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空域之戰

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打響了第一槍。第二天國民政府聲明:"中國決不放棄領土的任何部分,如遇侵略,必將實行自衛權應對"。

中國的空軍當時面對強敵,在裝備數量及質量都不如日本的空軍,我空軍以劣抗優,英勇善戰,以鮮血捍衛了中國的空域,譜寫出一道道刻骨銘心的符文。

武漢空戰之時,擔負主要空中對抗的包括第3、4、5航空編隊,以及當時來支援的蘇聯空軍志願隊,主要有伊——15、16戰鬥機和"喀秋莎"(ka qiu sha)轟炸機。

武漢空域之戰

伊——15

蘇聯援華戰鬥機伊——15雙翼式戰鬥機,配有4挺航空機槍,主要機動性能好,轉彎半徑小,爬升性能夠用,與當時的日軍主力96式戰鬥機旗鼓相當。

武漢空域之戰

伊——16

中國空軍伊——16戰鬥機,主要用於針對敵方的轟炸機,單翼式,配有2挺機槍,主要飛行靈活,速度快,捕捉轟炸機最為適用。

1938年2月18的空戰


2月18日,日軍轟戰機和96式戰鬥機組,在安徽機場出動,13時抵達了武漢上空,藉助雲層的遮掩,對其實施轟炸。我軍空軍待命小組,迅速組織反擊以及地面炮火的支援,雙方都勢在必得,戰鬥非常的激烈。

正當兩軍處於膠著狀態時,我軍的支援小組趕來,日軍看大事不妙,紛紛架機逃竄。我軍正處於士氣大振狀態,哪裡會給日軍溜的機會,調轉機頭,窮追猛打,採取的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經此一戰,日軍的囂張氣焰得以挫敗,擊落敵機12架,我軍也有7架損失。

李桂丹應該很少有人聽說,他當時是我空軍飛行隊長,精通戰術,作戰能力強,此戰中不幸犧牲,不勝惋惜。

4月29預謀之戰


4月29當時是日本的"天長節",即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在中國領空肆意妄為的日軍遭此敗績,密謀策劃更大規模的作戰,想在當天對武漢軍民狂轟亂炸,對天皇"祝壽"。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幾天前派來的偵察機,被我試飛飛機發現並擊落,洞悉了日軍作戰意圖,我軍迅速調整部署,可以說未戰先敗。

4月29日這天,日本的精銳航空大隊由39架飛機組成的特遣隊,沿江飛來,黑壓壓的敵機,地面隨即響起防空炮火。

14時40分左右,我空軍發現6架敵軍先鋒隊,空戰由此拉開帷幕。

空戰在武漢多個區域同時進行,面對超過自身數量近2倍的敵軍,我軍絲毫不懼,直衝敵軍戰鬥隊形,隊形被衝亂,雙方進行了近距離的混戰,在混戰中,敵機的數量優勢降低了不少,持續半個小時,目睹我軍撞向敵機同歸於盡的情景時,敵軍鬥志消失,又紛紛架機遁去。

武漢空域之戰

陳懷民

此戰我軍以劣勝優取得了勝利,陳懷民等數人以身殉國,其中董明德隊長一人擊落2架敵機,為作戰取得了重要貢獻。

8月3日大規模進攻

8月3日,當時天空多雲,按照多年的經驗判斷,日軍可能來襲。我軍士兵紛紛就位,準備就緒,提防敵機來犯。

果然9時,日軍來勢洶洶,第一批次有近70架飛機,按照預定作戰方案,我軍迅速起飛迎敵,中方一架戰機起火,飛行員架機撞向敵機,飛行員跳傘安全降落,取得了重大勝利。同日我軍選擇主動出擊,襲擊了安徽慶陽機場,由於襲擊突然,日軍來不及組織有效防禦,機場停著的多架飛機被擊毀,看見長江上的日本軍艦,也對其發起進攻,軍艦起火負傷。

此次空襲作戰中,我軍取得重大勝利。

一個不能牢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