机被击毁,看见长江上的日本军舰,也对其发起进攻,军舰起火负伤。

此次空袭作战中,我军取得重大胜利。

一个不能牢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