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憤怒的電影有哪些?

影視有經典


《熔爐》

講述了在光州的聾啞學校學生受到性侵,學校教師帶領他們揭露黑暗爭取人權的故事。據說主演孔侑在服役期間被推薦看了這部小說後內心受到極大震撼,服役結束後就拍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播出後受到社會熱議,不僅讓案件重新調查,還修訂了法律,設立了《熔爐法》。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堅持中又有多少對現實黑暗的無奈。

《韓公主》

講述了女主韓公主在經歷性侵朋友自殺後轉學想要開始新生,卻最終沒能逃脫死亡的命運的故事。女主和朋友被性侵後,不論警方的侮辱性詢問,還是家人接受錢財息事寧人的態度,都讓人感覺憤怒,壞人逃脫法律的制裁,家人也是他們的幫手,讓人感覺無奈又心酸。

《媽媽別哭》

講述了因為相依為命的女兒被性侵後自殺,施暴者卻因為未成年而逃脫法律的制裁,無奈的媽媽自己報仇一步步走向深淵的故事。雖然加害者最終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是卻不是公正的法律給他們的,看著加害者家屬因為孩子是未成年不需要付法律責任而洋洋得意時,真的是恨得牙癢癢,媽媽最終為女兒報了仇,可自己也成了殺人犯,心疼。

《素媛》

講述了小女孩因為熱心幫助反而受到性暴力身心都受到極大傷害,家人幫助她走出陰影的故事。這部電影側重受到傷害後的恢復開始新生,溫馨感人,可是看到善良的小女孩問媽媽是不是她做錯什麼的時候,真的很心疼,尤其是真實事件中的加害者已經出獄,更讓我覺得憤怒,這種人渣就應該判死刑或者一輩子關在監獄裡,在對別人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後憑什麼能開始新的生活。

這幾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正因如此,才讓人感覺更加憤怒,司法部門的不作為甚至包庇,資本家掌握話語權,有錢可以不受法律約束,弱勢群體得不到法律的公正對待,這些都讓我們意識到現實中的黑暗比我們想象中更加殘酷,不得不說,在揭露真實這方面,韓國電影真的敢拍。






小叮噹的口袋


《盲山》

該電影主要講的是,80年代末,剛剛大學畢業的白春梅急於替父母分擔壓力,於是就一個人去尋找工作,但是不幸的是她被人販子盯上了,人販子打著某醫藥公司的幌子,騙到白春梅,最終把他拐賣給一個山區的老男人,不甘屈服的白春梅知道只有逃離這裡,才能重獲自由,於是就上演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險,在這過程中,她也漸漸的認識到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安徽黃山哥


《蚯蚓》

影片於2017年上映,主要講訴得了腦癱的父親和女兒相依為命女兒被校園霸凌的故事。父親為女兒子若考上了首爾的貴族藝術高中興奮不已,和女兒一同搬家到首爾,不料噩夢也就此開始。子若因為在唱詩班長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學校嶄露頭角。也因此被惠善為首的女同學們嫉妒,自若堅強好勝,反抗著校園暴力卻不斷遭到更加殘酷的暴力對待。最後子若受不利無休止的折磨而自殺。父親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會各界申冤,但這個社會聽不見弱者的呻吟,父親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懲治這些曾經欺負了女兒的人們。

觀看這部電影需要勇氣,校園和社會就像廣袤的大地,有些人貪婪的沐浴陽光,有些人蜷縮在陰暗的角落,以忍耐對抗著出生,以陰冷附身著斷腸,不一樣的是手段和方式,一樣的是痛苦和絕望。

絕望,要麼讓人瘋狂,要麼讓人滅亡,觀看此類電影實著讓人覺得揪心,電影往往還比現實欣慰些,片中受害者往往敢於訴諸法律,但又寫實般告訴世人法律在金錢和權利面前是多麼渺小。現在微博網絡上時有爆出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就是因為未成年人犯法沒有特別嚴厲的懲罰措施,導致事件越發變本加厲,犯了錯就應該接受懲罰,誰都不應該例外。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後父親說的話,父親說:雲一樣的人,風一樣的人回家後都是父親,莫名淚目。



