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千古不易”的“不易”具體是指的什麼?你怎麼看?

佳順書法網院力行老師


謝謝你的提問。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是他在《定武蘭亭序》 的十三個題跋中寫下的,原文比較長,也是《蘭亭十三跋》中最引入注意到一句,也是解釋分歧比較大的核心詞句。

趙孟頫的原話是這樣的: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如果我們孤立來看趙孟頫的這句話,確實感覺“用筆千古不易”好像違背了書法發展史,從篆書到楷書,書法的用筆一直是在變的,怎麼會不變呢?

但是,從趙孟頫後面的話句來看,就感覺不是那麼回事了。

他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趙孟頫這裡已經提到“右軍字勢,古法一變”了,他怎麼會認為書法用筆從來也不變呢?

而且,我們都知道,趙孟頫是書法大師,也是書法巨匠,他不但精通真草隸篆四體,而且旁及魏碑、章草等等。

所以,他對書法的認知是非常深刻全面的。


那麼在書法中究竟什麼是不變的呢!這就是趙孟頫提出的“雄秀之氣”,如果書法的雄秀之氣失去,那就是書法“用筆”沒了!

所以,趙孟頫提出,書法用筆要高楊“雄秀之氣”這才是“古法”“古意”,這才是王羲之的精神。

趙孟頫在《定武蘭亭序》中,題了那麼多,不乏對王羲之的讚美之詞,核心就是一個字“古”。王羲之的書法,繼承了“古法”,這個“法”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有“雄秀之氣”,而這種雄秀之氣,是具有書法普遍性的。

比如說,篆書、隸書、行書、草書,都需要有“雄秀之氣”,如果沒有“雄秀之氣”那就是“古法盡失”了!

為什麼趙孟頫的“古法”都集中在王羲之,而沒有涉及篆書楷書等等?


這並不矛盾。因為趙孟頫時代進入了楷書、行書、草書三體書法的書法現代化了,這個時代的大眾“書法”,不涉及篆書、隸書,趙孟頫只是希望今天(他那個時代)的書法,不要失去書法精神的根本,這裡的“雄秀之氣”,也是《蘭亭》的根本精神。

如果你是寫篆書、隸書,同樣會要求你要有“雄秀之氣”而不是萎靡不振的平庸之氣。

這是一個書法價值觀的問題,也是書法正義精神的提倡。

從這些實踐來看,趙孟頫的“用筆千古不易”中,“不易”二字就是不改變書法精神的意思。

書法的精神是從筆法體現出來,筆法沒有雄秀之氣,就沒有雄秀之氣的精神。所以,趙孟頫也把筆法放在了書法的首要位置。


所以書法要提倡“用筆為上”,那麼“上”在哪裡?趙孟頫《定武蘭亭序十三跋》中心推崇的王羲之就是“上”,因為王羲之是一個沒有失去“古法”的大師。

而王羲之的“古法”,不是復古而是把古代的精神用新的結字體現出來了,這就是自古一貫的“雄秀之氣”。

所以,我們不要誤解筆法“不易”就是不要改變“古法”,恰恰相反,只有努力把古人的精神體現出來,才是真正的繼承了古人,也是繼承了真正的筆法。

這就是創新的真正含義。

趙孟頫時代,是宋元交替之際,但是,文化上仍然是南宋書法萎靡不振的局面。已經到了“古法盡失”的可悲時代了。


宋代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重要的時代。

北宋,還有蘇黃米蔡四大家,南宋就沒有什麼大書法家了,南宋末的張即之,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到了元初,國家的精神面貌也不是很好,失落的漢族士人心理非常矛盾彷徨,因此,書法不振。

