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武王伐紂滅商的歷史故事,想來大家都已經是耳熟能詳的了,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周武王和商紂王之間的恩怨情仇,而是與這兩位帝王都有著密切關係的人物:微子啟。

先交代一下人物的背景:微子啟,紂王的庶長兄,因為看不慣紂王驕奢淫逸的生活,感覺到商朝的氣數已盡,於是就遠離紂王政權,逃回自己的領地微(今山西潞城縣)避世。周武王伐紂之後,他親自手執祭器以迎王師,並向武王陳情“去紂”的理由,周武王被感動,並“復其位如故”,將他分封到“宋”地,成為宋國的開國國君。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一、與比干和箕子相比,微子心中對紂王的不滿更為深重,也更加在意自己的利益得失,似乎對於微子,他更希望紂王早日覆滅。

《論語》中寫道:“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看來孔子對微子的評價是很高的,把他與比干和箕子並稱為商末的“三仁”,當作忠君愛民的楷模來歌頌。不過,大家也一定注意到了,與其他兩位相比,微子在處理對待紂王暴政的態度上,是非常不同的:比干因諫而死,也就是說比干可以為國家為百姓付出生命而在所不惜,被稱為“亙古第一忠臣”當之無愧。

微子與箕子雖然都活到了“壽終正寢”,但在對待紂王和武王的態度上卻大相徑庭。在看到紂王殘暴,商朝岌岌可危的時候,微子的建議是:

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 。

這意思,要是國家能夠得以治理,我雖死無憾,但是現在看來治國無望了,那不如就遠離這個暴君,獨善其身好了。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但箕子聽到這個建議的反應卻是:

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悅於民,吾不忍也。

箕子覺得如果只因為君主不聽自己的諫言,就離去的話,是在彰顯君主的惡性,而取悅百姓,讓自己得到好名聲,他不忍心對紂王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後來,箕子寧願裝瘋激怒紂王,把自己投入大牢,也不為了自己的聲望離開朝堂,這份對於大商帝國的忠誠可謂溢於言表。從另一個角度看,箕子的話,雖然表面上是在表達自己忠君愛國的立場,卻似乎也暗示著對微子只顧個人聲望,逃避責任,沽名釣譽的不滿。

在武王成功滅商後,這兩位商代遺老的態度卻互相來了個180的大扭轉:攻破殷都後,武王敬重箕子的人品和才幹,不僅將箕子從監獄裡放出來,而且對他以禮相待,希望他能夠棄暗投明,做自己的輔政大臣,可是箕子卻不願意臣服周朝,一直對周武王帶搭不理的。武王顧忌自己施仁政的形象,又不能將箕子處死,最後只能將他遠遠地發配到苦寒的平壤,建立了一個臣屬於周的諸侯國:朝鮮。而微子此時卻是“肉袒面縛,跪地膝進”,牽羊執茅,以迎王師,這讓周武王大為感動,便讓微子重新做了周朝的卿大夫,受最高等級的諸侯“公爵”,並將商朝的發源之地賜予他,封國 “宋”。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當年“不如去”的微子,迫不及待地要成為周武王的臣子,而“不忍也”的箕子,卻頭也不回地遠赴了朝鮮,終於主動“去之”,對新王朝這樣大相徑庭的態度,真是不能不令人在感嘆的同時,又充滿了好奇之心。微子之所以被世人成為“微子”,是因為他被商王封於“微”地,爵位為“子爵”,故稱為“微子”。想不到商朝亡了國,微子卻加官進爵,安享祖業,成了商代遺老中最大的受益者,或許這對微子來說,正是求之不得,大快人心的結果,如果滅掉了紂王,能換來這樣的結果,他怕是巴不得這一天能早些到來。

二、微子為何會這樣歡迎滅掉自己國家的周武王,這其中的原因,應該與當年帝乙的立儲大有關係

這麼看來,微子似乎並不待見紂王帝辛,至少不像比干和箕子那樣希望紂王能夠改邪歸正,把國家治理好。同為臣子,為何差距會這麼大呢?還是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比干和箕子都是紂王祖父,商王文丁的兒子,也就是說,這兩個人都是紂王帝辛的叔叔,在他們內心深處所守護的是自己父親留下來的祖宗基業,也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守護好紂王,治理好大商,也就是維護好自身的利益,保護自己的安全,所以他們會不顧自己的安危榮辱,寧死也要向君王諫言,寧願坐牢也不能放棄對商王朝利益的維護。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但是微子不同,他是紂王的庶長兄,紂王的母親為帝乙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就是微子啟,老二是中衍,最小的老三才是紂王帝辛,相比帝辛,微子啟更加沉穩賢明有才幹。說到這裡,不少朋友可能會糊塗了,既然都是一個媽生的,微子又是老大,怎麼成了庶兄,而且古代立嗣,不都是以長為先嗎?怎麼帝乙反倒讓最小的兒子繼承了帝位?

