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武王伐纣灭商的历史故事,想来大家都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与这两位帝王都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微子启。

先交代一下人物的背景:微子启,纣王的庶长兄,因为看不惯纣王骄奢淫逸的生活,感觉到商朝的气数已尽,于是就远离纣王政权,逃回自己的领地微(今山西潞城县)避世。周武王伐纣之后,他亲自手执祭器以迎王师,并向武王陈情“去纣”的理由,周武王被感动,并“复其位如故”,将他分封到“宋”地,成为宋国的开国国君。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一、与比干和箕子相比,微子心中对纣王的不满更为深重,也更加在意自己的利益得失,似乎对于微子,他更希望纣王早日覆灭。

《论语》中写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看来孔子对微子的评价是很高的,把他与比干和箕子并称为商末的“三仁”,当作忠君爱民的楷模来歌颂。不过,大家也一定注意到了,与其他两位相比,微子在处理对待纣王暴政的态度上,是非常不同的:比干因谏而死,也就是说比干可以为国家为百姓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被称为“亘古第一忠臣”当之无愧。

微子与箕子虽然都活到了“寿终正寝”,但在对待纣王和武王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在看到纣王残暴,商朝岌岌可危的时候,微子的建议是: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

这意思,要是国家能够得以治理,我虽死无憾,但是现在看来治国无望了,那不如就远离这个暴君,独善其身好了。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但箕子听到这个建议的反应却是:

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

箕子觉得如果只因为君主不听自己的谏言,就离去的话,是在彰显君主的恶性,而取悦百姓,让自己得到好名声,他不忍心对纣王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后来,箕子宁愿装疯激怒纣王,把自己投入大牢,也不为了自己的声望离开朝堂,这份对于大商帝国的忠诚可谓溢于言表。从另一个角度看,箕子的话,虽然表面上是在表达自己忠君爱国的立场,却似乎也暗示着对微子只顾个人声望,逃避责任,沽名钓誉的不满。

在武王成功灭商后,这两位商代遗老的态度却互相来了个180的大扭转:攻破殷都后,武王敬重箕子的人品和才干,不仅将箕子从监狱里放出来,而且对他以礼相待,希望他能够弃暗投明,做自己的辅政大臣,可是箕子却不愿意臣服周朝,一直对周武王带搭不理的。武王顾忌自己施仁政的形象,又不能将箕子处死,最后只能将他远远地发配到苦寒的平壤,建立了一个臣属于周的诸侯国:朝鲜。而微子此时却是“肉袒面缚,跪地膝进”,牵羊执茅,以迎王师,这让周武王大为感动,便让微子重新做了周朝的卿大夫,受最高等级的诸侯“公爵”,并将商朝的发源之地赐予他,封国 “宋”。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当年“不如去”的微子,迫不及待地要成为周武王的臣子,而“不忍也”的箕子,却头也不回地远赴了朝鲜,终于主动“去之”,对新王朝这样大相径庭的态度,真是不能不令人在感叹的同时,又充满了好奇之心。微子之所以被世人成为“微子”,是因为他被商王封于“微”地,爵位为“子爵”,故称为“微子”。想不到商朝亡了国,微子却加官进爵,安享祖业,成了商代遗老中最大的受益者,或许这对微子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大快人心的结果,如果灭掉了纣王,能换来这样的结果,他怕是巴不得这一天能早些到来。

二、微子为何会这样欢迎灭掉自己国家的周武王,这其中的原因,应该与当年帝乙的立储大有关系

这么看来,微子似乎并不待见纣王帝辛,至少不像比干和箕子那样希望纣王能够改邪归正,把国家治理好。同为臣子,为何差距会这么大呢?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比干和箕子都是纣王祖父,商王文丁的儿子,也就是说,这两个人都是纣王帝辛的叔叔,在他们内心深处所守护的是自己父亲留下来的祖宗基业,也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守护好纣王,治理好大商,也就是维护好自身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他们会不顾自己的安危荣辱,宁死也要向君王谏言,宁愿坐牢也不能放弃对商王朝利益的维护。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但是微子不同,他是纣王的庶长兄,纣王的母亲为帝乙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就是微子启,老二是中衍,最小的老三才是纣王帝辛,相比帝辛,微子启更加沉稳贤明有才干。说到这里,不少朋友可能会糊涂了,既然都是一个妈生的,微子又是老大,怎么成了庶兄,而且古代立嗣,不都是以长为先吗?怎么帝乙反倒让最小的儿子继承了帝位?

《吕氏春秋》中记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一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

这前因后果说得很明白了,原来纣王母亲在生微子和中衍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妾,而成为正妻之后生下了纣王。当年帝乙和妻子都想立人品更为贤达,能力更精干的微子启为太子,可是朝中的太史却认为立妾所生之子为太子不合法,生生把身为长子的微子拖了下来,而立了各方面都不如微子的纣王为太子。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个样子,想来当年微子的心里一定非常不好受,从此对纣王怀恨在心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出于君臣礼法,也不能发作,更不能反叛,只能把这口窝囊气活活咽下去。这恐怕就能解释,为何在纣王倒行逆施的时候,微子不会选择像比干和箕子那样挺身而出,而是远远逃避了。毕竟如果不是纣王的存在,商朝的天下恐怕就是他的了,这样巨大的利益被凭空触犯,你说微子的心中会没有半点恨意么?或许当他看到纣王的暴政时,就已经预感到商王朝的气数将近,而自己或许有机会重新继承祖先的宗庙,回归正统,所以他乐于躲起来看事态的发展,看纣王的笑话。

三、微子或许真的曾在暗中协助周武王灭商

关于武王伐纣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是一直都存在疑问的:当年周武王在牧野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结束了战斗,攻克了商都,纣王的军队,难道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还是说商朝的内部,有周武王的内应,所以才会让战争进行得如此顺利?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周武王在《牧誓》中说得很直白:

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也就是说,纣王的军队虽然众多,但是根本没打算打仗,武王的兵马一到,商兵就投降了,甚至还欢迎武王收编了他们。这样诡异的战争场景,后人很多人给的解释是因为纣王无道,所以导致大军阵前倒戈了,但是即便是倒戈,也不能说如此齐整,连打都不打,这不像是阵前倒戈,倒很像是事先就商量好的,有预谋的哗变。难怪后来连荀子都感叹:“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

那么这个组织军队阵前哗变的人是谁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就是是微子。毕竟如果纣王失败,除了周王一脉,可以得到利益最多的就是微子了,而且从微子种种对纣王不满的行为和态度,还有周武王后来对他礼遇有加的事实来看,那个与为周武王打内应,开展商朝大军策反工作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他。正是他对武王灭商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而他又在后来向武王从国家和百姓的角度,一往情深地陈情自己之所以大义灭亲的原因,让武王备受感动,才投桃报李的。

同为纣王的臣子,比干宁死、箕子远遁,为何他被武王封为诸侯?

持微子助武王观点的人不少,其中观点最鲜明的就是咱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

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去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

还是主席老人家一针见血,即便时隔了几千年,依然把微子这点小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当人们回望那苍茫的岁月,似乎只看到了当年英姿勃发的周武王,深谋远虑的姜太公,还有那个荒唐糊涂的商纣王,虽然往事如烟,但我们却不能将他们身后的那些人物、事件和思想遗忘,或许每个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才是更值得我们深入体会和探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