趙孟頫高舉“復古”大旗,實際上就是矯枉過正,對萎靡不振的書法,指出一個前進的方向,從書法提振民族自信心心理的重建。

像王羲之這種雄秀之氣的精神,正是當時非常缺乏的。

如果我們看看與趙孟頫同時代畫家的書法,你就會看到,缺乏雄秀之氣的書法是一種多麼普遍情況了。

例如倪瓚、錢選包括黃公望的書法,都是受南宋萎靡不振的影響。

以“用筆千古不易”這個響亮口號呼喚書法大道,這個意義,就是今天來看,也是非常偉大的。

例如晚清以來,對雄秀之氣的追求,正是對萎靡不振館閣體的批判。


千千千里馬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關於“用筆千古不易”的“不易”兩個字如何理解,文案官司打了幾百年,不但古人的理解有所不同,當代的一些大學教材,也是東拉西扯,含混其詞,其解讀難以使人信服。

快樂書法營”認為清人周星蓮《臨池管見》的說法準確可信。

"凡學藝,於古人論說,總須細心體會。粗心浮氣,無有是處。嘗見某帖跋尾,有駁趙文敏(趙孟頫諡號文敏)筆法不易之說者,謂歐、虞、褚、薛筆法巳是不同,試以褚書筆法為歐書結構,繼難相合,安得謂千古不易乎?餘竊笑其翻案之謬。蓋趙文敏為有元一代大家,豈有道外(答主注:外行話)之語?所謂“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集賢(趙孟頫字集賢)所說,只是渾而舉之。古人於此等處,不落言詮(答主注:古人在這類地方,不說前人已經反覆說過的話,意會即可)。餘曾得斯旨,不憚反覆言之,亦僅能形容及此。 會心人定當首肯,若以形跡求之,何異痴人說夢 "

這段話的關鍵詞是:

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

陳方既先生對“肌理”的解釋是:肌指用筆形成的有形的筆畫,理是用筆的原理,原則。用筆的原理,原則,是千古不變的,共同遵守的用筆原理,原則是相同的,但不同書體,不同風格所形成的面目是各不相同的。

周星蓮,陳方既先生這樣的解釋,應該是發乎其中的,合乎其情其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不管其字體如何變化,但其筆法的起筆,行筆,收筆,即“三過其筆,方為法書”的原理,原則,是千古不變的;但因個人的風格不同,其用筆的入紙角度,提按力度,筆畫弧度,行筆速度各不相同,形成的書法面目也不盡相同。

一家之言,歡迎書道朋友指正,評論,留言,轉發

快樂書法營”專注於書法本體技法的研究與探索,獨持己解,不隨俗說。一貫秉持的原則是刨根問底,奉獻乾貨。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快樂書法營


筆法“千古不易”的“不易”具體指的是什麼?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還需從這句話的背景、出處來理解。這句話是元代趙孟頫在他著名的《蘭亭十三跋》的第七跋中提出的,原文如下:

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當時是個什麼情況下說的這些呢?當時是趙孟頫赴元大都的路上,這一路上他天天把玩出發時獨孤長老送給他的《定武蘭亭》,把玩之餘,心有所感就隨時動手記了下來,這就是後世著名的《蘭亭十三跋》。

這段文字中比較重要的是:

書法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在後世引起了很多的討論。

其實這句話的後面一句,趙孟頫已經做出瞭解釋:

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是因為他在書體由隸入楷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階段有兩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一個是鍾繇,一個是王羲之。至少在當時的趙孟頫,在他能得到的有限的文獻資料中,他是這麼認為的。

鍾繇《宣示表》

鍾繇的書法還有很強的隸書筆意,而到了王羲之時,基本上已經沒有隸書筆意了(至少趙孟頫看到的《定武蘭亭》《黃庭經》《樂毅論》等是沒有隸意的)。所以趙孟頫有感而發: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王羲之的字雄秀而出自天然,所以後來的人們都以王羲之為師法對象。說白了就是,王羲之成了後世學書法的老祖宗。

王羲之《蘭亭序》

南朝齊梁間的人,與王羲之的年代相隔不遠,結字沒有大的變化,因此不能說不古。但是與王羲之相比卻缺乏俊氣,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對書法的理解和審美造成的(當時的人喜歡嫵媚的書法),但是王羲之的筆法(這裡古法是指羲之的筆法)始終沒有失去。


