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32)字,佔用您的閱讀時長約(5)分鐘
《弟子規》因為通俗易懂,合轍押韻的語言,尊德性而道學問的思想,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是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受到家庭、學校、企業的重視和追捧,熱遍華夏大地,風靡東南亞。
這樣一部文化經典,自從它問世以來,讓我們獲得正確的教育並從中受益,無限感恩的同時,不禁引發一些思考,到底是怎樣的人,怎樣的機緣才寫出這樣一部永世不朽的教育經典。瞭解作者,是我們學習經典,理解經典的一部分。
《弟子規》的原名叫做《訓蒙文》,是李毓(yù)秀根據傳統對孩童的要求,結合多年教書實踐親力撰寫,和《弟子規》的婦孺皆知不同,作者則更顯謙卑低調。
順治四年(1647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位於山西新絳縣龍興鎮的一個地主家庭,其正方房妻子產下一男嬰,姓李取名毓秀,字子潛。得益於良好家風的耳濡目染,李毓秀自幼淳樸謹慎,事事循規蹈矩,孝親友弟,對小他三歲的異母弟弟關愛有加。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聰明才智被人發現。過目不忘的讀書本領,極高的悟性促使他遇事總問個為什麼。
作為讀書人,李毓秀和同時代的人一樣選擇走仕途。但考取秀才之後屢試不第,他便放棄了科考,斷了仕途這條路。有人說:”是他不夠勤奮且才智不足。我認為未必,他後來的成就足以作證。晚年他思想深度和授課水平已爐火純青,悟出“西銘太極相為表理,西銘然其當然;太極言其所以然;西銘猶大學,太極尤中庸也"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晚年講太極圖說、西銘、易學等書,辭旨暢快,略無影響,彌說彌精神。或有問難,轍窮其底裡以曉之。其衝養純粹,浙漬浹洽,心與理融,可識矣。
而與他相處的曲沃賈荊生考中進士當上翰林後派性不入、行賄不受,窮到死後都葬不起的地步;大寧曹續祖中舉後絕意仕進,破屋與圖書為伴;曹仁置舉家生活於不顧而賙濟貧民;有“王憨子”之稱的太平王奐曾官至湖廣道監察御史,因不適應官場而提前退休。
李毓秀能夠逃離仕途部分是受他的恩師黨成影響。黨成對科舉考試十分不滿,到二十八九歲還與童生一起考試,於是憤然拋棄仕途專注學問。李毓秀曾跟隨老師外出遊歷多年
另外,李毓秀之所以不考取更高的功名,還在於他的志向、興趣不同,在他與好友王奐曾的對話中清晰可見。“先生初亦有意制舉業,顧所為皆求以發明聖諦,而於時下場,屋中物多格不相人。即覘之數年遂罷不復為。餘嘗語:先生當求其志。先生笑而不答。第(但是)謂山中未必皆可居耳"”。
當時科舉考試是八股文,而他研究學問追求的目標是“發揚聖諦”,個人的興趣愛好追求方向與科舉考試的規定相互矛盾。當理想和現實衝撞,有些人順從現實,有些人則初心不改,李毓秀顯然選擇後者。今天很多人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不也同樣面臨兩難的抉擇,自己的喜歡的、感興趣的往往是生存沒有著落的。
選擇放棄仕途的李毓秀,聽從好友王奐的提議,在太平縣西曹路村的學館裡授課。直到10年以後,因對父母和故鄉的思念,他選擇回到家鄉絳州。考慮到當地風俗奢靡,人心浮躁放逸,而且又缺乏理學大家教育幫助人們弘揚理學,擔心人們從此失去學習理學的信心和決心,所以他創辦了敦復齋講學。
這時的李毓秀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學生的穿戴、坐相提出了嚴厲要求,必須穿戴整齊,收腹挺胸端坐;講課方式由淺入深、深入淺出。教學和研究並舉,嚴謹和風趣同顯。
與志向相投朋友間的切磋研討,使他對儒學的理解更上升了一個層次。他對“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解釋是:“毒”是“度"的訛傳,應為“無度不丈夫”。句義是,沒有寬宏大量的人,就不能做君子和丈夫。無度的“度”和量小的“量”合併起來便是“度量”一詞。整句話應解釋為: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不能做君子和丈夫;具有遠見卓識有魅力敢作為的人才可稱為君子和丈夫。
康熙五十年李毓秀65歲,早已過了花甲之年,經過30年課堂的摸爬滾打已頗有建樹,被人尊稱為“李夫子”,成為清初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李毓秀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感悟和對自身經歷反思,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有感而發從而創作《弟子規》。在著書立說時他並沒有脫離“聖人"的教誨另闢蹊徑,而是參考聖賢著作,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對其進行合理的發揮。
《論語.學而》篇中有“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弟子規》的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梯,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就是依據此句的意思改編的,並以此為基礎,對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文字進行了規範,成為指導《弟子規》創作的核心思想。可以說,作者李毓秀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代表。
在迫切需要加強道德建設的今天,《弟子規》對幫助現代人傳承中國文化,端正人格品行具有重要價值,其中的德育內容、思想和主要方法對當前道德教育有著積極的借鑑意義,必定跨越時空深遠地影響著國人。
- 劉保民 周琳 .李毓秀考略 .《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72-78
- 李慧霞.《弟子規》的成書背景研究.2014-11-15 期刊
- 仝建平.賈存仁與《弟子規》成書.中國典籍與文化2016-04-15 期刊
閱讀更多 恩師學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