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2016年再生塑料供应量较2015年呈减少趋势,据统计,2016年再生塑料进口量维持在734.73万吨,较2015年降低0.096%;2016年国内再生塑料总体国产量为1878万吨左右,较2015年国产量减少5.49%左右。

4.1 国内再生塑料供应现状及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废塑料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塑料市场的波动和国内从业人员减少,2016年上半年市场的低迷造成了废塑料的低值化严重,产废个人和单位收集和卖废料的意愿降低;国内回收从业人员的减少是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从业者的减少将成为大趋势,因此,国家必须从税收和相关政策上对回收企业进行大力支持,改变国内现有的个体为主回收模式,走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回收模式。

4.1.1 2016年国内再生塑料产能分布

目前我国再生塑料加工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区,同时由于临近港口,东部地区也是进口废塑料的重要加工地。但是近几年东部沿海一带环保从严,其中以华东、华南地区较为明显,多数企业向内地转移,所以华中地区像河南、安徽等地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市场中低位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循环经济体系规划全面推进及国内废塑料回收体系的不断健全,后期东北、西南、西北等再生塑料欠发达地区将会进一步发展。


就产品分类而言,通用废料相对分散,南北区域差异并不很大;对于再生工程塑料而言,因其价值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市场发展最先起源于华东、华南地区;后期伴随国产料报废增多,华北、华中市场逐渐起步。其中华东、华南市场多以进口废塑料贸易以及造粒加工居多,华北华中市场多以国产破碎料加工为主。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1 2016年再生塑料产能分布


4.1.2 2016年国内废塑料回收特点分析

再生塑料因其消费量大、方便回收及便于加工、并且价格低廉等优势,其从业人数及市场分布也非常广泛,为国家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但多年以来,国内废塑料的回收主要以传统的回收系统进行,辅助以人工从垃圾或其他渠道回收,集中后再进行分类、然后加工处理的模式,到目前为止这种模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全被市场化。


但是这种回收模式也同样有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低值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偏低,难以提升到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平。而无序的回收大军也难以保证回收的供应:一旦价格高了,回料比率将提升,而相应的一旦行情走势减弱,回收比率将大幅下降。


4.1.3 2016年国内再生塑料表观供应量分析

据分会了解,由于近几年市场环保整顿常态化、行情不景气、新料低价冲击等因素下,造粒厂家实际生产受到明显制约作用。根据分会数据调研,2016年国内再生塑料国产量为1878万吨左右,较2015年国产量减少5.49%左右。自2013年以来,伴随国内环保意识的增加,国产再生塑料的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回收质量在同步提高,这样正符合国内循环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2 再生塑料国产量


4.2 进口再生塑料进口现状及供应量分析

自2015年以来,废塑料进口就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价格的倒挂,其中以再生聚乙烯表现最为明显,所以后期再生塑料企业需要考虑多利用国内回收料。

4.2.1 2016年进口再生塑料供应量分析

从2005-2016年再生塑料进口趋势来看,再生塑料进口发展已进入瓶颈期。2016年进口量为734.73万吨,同比去年减少0.096%。相比2013年环保政策强势打压,2014年市场环境稍微宽松,进口已经出现连续两年下降。进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国外废塑料采购价持续高企,在价格倒挂下从业人员无利可图,同时国内相关政策收紧,海关监管从严,严厉打击进口洋垃圾。加之,业者操作更加谨慎,顺势保守操盘为主,从而2016年进口量增速为负。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3 再生塑料进口量

4.2.2 2016年进口再生塑料进口来源地区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废塑料,香港、美国、德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占据我国废塑料的半壁江山。其中,美国和德国的占比较去年有所减小,这与近几年欧美国家废塑料加工体系逐步完善减少出口及国内进口商成本转移相关,同时该地区价格高位及人民币贬值带来进口成本压力也是贸易商减少该地区接货主要因素之一。东南亚地区进口量增加,主要因为国内环保整顿后部分企业搬迁至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废塑料多转至该地区加工后再进口到中国。香港依旧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区,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

4.2.3 2016年进口再生塑料报关口岸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从废塑料进口关别看,广州、天津、厦门、上海是我国废塑料进口的主体港,占比达到64.33%,这与我国废塑料市场主要分在沿海地区的区域性特点相吻合。但2016年广州海关继去年上升之后,再次提升,主因与东南亚进口货源就近通港有关,而且北方环保整顿比较严格,也与我国工程废塑料消费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相关。