南朝王僧虔的書法

趙孟頫當時就在思考,自古歷代書法家都以王羲之為師法對象,但卻寫出了不同的面貌,這是為什麼呢?趙孟頫最後的思考結果就是,書法的筆法其實變化不大,無非就是中鋒、側鋒的運用,無非就是提按、頓挫、輕重、方圓、快慢等等,這些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書寫的時候如何運用這些筆法。如何運用筆法,表現出個人對書法的審美,這跟一個人的性格和時代的風氣有關。所以才有了“結字因時相傳”的話。

米芾《蜀素帖》

古人學書法,自古都是把筆法放到首位的,只有筆法學到位了,運用嫻熟才能再去談性情的表現。古人寫書法的目的與今天的人不同,今天學書法的人大多數為了參展,為了揚名。古人把書法當作書法心意的工具,“書法,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

所以這裡的“千古不易”的“不易”是指書法的基本技法,自從羲之變法之後,沒有大的變化。但筆法的運用千變萬化,也就造就了不同的面貌。


翰墨今香


大致看了幾條評論,洋洋灑灑一大篇,都說不到點子上!我用一句話來概括,無需一本正經地引經據典來背書,那是沒用的

“用筆千古不易”是指不論任何時代不論何種書體,用筆的總原則只有一個“入筆能鋪毫,收筆要聚鋒”(專指毛筆,其他工具不論)

至於入筆中鋒鋪毫到什麼程度,取決於書體不同,小楷一類就輕輕鋪開一點點就好,篆隸鋪毫就要厲害些,個人書寫習慣不同就會風格不同,收筆聚鋒,保存鋒正,則什麼情況下都要做得這一點!順便講一下“結字因時相傳”,這是指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自然形成的時代特徵,審美特徵!比如先秦篆籀,漢時隸書,到了漢末兩晉,書體發展5體完備,沒有新的書體出現了,但以後每個時代書寫的風格特徵還是明顯有區別



書法不神秘


筆法的千古不易的“不易”具體指的什麼?有何見解?

這句話出自趙孟頫的一句書法見解。筆法千古不易,其中不易,非不容易之義,在此理解不變化之喻。全句可以理解用筆千古不變。

其另一句為結體因時而不傳,此傳乃特指包含法度,規則的意思,理解全句,結體因年代不同就有不同的法則。

兩句理解,用筆規律不變的,結體是隨時可以變革的。

由此分析,趙孟頫在當時的理解,一定中肯王羲之的筆法,效尤之,尊崇之,因此說王羲之的筆法千古不變。而為何到了唐宋代有了變化?,於是找到原因,結體有了變化。因時代不同才有的不同的規則變化。

在整個字用筆規律不變,而是結構變換了姿態。

從這裡理解有點樸素的道理,但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根據辯證法,來理解就有不同的答案。

用筆決定結體,縱觀古今用筆的普遍性不變,如學習王羲之的用筆沒有變,而每一個人都有個性化,用筆又有主觀的特殊性。因此兩者統一性決定了用筆是有變化的論斷。

所以趙孟頫的話說對了一半,即學習蘭亭筆意,是普遍性的,而不同的人書寫臨摹課又有不同的特殊性。出現差異的用筆方法。

那麼推理,用筆在變化,沒有不變的道理。假使不變為何書法有了發展。

而有的人自圓其說趙孟頫的所論,都是沒有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

而何有旁引例證,用筆不變,是結體變化。因為事物的聯繫相互依存,用筆決定著結構。何有不變的理由。用筆變化才有結體的大變。顏體用筆變化,米芾用筆的變化,都在變化了結體,各類書體的變化,說白了就是一個用筆變化。楷與草,筆法不同用筆變化,結體自然也就變了。

由此強調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因時不傳,說對了部分,沒有全部詮釋結體與用筆的辯證關係。從而看問題的偏頗性。

如此理解



狂喜淡墨a


“易”,在古代含有多重意義:

1、簡易,即“大道至簡”。

2、變易,即“易”是講變化之道的,是“辯證”的。

3、不易,即“易”雖講變化,但這變化之“道”卻是永恆不變的,也就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瞭解了“易”,那麼對筆法中“千古不易”中的“不易”,就會有全面的理解。

為什麼趙孟頫要說“用筆千古不易”呢?

