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還能被葬入皇陵?

汪有飛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出生於北京,道光帝曾孫,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之孫,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之子,1908年12月2日登基,翌年改元宣統,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滅亡,溥儀也就成為了末代皇帝。

(少年溥儀)

溥儀於1967年10月17日因尿毒症搶救無效去世,終年62歲,在溥儀死後的第二天便在八寶山公墓進行了火化,最後經家屬商議將溥儀骨灰存放於八寶山骨灰堂(後由側室移至正室)。

溥儀去世28年後,在徵得溥儀遺孀李淑賢同意後,溥儀的骨灰被從八寶山公墓遷至河北易縣的華龍皇家陵園,那麼,為何在溥儀去世28年後,還要將溥儀轉葬呢?

(華龍皇家陵園)

原來,溥儀的骨灰是計劃一直存放於八寶山公墓的,直到1994年,一名名叫張世義的商人在河北易縣清西陵附近投資興建了一座公墓,後來易縣縣領導找到張世義,希望能將溥儀的骨灰遷至此地,因為這樣對當時還比較貧困的易縣的經濟,尤其是旅遊業有很大幫助,而張世義也希望如此,這樣自己的陵園知名度也會大大提高。

於是,張世義便委託人聯繫到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商談此事,而清西陵的工作人員也因為此事找過李淑賢,所以最後李淑賢同意了將溥儀安葬於華龍皇家陵園。李淑賢之所以同意,或許也是因為溥儀雖然骨灰存放於八寶山公墓,但是一直沒有真正的墓地,將溥儀安葬於易縣,也算是“入土為安”了。

還有一點是因為在溥儀10歲的時候,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但是畢竟溥儀曾為清朝皇帝,即使已經退位也要考慮營建“萬年吉壤”之事,於是,舊朝廷便派人在西陵堪輿風水寶地,最後找到了距現今溥儀墓約3公里的泰東陵附近一處名叫“狐仙樓”的地方,準備將此地作為溥儀的皇陵所在地,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建成。所以此次將溥儀葬入西陵附近,和列祖列宗葬在一起也算是圓了溥儀的一個願望。

於是,在1995年1月26日,溥儀的骨灰從八寶山公墓遷出,埋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而此陵園距離中國最後一座帝陵——光緒帝的崇陵後牆只有短短的200米。

(溥儀墓)

但是人們常常有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華龍皇家陵園並非皇陵,而只是一座私人投資的公墓,之所以叫皇家陵園也是因為溥儀葬入後為了彰顯溥儀曾經的皇帝名號而起了此名,所以,溥儀並沒有葬入皇陵,而只是葬入了稍微高級點的公墓。

而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認識誤區,也是因為溥儀墓距離清西陵非常近,所以人們常常認為溥儀是葬入了清西陵這座皇家陵園,但嚴格來說,清西陵只有四座帝陵(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

我是小明嘮史,嘮歷史,和你嘮嘮古人那些史,喜歡可以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