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詞人蔣捷扛鼎之作,深重悽婉的家國之痛,讀後令人動容叫絕

“宋末四大家”之一的南宋詞人蔣捷身逢南宋覆滅,戰火四起、山河哀慟。身為南宋末時的進士,面對報國無門,山河易色,他只有將國破家亡、無處可安身的悲哀痛苦寄去詞中,這首《虞美人·梳樓》便是蔣捷抒發亡國之痛的其中一首代表作。

虞美人·梳樓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雲飛去、覓歸舟。

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干。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大詞人蔣捷扛鼎之作,深重悽婉的家國之痛,讀後令人動容叫絕

絲絲楊柳絲絲雨

絲絲縷縷的楊柳枝在絲絲迷濛細雨中輕垂,春天就在這朦朧縹緲的情境中。在這樣幾分惆悵幾分迷濛的意境裡,本就流離漂泊的身心愈發惆悵難解。於是便覺得心中哀愁厚重的無以復加,“樓兒忒小不藏愁”,梳妝的閣樓太小了,小得藏不下自己的悲愁。“愁”本是抽象之意,無形無狀虛無具象,在這裡用“樓小藏不住”將愁形象化,一個“藏”字將源於國亡家破之怨苦的忍耐、憤怒、厚重都表達了出來。

“樓兒忒小不藏愁”的迷離深重和垂柳細雨的迷濛正是互為契合,在縹緲的景緻和深重的愁苦中,想要追雲而去,這是藏不住愁的結果。因為悲愁太深太大,所以衝破了這梳妝樓要直奔天空中的雲而去了,隨著飄雲去尋覓能回到自己故國故鄉的一葉歸舟。

大詞人蔣捷扛鼎之作,深重悽婉的家國之痛,讀後令人動容叫絕

幾度和雲飛去

這樣的寫意,詞人將自己因國亡而漂泊,因國亡而悽惘懷鄉的痛楚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更為巧妙地是,同時將思國懷鄉卻無法改變現實的殘酷真相呈現了出來。南宋終已亡了,自己已經無力再改變什麼,隨雲覓歸舟回到故鄉雖然是種想象,實際也確只能是幻想,在朝代更替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幻想願望也終是以幻滅作罷。

悽楚無際中,詞人在下闋寫道:上天可憐我身在異鄉離鄉遙遠,將這海棠花借於我排遣鄉愁。“借與花消遣”正是承接上闋中無奈又殘酷的不能覓歸舟的現實。雲在遙遙天際,歸舟只是幻想,眼前的海棠花卻是實實在在的,上天知詞人心意苦楚也生憐憫,無法隨其心意予以歸舟,於是便讓海棠花聊以安慰。

大詞人蔣捷扛鼎之作,深重悽婉的家國之痛,讀後令人動容叫絕

海棠紅近綠闌干

人們當然知曉,這海棠花是因自然開放映入詞人眼簾的,將其歸於上天賜予是順應上闋的巧妙寫法,這樣情景的描寫表達有自然天成之感。另一方面,園中的海棠花尚是上天憐之所贈,可見詞人遭遇的流離之苦和國亡家破帶來的內心悲愴。

海棠花倚著綠闌干,自然煞是好看。嬌豔的紅色海棠花因為春雨的滋潤更為豔麗,綠色的闌干也因為春雨的清洗而乾淨如新,“紅”與“綠”的顏色就格外分明,在一片朦朧背景中,這紅綠分明的搭配,成了鮮豔獨有的景緻。

“海棠紅近綠闌干”本是豔麗生機之態,然而在山河易色,詞人輾轉流離的大背景下,濛濛細雨中這樣豔麗的生機之象更勾起了人的傷懷哀嘆,竟然使得這份悽哀悲愁更深重了幾分。在一定的條件背景下,樂景寫哀,反增其哀,就是這個道理了。

大詞人蔣捷扛鼎之作,深重悽婉的家國之痛,讀後令人動容叫絕

上天賜我這豔麗的海棠花,在我要捲起珠簾好好觀賞一番時,偏偏淒寒的晚風迎面吹來。以“晚風寒”將“海棠紅近綠闌干”收尾,這惆悵這煙雨迷濛終是被晚來的寒風襲裹,自然也包括那俏麗明豔的海棠花了,詞人那份不盡其意的悲傷在“晚寒風”的結局中令人憂嘆。

這首《虞美人·梳樓》一如蔣捷的作品特點,素雅清淡,深情悽婉。客居他鄉的蔣捷傷懷的不是宦海坎坷,也非離人懷鄉之苦,而是亡國家散之苦。這樣的苦其中必是有太多難以言盡的苦難哀愁,身處宋元之際的才子蔣捷,春雨之季獨居梳樓,觸景傷情時,他以朦朧悽迷和嬌豔分明的搭配,環環而扣又自然天成的巧妙寄景,言盡而意遠的深邃情感表達,寫盡了國破之期的那份黍離之悲,成一家風骨,感人心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