藍淺看娛樂


《盲山》

該電影主要講的是,80年代末,剛剛大學畢業的白春梅急於替父母分擔壓力,於是就一個人去尋找工作,但是不幸的是她被人販子盯上了,人販子打著某醫藥公司的幌子,騙到白春梅,最終把他拐賣給一個山區的老男人,不甘屈服的白春梅知道只有逃離這裡,才能重獲自由,於是就上演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險,在這過程中,她也漸漸的認識到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無聊說影視


你好,我是阿星,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在阿星的印象中,讓我憤怒的電影應該是以校園暴力為題材的【悲傷逆流成河】!讓人氣憤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女主角易瑤的家庭遭遇,本來不富裕的家庭,因為母親職業的不體面,而得了難以啟齒的傳染病,並且母親從未給過她關愛和成年人的正確教導,給易瑤的心理和成長造成了難以磨滅的陰影!讓人憤怒!

2:易瑤的學校生活,青梅竹馬的齊銘學習優異,而自己卻是同學口中的“賠錢貨”,整日的看不起和刁難給易瑤的學校生活帶來了強大的壓力!同學的看不起讓人憤怒!

3:轉學生唐小米的到來,對易瑤的百般欺凌,最終讓易瑤崩潰,造成了最終跳海的悲劇發生!阿星當時看到結局的時候憤怒之餘,也是看哭了!心痛了!

這是多麼孤獨絕望的背影啊!以上就是阿星的回答!謝謝!歡迎大家留言的看法!


阿星講電影


說到“憤怒”,《盲山》是一部讓人從頭憤怒到尾的電影。用句時髦的話來形容就是氣Skr人。

《盲山》由曾經執導過《盲井》的導演李楊執導,由黃璐主演,講述了女大學生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

女主人公白雪梅大學畢業,初入社會,一心想多掙些錢替家裡分擔,不料卻被人販子夫妻拐賣,以7000元的價格賣到一個偏僻的山村。

人販子最可惡↓

被一杯水迷昏後,雪梅醒來發現自己的錢包和身份證都不見了。她請求買她的黃德貴一家放了她,卻被鎖在屋裡,孤立無援。次日,黃德貴一家大辦喜宴。屋外,鄉里鄉親舉杯慶祝。屋內,雪梅被五花大綁,幾個好奇的小男孩隔著窗戶向內張望。

麻痺的鄉民令人氣憤↓

黃德貴想與雪梅圓房,被雪梅趕了出去。黃德貴遭到鄉民的嘲笑,就連黃德貴的父親也罵他,連個女子都搞不定。黃德貴趁著酒勁兒,在父親、母親的協助下,把雪梅強姦了。

一家三口全上陣,聞所未聞↓

雪梅趁黃家人不注意,跑到了村支部。見到村主任,雪梅請求村主任報警救自己。村主任卻一本正經地質問雪梅,你說自己是被拐賣的?你有證據嗎?你有身份證嗎?之後又說,先回去,這個事待調查清楚再說。雪梅被黃家人帶回去,一頓毒打。

心灰意冷的雪梅割腕自殺,被及時趕到的黃德貴救了。之後雪梅又絕食,幾個和她一樣同是被拐賣到這個村子裡的婦女勸住了她,告訴她,要想跑,也得把身子養好才行。

雪梅重新燃起希望,趁著一次洗衣服的機會翻過大山。當她懇求一輛麵包車把自己帶到鎮上,麵包車司機卻因為她付不起三塊錢的車費,揚長而去。雪梅被趕來的黃德貴和村民抓住,又是一頓毒打。