4.3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盈利能力分析

近几年再生塑料企业整体利润逐年下滑。国内经济仍处在弱势周期,刚需难以摆脱疲软态势;虽然新料报盘有所回升,但是由于回料上游毛料供货商利润压缩后减少送货量,导致毛料成本亦随之上行,因此再生粒子加工厂家成本难以转嫁。加之下游制品厂对原料使用习惯的改变,回料出货压力进一步加大,造粒企业多被动压缩利润艰难度日。但也有个别产品利润出现了好转,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再生工程塑料类产品。2015年再生工程塑料主流产品平均利润为200元/吨,2016年利润达251元/吨,整体上涨25.5%,利润有所改观;主要因为新料报盘不断上涨,且下游需求向好,回料价格随之走高;加之上游毛料价格涨幅不及回料,业者利润空间加大。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4 2014-2016年再生塑料利润变化

4.4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开工率分析

弱势行情主导下,再生塑料市场开工低位成为新常态,2016年开工率较去年同期偏低10%-20%。春节前后两个月一般是市场休整期,开工几无,其他时间回料市场开工多维持3-5成。其中淡旺季开工率相差10%-20%。一般每年的3-4月和9-11月为市场的季节性需求旺季,这段时间开工维持相对高位。


不同种类再生塑料开工率表现略有差异。再生通用料回收量大,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因此其开工率较其他品种偏高,2016年再生通用料开工率在30%-50%。其余依次是再生工程料、再生硬胶料,该类产品回收量不及再生通用料,回收后主要用于电子电器、板材等领域,相对于再生通用料偏中高端,数据显示,2016年再生硬胶、再生工程料综合开工率仅20%-40%,均开工在30%左右。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5 2016年再生塑料开工率

4.5 2016年再生塑料企业周交易量分析

需求疲态难改,再生塑料活跃度持续偏低。进入3月份传统旺季后,再生塑料市场出货量增加,但良好行情仅维持一个月左右,交易活跃度快速下降,5月份之后进入不温不火的交投节奏。9-10月是下半年的传统旺季,但出货量及报盘都未有明显改善,可见成交节奏一般。这主要是国际及国内经济运行环境不佳,内需及出口都难以拉动。整体而言,2016年出货量呈现“旺季不旺,淡季尤淡”行情。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6 2016年再生塑料周度交易量


4.6 2016年再生PET供应分析

我国的再生PET供应市场,主要是由国产供应与进口供应两部分组成。2016年,由于再生PET市场持续低迷,国内清洗厂生产积极性一般。此外,伴随着国家环保形势的逐步严峻,拉尼娜现象影响下的冷冬气候,使得我国国产再生PET的供应量仅有502万吨,同比去年大幅减少36.5万吨。国产料供应缺口的拉大,使得下游厂家对进口货源的采购热情明显高涨,2016年再生PET进口料大增至253万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再生PET市场都将保持国产供应减少,进口供应增多的态势。

4.6.1 中国再生PET国产供应格局分析

2016年我国再生PET行情长期低迷盘整,各产业链条盈利空间狭小,极大的限制了废旧饮料瓶“有偿回收”模式的发展,国内废瓶的回收效率远不及往年。与此同时,再生业者操盘积极性不高,加之各地环保整顿形势的严峻,清洗厂整体开工低迷难振,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连续几个月都难以生产的状况。国产供应的不足,使得市场成交活跃度大幅下滑,场内瓶片供应远不及往年。

4.6.1.1 2016年中国再生PET产能统计及分布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7 2016年中国再生PET理论可回收量

一直以来,我国再生资源类产品都是“有偿回收”的模式,再生PET亦不例外。然而从2016年我国再生PET的回收状况来看,其国产回收效率远不及往年。我国再生PET回收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废旧聚酯饮料瓶;二、废旧聚酯包装膜;三、涤纶废丝及废旧纺织品。其中,废旧聚酯饮料瓶是我国再生PET的主要回收来源,占比超过60%。而根据各类聚酯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及产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2016年我国聚酯包装以及废旧涤纶产品领域可消费回收的总量将达到790万吨左右。然而由于废旧聚酯饮料瓶回收率的降低,以及各类聚酯包装膜难以有效回收再利用等行业现状的存在,分会统计2016年我国再生PET的实际产量为502万吨左右。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8 2016年再生PET产能按地区分布


