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翻開《儒林外史》,一篇篇嬉笑怒罵的文章讓人忍不住笑到噴飯。比如“范進中舉”的經典一幕,就不知笑噴了幾代人。

要說作者吳敬梓似乎打定了主意,不把讀者笑趴下不算完事。這廂“范進中舉”的鬧劇尚未落幕,那廂“嚴監生之死”又帶來了新的笑點。

根據書中的描述,嚴監生愛財如命,活脫脫一箇中國版葛朗臺。他在臨終之際,一直伸著兩根手指不肯嚥氣,家屬們猜了無數種可能,可嚴監生一直搖頭,最後還是趙氏突然福至心靈,猜出嚴監生是覺得燈盞裡點了兩根燈草,心疼費了油。

於是人們將燈草挑滅一根,嚴監生立刻手一垂下就斷了氣。能夠吝嗇到臨死還想著省燈油的份上,嚴監生也算是用生命在吝嗇了。

說來奇怪,在中國古代,監生是個特別崇高的身份,能夠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理論上說,都該是優中選優的精英人才,怎麼能如此不堪?吳敬梓敢這麼寫,就不怕大清的監生們組團上門討說法?

《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一、大清監生

眾所周知,《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是清代人。他筆下的嚴監生,其實代表了清代監生體系存在的身份注水情況。

在清代,秀才舉人進士等功名,需要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由於科舉設有鄉試、會試等多重環節,通關的考生經歷了層層篩選,才能拿到相應的功名,然後入朝為官,這樣的官場入場券含金量極高,因此常有清代的官員,以“兩榜出身”為榮。

然而,總有一些考生讀書讀白了頭也考不上,偏偏又想要功名。針對這類考生,大清推出了新的人才引進制度,就是花錢買功名,這便是《儒林外史》中出現的買監生。

在《儒林外史》小說裡,買監生也不是稀罕事。比如范進的恩師周進,原來也屢試不第,甚至還望著考場哭昏厥過去。幸虧朋友們湊錢給他捐了個監生,這才支持著他再戰考場,然後一躍跳龍門,順便改變了范進的命運。

“花錢買監生”的意義,就是這麼大,當然在清朝,它還有個學名,叫“捐監”。

《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二、捐監製度

據史料記載,清代的捐監製度最早可以追溯順治時期。為了籌集兵餉,清王朝於順治六年開始允許人們捐監生,

還對監生的價格明碼標價,規定“生員納米三百石準貢,俊秀捐米二百石准入監讀書”。

到了康熙七年,監生的價格迎來一波漲價潮。“生員納銀二百兩,或米六百石,亦可送監讀書”成為了最新的官方指導價。

康熙十三年,為平三藩之亂,清王朝又開始對監生收費瘋狂降價,這直接導致捐監人數大增,國子監人滿為患。

此後,監生的價格時有起伏,標準也愈來愈完善。比如清王朝規定只有家世清白的人有資格捐監生,"樂戶"、"丐戶"、"轎伕"、"欄公"等士農工商之外的“賤民”,則沒有捐監資格。而成為監生的人如果因事被革除了功名,只要不是"事關倫紀,或弊在科場或賄賂有據或唆訟汙良,或豪霸橫行,或釀成命案之類”,仍可以用三倍的價格,重新再捐監生。

隨著制度的完善,捐監漸漸成為了清王朝的一種理財手段,與清王朝一路攜手前行。哪怕康熙二十年,康熙覺得雲南大患已除,四海昇平,下旨“凡因軍興所開各項各省捐納事例,盡行停止”之際,監生捐納制度也打著“舊例”的旗號,非但沒有停止,還成為了永制。

在捐監製度下,清王朝中雖然湧現了李衛、田文鏡等一批能臣幹吏,但總體而言,由於捐監幾乎沒有門檻,只要家中有錢就能買到功名,這也使許多不學無術之人找到了提升身份的捷徑,紛紛搖身一變,成為了有做官資格的監生。

《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三、捐監危害

風靡一時的“捐監”遇到了《儒林外史》,造就了“嚴監生”這個藝術形象。用學者侯會在《金粟儒林篇》裡的話來說,嚴監生的身份,只怕十有八九也是捐來的。

不過,清代捐個監生的身份價格可不低。據王躍生先生的研究成果,擁有80畝土地的中小地主家庭,捐納一個監生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積蓄;佔有三、四十畝土地的自耕農中、上等戶,則需五、六年才能捐的起一個監生。

那麼,假使嚴監生的身份真的是捐來的,像他這樣財迷的人,又怎麼捨得花這筆鉅款呢?

這就要從監生身份帶來的好處說起了。捐監獲得功名比走科舉正途容易得多,而有了監生的身份後,再花一筆錢買個官職,立刻便是朝廷命官。這比起十年寒窗苦讀的士子來說,簡直就是躺贏整個人生啊。

而一旦成為朝廷命官,捐資做官的花銷就不再是問題。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許多捐資做官的人,都會在任期內迅速撈回成本。這樣不花一毛錢還能名利雙收的事,嚴監生又怎麼能不做呢?

不過,花錢買監生雖然讓不少投機者擁有了做官的捷徑,但卻造成了整個官僚體系貪腐之風不絕。比如乾隆三十九年,陝甘總督勒爾謹串通首席軍機大臣于敏中,以增加甘省倉儲為由,奏請推行納粟捐監,然後私自將捐監的收入折成銀兩瓜分一空。

《儒林外史》裡的搞笑人物,揭開清朝一個衰敗原因

這便是乾隆朝轟動一時的甘肅捐監冒賑案。由於幾乎甘肅全省的官員都牽涉到此案中,以至於乾隆在懲辦貪官時,不得已定下了二萬兩銀子的生死線。但即使只處死貪汙二萬兩以上的官員,仍然有數十人之多,弄得甘肅官場,為之一空。

乾隆朝尚且如此,等到晚清時期,捐監更是氾濫,而由此引發的貪腐,也不斷腐蝕著清王朝,最終帶來的,是國家的腐敗與衰弱。

飲鴆止渴的清王朝,就這麼每年捧著白花花的“捐監收益”,一步步滑向了衰敗的深淵中。

參考資料:魏彩霞《清朝捐監製度及其影響》、郗鵬,李新《試論清代捐監製度》、侯會《金粟儒林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