見死不救的司機氣Skr人↓

黃德貴的表親黃德誠是村裡的教書先生,也是唯一的高中生,雪梅央求黃德誠救自己出去,黃德誠同意了,但說需要時間,雪梅再次燃起希望。黃德誠找藉口幾次接近雪梅,與雪梅發生關係。一次兩人正親熱時被黃德貴逮住,黃德誠拋下雪梅獨自離開。

這樣的斯文敗類見一次打一次↓

雪梅終於明白,指望誰都不行,只有靠自己。她出賣肉體,從小賣部老闆那裡得到四十塊錢。這一次,她終於逃到了鎮上,也坐上了開往縣城的汽車,然而客運司機被黃德貴的一支菸收買,打開了車門,雪梅又一次被抓。

理sir已經不想說話了↓

被抓回去不久,雪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腹中的孩子,雪梅暫時不再想著逃跑,與村子裡一個叫李青山的小男孩結下情誼。雪梅一直寫給父親的信全被郵遞員扣下了,雪梅請求李青山幫自己寄信,李青山答應了。雪梅產下一名男嬰,雪梅的父親也在收到信後,與兩位民警一起來到村子裡解救她。然而村民一起圍攻警車,村主任坐視不理,兩個民警承諾三天後會來解救雪梅,匆忙離去。

三天後,警察如約而至,不僅解救了雪梅,還把之前被拐賣的婦女(有的婦女因為孩子不願意離開)都一併救走了。

《盲山》是一部讓人看完之後會憤怒到悲痛再到絕望的電影,雖然最後雪梅還是被解救了,可是又有多少像雪梅一樣的婦女仍在等待拯救呢?如果……如果很不幸的是,這個故事是真的,你覺得結局會是什麼樣子的?留下評論一起聊聊!


民生百態每日多關注


故事發生在孔孟二聖的故鄉,山東。八十多歲的老人林郭氏因丈夫早逝,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們拉扯大,如今孩子們也各自成家立業了,老人跟著孫子小道生活在一起。

老人每天拜佛為自己的孩子們祈禱,直到有一天,突發腦血栓,倒在了門檻上。

孩子們聽到了這個消息,變商量著把老人送去養老院,幸好養老院的床位已滿,孩子們便決定讓老人輪流跟著他們生活。

老人的二兒媳婦,原本想著照顧老人,等著老人去世後,房子也便歸她家了,無奈這日子住了下來,可謂是苦不堪言,老人聽到衣服的抱怨也不好意思住了下來,轉眼就被接到三兒子那裡。

幾個孩子中最富裕的三兒媳婦,對老人可謂是嫌棄至極,沙發罩了白布,老人的碗也分開,三兒媳婦的女兒想要去看外面的世界,老人倒是支持,孫女兒走了之後,三兒媳婦劈頭蓋臉罵著老人,老人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老人只好去了二女兒家,二女兒家開了個雜貨鋪,一天有個村民過來買東西,給了一張寫了字的50塊錢,可轉過身錢就不見了,女婿認為是老人拿的,晚上的時候女兒過來問老人,老人承認了,從手帕拿出了50塊錢給了女兒。實際上不是老人拿的…

老人的身體越發不行,還得了一種笑病,二女兒又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準備籌了這次老人的醫藥費,可惜最後打成一團,誰也沒想給。

禍不單行的二女兒家的兒子出車禍死了,二女兒家也住不下去了,臨走前老人把外孫媳婦叫到一旁,給了她自己帶了一生的手鐲,因為兩人走著同樣的命運。

老人丈夫走的時候,老人也跟在孫媳婦一樣大。

無家可歸的老人只好回到了二兒子家,二媳婦劈頭蓋臉就對老人一頓罵,還把她成日裡跪拜的菩薩給打爛了,老人最後的慰藉沒有了,

最後老人關進了牛房。

最後的最後,老人梳了個整潔的頭髮,看了看那全家照,吃了一包老鼠藥去世了。



莫小姐


《綠裡奇蹟》,悲傷過度就是憤怒。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通過第一印象來判定一件事。有時候只憑一個人的外貌氣質就判定這個人是好是壞。可是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突然痛恨起這種想法,一個人的好壞,不應該靠著外貌輕易下結論。世俗的偏見真的是是能殺死一個人。