《呂氏春秋》中記載:“紂之同母三人,其長曰微子啟,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紂也,甚少矣。紂母之生微子啟與中衍也,尚為妾,一而為妻而生紂。紂之父,紂之母欲置微子啟以為太子,太史據法而爭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紂故為後。”

這前因後果說得很明白了,原來紂王母親在生微子和中衍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妾,而成為正妻之後生下了紂王。當年帝乙和妻子都想立人品更為賢達,能力更精幹的微子啟為太子,可是朝中的太史卻認為立妾所生之子為太子不合法,生生把身為長子的微子拖了下來,而立了各方面都不如微子的紂王為太子。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如果事情真的是這個樣子,想來當年微子的心裡一定非常不好受,從此對紂王懷恨在心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出於君臣禮法,也不能發作,更不能反叛,只能把這口窩囊氣活活嚥下去。這恐怕就能解釋,為何在紂王倒行逆施的時候,微子不會選擇像比干和箕子那樣挺身而出,而是遠遠逃避了。畢竟如果不是紂王的存在,商朝的天下恐怕就是他的了,這樣巨大的利益被憑空觸犯,你說微子的心中會沒有半點恨意麼?或許當他看到紂王的暴政時,就已經預感到商王朝的氣數將近,而自己或許有機會重新繼承祖先的宗廟,迴歸正統,所以他樂於躲起來看事態的發展,看紂王的笑話。

三、微子或許真的曾在暗中協助周武王滅商

關於武王伐紂的重要戰役“牧野之戰”,是一直都存在疑問的:當年周武王在牧野僅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結束了戰鬥,攻克了商都,紂王的軍隊,難道真的這麼不堪一擊嗎?還是說商朝的內部,有周武王的內應,所以才會讓戰爭進行得如此順利?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周武王在《牧誓》中說得很直白:

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

也就是說,紂王的軍隊雖然眾多,但是根本沒打算打仗,武王的兵馬一到,商兵就投降了,甚至還歡迎武王收編了他們。這樣詭異的戰爭場景,後人很多人給的解釋是因為紂王無道,所以導致大軍陣前倒戈了,但是即便是倒戈,也不能說如此齊整,連打都不打,這不像是陣前倒戈,倒很像是事先就商量好的,有預謀的譁變。難怪後來連荀子都感嘆:“蓋殺者非周人,因殷人也”。

那麼這個組織軍隊陣前譁變的人是誰呢?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但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人就是是微子。畢竟如果紂王失敗,除了周王一脈,可以得到利益最多的就是微子了,而且從微子種種對紂王不滿的行為和態度,還有周武王后來對他禮遇有加的事實來看,那個與為周武王打內應,開展商朝大軍策反工作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他。正是他對武王滅商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而他又在後來向武王從國家和百姓的角度,一往情深地陳情自己之所以大義滅親的原因,讓武王備受感動,才投桃報李的。

同為紂王的臣子,比干寧死、箕子遠遁,為何他被武王封為諸侯?

持微子助武王觀點的人不少,其中觀點最鮮明的就是咱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

微子最壞,是個漢奸。他派兩個人作代表去周朝請兵。武王頭一次到孟津觀兵回去了。然後又搞了兩年,他說可以打了,因為有內應了。紂王把比干殺了,把箕子關起來了,但是對微子沒有防備,只曉得他是個反對派,不曉得他裡通外國。

還是主席老人家一針見血,即便時隔了幾千年,依然把微子這點小心思揣摩得一清二楚。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幾千年後,當人們回望那蒼茫的歲月,似乎只看到了當年英姿勃發的周武王,深謀遠慮的姜太公,還有那個荒唐糊塗的商紂王,雖然往事如煙,但我們卻不能將他們身後的那些人物、事件和思想遺忘,或許每個歷史事件背後的故事,才是更值得我們深入體會和探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