而2016年我国再生PET产能的地区分布变化不大,与往年基本一致。江浙、福广、鲁冀等地区依旧是再生瓶片加工厂的主要聚集地,总占比高达85%左右。其他地区再生PET加工厂分布相对较少。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7月12日-8月16日国家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江苏、黑龙江等八省,严重影响当地瓶片加工厂的正常生产。尤其是以河南瓶片清洗厂为代表的中小型加工厂,均面临污水处理,锅炉改造的多项问题。


此外,由于再生PET回收来源的普遍性和常见性,我国再生PET加工厂分布相对广泛。而从近几年再生PET加工厂选址设立的条件来看,多数再生业者重点关注的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周边下游厂家的分布状况。由于再生PET市场为买方市场,尤其是近几年来清洗厂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因此选择下游厂家较集中的地区建厂,更有利于保证再生PET厂家微薄的利润。第二,当地循环产业园与环保检查的力度。再生PET作为政策导向类产品,国家近年来的政策调控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与集中化的循环产业园可以直接利用,那么厂家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整顿风险将大大提高,也不利用再生加工厂的连续运营。


4.6.1.2 2012年-2016年中国再生PET供应对比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图9 2012年-2016年再生PET国产供应量对比图

2012年-2016年我国再生PET国产供应量成先扬后抑走势,分会统计2016年我国再生PET国产供应量在502万吨左右,较去年下滑6.38%。从数据上来看,再生PET国产供应量的变化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息息相关的。从2012年开始,主要下游再生化纤产能迅速扩张的弊病逐步显现,再生PET市场成交陷入胶着。然而此时清洗厂利润空间依旧较为乐观,厂家回收积极性依旧较高,再生PET国产供应量震荡上行。然而随着2014年国际原油暴跌,再生PET售价每况愈下,清洗厂利润大幅缩水,各销售环节盈利艰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受到一定影响。此外,2016年全国各地环保整顿浪潮此起彼伏,严重影响清洗厂生产节奏,这也是2016年再生PET国产供应远不及往年的重要原因。

4.6.2 2016年进口再生PET数据分析

2016年,由于我国再生PET国产供应明显不足,下游厂家对进口原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导致我国再生PET进口供应明显增加。据分会的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再生PET进口总量为25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8万吨,同比增幅达23.81%。


4.6.3 2017年再生PET供应预测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第四章 2016年再生塑料市场供应分析


然而实际再生PET的国产供应量略逊于2016年。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环保形势进一步严峻,小微型加工作坊难以为继。2016年7月12号,国家环保部就组织督察组进驻八省,展开为期一月的专项整治。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显示,环保部意图在未来两年内将全国各省督察一遍。再生PET传统的小微型作坊由于其加工粗放,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是环保督察的重点对象之一,届时其生产势必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再生PET整体的产量或不及2016年。


第二,瓶片行情起色有限,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微薄。伴随着2014年底国际原油的暴跌,再生PET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微薄,严重影响废旧饮料瓶等聚酯原料的回收效率。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再生PET国产可回收量远大于2015年,然而废瓶等毛料的回收率却出现明显下滑,导致各厂家原料供应仅为往年的75%左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国产的供应也随之下滑。而从目前再生PET的市场运行状况来看,2017年下游市场或仍难有明显好转,再生PET行情多与2016年基本相当,聚酯毛料的回收率也难有提高,因此预计2017年再生PET的实际国产量或不及2016年。


国产供应量减少,若下游化纤市场运行状况与2016年基本相当的话,则再生PET市场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再生PET进口量自然就相应提高。然而从2016年年初,市场上就曾有过全面禁止再生PET进口的消息,如这传言真的属实,则再生PET供应情况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普通料市场的竞争,国产再生PET的需求相应增加,激化市场供需矛盾。


虽然关于再生PET进口政策调整的传言甚多,但是伴随着国内市场供应缺口的逐步拉大,下游化纤厂对进口原料的依存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再生PET进口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影响这类厂家的生产及经营,这显然不是厂家所愿意看到和能够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