在故事的開頭,兩個被報失蹤小女孩被人殘忍的折磨而死。當找孩子的人們發現屍體的時候,有一個高大強壯的男人正在抱著屍體哭泣,這個男人皮膚黝黑身體強壯還有一定的溝通障礙。高大的男人很快就被認定為本案的兇手,面相不善的他出現在案發現場,人們都願意相信他就是變態的兇手。他辯解了,可沒有人在乎,他的眼淚訴說著悲傷,但最終周圍人的責罵還是壓垮了他。

關押他的監獄裡的獄警也對這樣殘忍的“兇手”充滿歧視,但是這種歧視漸漸發生了改變。神蹟,是真的神蹟。這個智力有缺陷的男人用他特有的神力治好了獄中的幾個病人,甚至還拯救了一隻死亡的老鼠。這才有人相信,他的初衷其實是想救那兩個受盡折磨死去的女孩,但他能力有限,他沒能不到這些

眾人的誤解,讓單純的他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他選擇接受了電刑離開這個讓他痛苦的世界,偏見殺死了這個降落人間的聖者,天使最終回到了屬於他的天堂。

世人因長相對另一個人的成見到底可以有多深?衣冠楚楚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人面獸心的大有人在。為什麼野獸的外表下就不能是一顆善良的心呢?沒有了解事情的經過,即便看到了結果也不一定可信,直覺不是一直可靠的。當一個好人很難,為惡又是一瞬間的選擇,希望世上不再有偏見。



影視追不停


《黑水》:看完這部電影,才發現我們都是被害人

2016年,美國《紐約時報》曾經刊登了一篇名為《這個律師是杜邦公司最大的噩夢》的文章,詳細講述了一個名叫羅伯特·比洛特的律師,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內,蒐集法律證據,將美國化工巨頭杜邦公司,送上法庭的故事。

影片從1975年的一個黑夜說起,三個少年帶著啤酒,來到西弗吉尼亞州的一條河流中消遣。正當他們享受夏日涼風時,先是發現一隻死去的奇怪生物,之後又被穿著化工服,向河面噴灑藥水的工人驅逐。

隨著鏡頭在暗流湧動的河水上劃過,時空換成了1998年的辛辛那提市。男主角羅伯特·比洛特剛成為塔夫脫律所的合夥人,迎來了事業上的成功。

正在同事們歡迎之際,兩個西弗吉尼亞市的農民來律所找他。他們聲稱杜邦公司毒死了自己的奶牛,希望比洛特能夠幫忙主持公道。

作為和杜邦公司有事務合作的律師,比洛特本不該插手這件事。但由於這位叫坦南特的農民,聲稱認識比洛特的奶奶,這讓比洛特出於人情,留意這件案子。 比洛特通過人脈調查,發現了一份報告,上面顯示,管理不善是坦南特牲口死亡的原因,而非環境汙染。從比洛特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坦南特怒火難平。因為他對待那些牲口,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而且,在坦南特拿出的證據中,巨大的牛膽、發黑的牙齒、內翻的牛蹄,以及牛背上的腫瘤,都在佐證這起牲畜死亡事件,絕非和管理不善有關。尤其當比洛特看到一隻發瘋的牛犢,衝向他時,他才覺察到,這件事後面可能藏著巨大的環境問題。

時間到了1999年,比洛特還在跟進這宗案件,他發現了一個名為“PFOA”的英文縮寫,這個神秘的化學物質,揭開了杜邦公司隱藏近半個世紀的秘密:特氟龍。

當比洛特打算向杜邦公司,要求擴大調查範圍時,杜邦公司的醜惡嘴臉,立馬顯現。他們用堆成一座山的書面材料,讓比洛特陷入查證的窘境。要知道,光是整理分析這麼多的歷史文件,比洛特也得被拖死。

