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幾個誤區


1、購買股票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覺得當然為了賺錢,其實從這個角度出發,難免會落入頻繁低買高賣的誤區,會關注股價的布朗運動而迷失。其實購買股票最重要的本質是為了做好資產配置,同時與優秀的公司共同成長,共享發展紅利,只有在符合巴菲特賣出三原則時候才賣出。

2、股票漲一定好事,跌一定壞事?

舉個例子,一個公司成長和分紅不變,10年裡從10元漲到20元,在另外個平行世界裡,不幸遇到金融危機,10年裡從10元跌倒1元。很多人會覺得好可怕,其實聰明的你仔細想想,你的資產增值第2種情況或遠大於第一種情況。投資絕不應該懼怕下跌,而最怕基本面的長久不良變化。哪怕你滿倉一個股票,基本面沒任何變化下跌了99%對你來說也是天大好事,可是很多人很難理解這個道理。

3、低pe一定低估,高pe一定高估?

這個誤區在資深投資者上也經常犯。其實從公司自由現金流角度來折算現在的市值,有些低pe的公司可能高估,有些高pe的公司恰恰可能低估。關鍵還是要從未來的現金流折現角度來分析,如果只關注pe這個難免會陷入價值投資陷阱。

4、低pb一定低估,高pb一定高估?

在格雷厄姆時代,低pb確實有很大的投資價值,因為那個時候格老經常可以左右董事會進行清算。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低pb的介入,很多人根本無法左右公司進行清算,因為短時間無法清算,只能從長遠的時間角度來進行自由現金流折現,結果這個公司反而是高估的,於是又會落入價值投資陷阱。

5、根據歷史上pe、pb情況進行分析。

很多人,喜歡打開“理性人”網站,根據某個股票的歷史pe、pb區間進行分析,然後提出目前處於低估階段。這個也犯了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的毛病。公司現在投資價值如何,和過去的pe、pb區間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僅僅取決於公司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和公司核心競爭力所獲取的未來自由現金流。 (文/不知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