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傳承經久不衰的泮村燈會

500多年傳承經久不衰的泮村燈會

泮村,地處珠江三角洲、潭江北岸平原區,位於五邑僑鄉開平、台山、新會、鶴山四市交匯處,總面積16平方公里,水陸相連,與潭江河相伴,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典型的僑鄉。其地利人和的優勢,為燈會活動提供了良好的人脈和物質基礎。

泮村燈會是開平市水口鎮泮村的特色傳統民俗活動,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每年的正月十三,開平市水口鎮泮村就會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泮村村民們抬著三牲祭品,以羅傘彩旗開路,分別代表三個姓的三個大燈從不同的方向、不同路線遊遍泮村42個自然村。每到一條村,村民便盛裝列隊,舞著獅子或金龍在村口迎接,隨後一起遊村。鞭炮轟鳴,響徹雲霄,經久不息,全鄉儼然一片紅色的海洋。不但本地的男女老少積極參與或者翹首觀看,還能將泮村近2萬海內外鄉親“召集”回鄉,更能“引誘”眾多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觀賞。

500多年傳承經久不衰的泮村燈會

泮村燈會是如何開始的?原來它的產生和大儒陳白沙先生有關。據專家們考證,泮村燈會始於明朝英宗天頤八年甲申(1464年)正月十三日。相傳明朝洪武元年(1368),泮村祖宗鄺一聲自廣東南雄遷到此地立村(龍田裡)定居,但多年來人丁不旺,災禍頻至,百業不振。鄺氏十三世祖健齋於是專程前往請教大儒陳白沙先生。

陳白沙曾在泮村教學,對泮村甚為了解。陳白沙認為,泮村一帶有五座黑石山,形似獅、虎、象、馬和牛。有五獸鎮村,本應能確保安寧,但五獸之王的獅子,昏睡未醒,其餘四獸頑皮搗亂,才弄得民不聊生、災禍頻頻,特別是每年正月十三,是最不吉利之日,建議把獅子驚醒,震懾四獸。

500多年傳承經久不衰的泮村燈會

村裡老人們一商量,決定糊個大燈當球給獅子玩,於是就在正月十三日,各鄉村民點燈鳴炮,敲鑼打鼓,抬著大花燈出遊。這一招果然靈驗,泮村此後恢復太平。此後,每年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泮村民眾都舉辦舞燈活動,延至今天已持續了五百多年。

目前燈會已成為開平民俗活動中規模最大、場面最熱鬧、影響最廣、名氣最盛的活動。2007年5月,泮村燈會成功申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