時間繼續推進,到了2000年。比洛特對紛繁複雜的材料感到一籌莫展,就在此時,他回想起曾經在西弗吉尼亞市看到的場景,不少孩子的牙齒都泛黑。這一幕,打開了比洛特的思路,但是,也讓他陷入了無限的絕望和恐懼中。

當天半夜,他把家中翻了個底朝天,將廚房用具和日用品都拾掇出來。妻子薩拉看到這一幕,悲憤交加,要知道,丈夫本來是個前程大好的律師,結果為了一個農民的牧場,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調查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而且這一晃,已經三年了。

正當妻子悲痛欲絕時,比洛特向她道明緣由。而影片則在交叉剪輯中,將這番真相以拼貼的形式,分佈在比洛特和妻子、上司以及杜邦法務三人的對話中。

特氟龍最早被應用在坦克的材料中,它不但防水效果特別好,而且清潔能力強。但是杜邦公司異想天開,將特氟龍用在家庭產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平底鍋,這甚至讓美國人引以為傲。 可實際上,這種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有著嚴重的致癌作用。杜邦公司並非不知道,它們只是選擇隱瞞。即使這種物質已經讓員工身體出現問題,甚至生出畸形兒,為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他們不但沒叫停項目,還變本加厲,將特氟龍用在雨衣、布料、靴子中。

最可怕的是,特氟龍在人體中不會被分解,而是一直存在,甚至遺傳到下一代身上。 知道這一切的比洛特再也不能坐視不管,他打算將此事進行到底。而之前對他有所質疑的妻子和上司,也開始無條件地支撐他。

時間到了2002年,比洛特連同塔夫脫律所的律師們,代表坦南特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將杜邦公司告上法庭。 可在巨頭公司面前,或許再多努力,也是徒勞。因為這裡存在一個矛盾,雖然大家都知道特氟龍對人體有害,但是“有害”這個標準得有法律依據,這個依據便是由美國環保部門制定。

可笑的是,雖然特氟龍在美國大行其道近半個世紀,環保部門至今沒有針對這一化工物質制定危害標準。等這次東窗事發,法院需要標準來裁決案件時,這個標準則是由政府官員、科學家、利益相關者三方聯合制定,而這個“利益相關者”,就是杜邦公司。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讓一個嫌疑犯來制定法律標準,就如同讓一個劊子手決定,自己是否可以隨意殺人一樣荒唐。但是這個荒唐的事情,就是發生了。 時間又到了2005年,為了能證明西弗吉尼亞州的居民,身體中含有大量特氟龍,而且這些特氟龍恰恰導致他們身患疾病。在比洛特的組織下,科研機構對居民進行大規模血檢,並最終獲取了6萬9千例的血液樣本。

這對於比洛特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進步,就在事情即將有利好消息,更大的困難來了。 血液樣本雖然充足,但是,科研機構的研究調查卻開展得異常緩慢,這讓比洛特逐漸心灰意冷。更慘的是,由於自己長期陷入與杜邦公司的膠著,他的律師業務一日不如一日,工資也銳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而且他的身體也垮下來了,由於長期揹負壓力,他開始出現中風一樣的症狀。 就這樣,7年過去了。時間撥到了2012年。 在比洛特以為未來看不到頭時,他接到一個來自科研小組的電話,血液樣本終於調研結束,結論證明,杜邦公司生產的特氟龍,的確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

從1998年開始接手坦南特的案件,直到2012年結束,歷時20年。 1998年,比洛特的第一個孩子才出生不久,2012年,比洛特的第三個孩子已經上小學了。

1998年,比洛特還是意氣風發的律所合夥人,2012年,他已經人到中年,事業身體兩凋謝。

不過,比洛特付出的巨大努力,能夠讓杜邦公司付出巨大代價嗎? 影片結尾,並不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大團圓結局。儘管科研機構裁定特氟龍含有六種致病作用,但是杜邦公司仗著家大業大,反對所有賠償。可比洛特用一生證明,他絕不是個輕易認輸的律師,儘管杜邦反對,但是比洛特憑一己之力,幫助受害團隊,一個個向法庭上訴,奪回一項項屬於受害人的賠償。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黑水》這部電影留給我們的反思,卻永遠不該停止。當被矇騙的弱者,與目空一切的強者並排而戰,我們到底是該認慫,還是用僅存的意志力,與有著200多年企業歷史的杜邦公司死磕到底?羅伯特·比洛特用他一生的行動告訴了我們,他的答案。

說起這部電影的觀感,絕不會令人愉悅,但是想到杜邦公司,讓全世界幾十億人體內幾乎都有致癌物質的特氟龍,它的底色就是悲涼的。 導演託德·海因斯,為了讓故事中的壓抑、憤怒和長期等待的焦灼,讓觀眾親臨,將整部電影都置於低沉的影像中匍匐前進。而那些大跨度的年份條,在片中不斷浮現時,像是告訴我們,這本來就是場漫漫煉獄路,折磨著當事人的心魂。


拾捌娛樂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

其實一開始看名字,我是拒絕的,印度那種一言不合就跳舞的電影風格我接受不來,儘管我知道主演是印度國寶級演員,電影良心阿米爾汗。

那一天是在某個時間段裡沒有其他電影了,就看了它。

但這部電影的前30分鐘,煎熬和憤怒讓我差點在電影院砸了椅子。實在是難以想象,一個親爹以極端手段斬掉親生女兒未來的發展可能、摧毀她們身上的女性屬性,就為了替自己實現夢想,這麼明顯的強壓父權,還人說電影很好看是都瞎了嗎?

事實證明,把故事在合理的範圍內講到極致,觀眾就會記住它。

轉折就在兩個女孩被練得肌肉強壯、被剪了短髮之後,卻被一個連丈夫長什麼樣都不知道的待嫁少女對她們自由的未來表達了羨慕,這個父親所做的一切極端手段都在待嫁少女的話語中突然緩和。

我的憤怒,突然扭轉成激動。

看電影,從來就不能脫離電影中那個國家的社會現狀。而印度,幾乎成為女性的夢魘之國。

印度的女性地位低到什麼程度?

根據印度國家犯罪檔案局數據,印度每20分鐘就有一名女性遭強姦。首都德里更被“譽為”強姦之都。但整個社會對女性遭強姦事件的輿論,卻集中在受害者不該出門、裝束不夠老實等等(鍵盤俠是不是覺得眼熟?)

如果一個年輕女孩晚上要出門,她將面對一系列不測之禍,包括騷擾、虐待、毆打、強姦,甚至殺害。

女性註定要被奴役,這個觀念早就深深影響了印度社會。

在古印度文化中,影響最大的法典《摩奴法典》以宗教的名義以及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女性屈從的地位:【女子必須幼年從父,成年從夫,夫死從子,女人不得享有自主地位。】也就是說大部分女性沒有受教育、做事業、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不允許在外拋頭露面,受到侵犯了也只好默默忍受,甚至在生活中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與奴僕無異。

強姦只是印度女性悲慘生活的冰山一角。根據印度《第一郵報》,印度還有無數兒童和年輕女性被有組織地販賣到色情行業。在一些古老的宗教傳統中,窮人家的女孩子會以宗教的名義終生淪為“性奴隸”。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使印度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數據顯示,當前印度全國男女比例為1000:914。

這樣的社會現狀下,《摔跤吧,爸爸!》前半個小時裡阿米爾汗使出一切極端手法強迫兩個女兒練習摔跤,那是在有限的社會條件下為女性開拓自由之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