自毛筆發明以來,其形制雖然有變化,但是“尖、齊、圓、健”的特性幾乎沒有變化,而“紙”和“墨”也幾乎是同樣的情形。

而漢字的書寫,除了字體本身有變化,其他的也幾乎一貫地傳承下來了。作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和材料的不變或沒有根本性、顛覆性的變化,必然帶來書寫方式的固定。

尤其是毛筆,據傳為蒙恬發明,但出土實物已證明毛筆在蒙恬之前就已存在,蒙恬可能是做了關鍵的改良。秦始皇統一了各國對毛筆的不同稱呼,遂延續至今。

幾千年來,存世的毛筆字書寫作品留存數量巨大,但是符合書法藝術審美的作品具有類似的特點,一代一代的“書寫者”們總結提煉了這一規律,那就是“中鋒用筆”。這一點,成為古來大多數書家的共識,即使偶有其他探索,也無法撼動。

這一點,恐怕也是受到“軟”的毛筆的侷限而破出的“沒辦法的辦法”吧。比如現在的鋼筆和中性筆的書寫,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趙孟頫作為一代書畫巨擘,此言當在其探索實踐之後的真言。這句話的前半是“結字因時相傳”,是指字形結構可以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是“用筆千古不易”,即用筆的筆法是不變的——既不需要變,也變不了——那就守住了吧。

歷來的書家,不乏對用筆的技巧做過大量的探索實踐,也極大地豐富了筆法的技巧,但是,無論是執筆,起筆,收筆,絞轉,捻管,折筆、搭筆等等,無非是保障在書寫過程中,始終“令筆鋒在筆畫中間行”,也可以理解為:這些技巧,無不是為“中鋒行筆”服務的,是為了實現“中鋒行筆”的。

除“中鋒行筆”之外的其他方法,要麼淹沒在歷史中,要麼變為中鋒行筆的補充。因此,“用筆千古不易”,本身也是符合“易”的道理的。

本文為昭明書館原創,代表昭明書館的理解和觀點,希望對題主及讀者朋友們有所助益。











昭明書館


趙孟頫講:用筆千古不易。要搞清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筆法?

有書法家認為,以右手經典執筆法,有規律地來回轉動毛筆,令筆畫縱橫自如的方法,即為筆法。


運用這種筆法,即為用筆。

李煜的“擫、壓、鉤、揭、抵、拒、導、送”,崔子玉的“永字八法”,歐陽詢的“三十六法”,古代諸家論用筆,實際上大同小異,只是從各自的角度、體會出發,說法不同而已,圍繞著轉筆的技巧和方法的中心沒有變。

筆法是歷史形成的共性,共性是“不易”的。當然,筆法的共性與個性的關係也不是絕對不變的,個性的創變是共性發展的來源。

總之,筆法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但基本原則是不變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筆法千古不易",此句話出在趙孟頫書論中。"筆法千古不易,結字也須用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寫字用筆的方法,歷經幾千年,都是最不容易的,而字的結構也要功夫。

俗話說"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王羲之是書家聖人。筆法精絕,千百年來是書家必須的課程!下面幾副圖片,請大家欣賞。由於圖數有限制,有的發不上來。











新浪陽春白雪


這句話出自趙孟頫口中。用以說明書法技法的難度之深。當然這個技法的深奧並非是通用技法因為通用技法只要花時間,即可熟能生巧。這個筆法我個人認為分為二個方面。以下我說一說。

控筆能力

書法中的控筆能力每個人理解的都不太一樣。你手裡拿著筆,無論以何種形式拿筆,在書寫的時候,都不能存在阻力。如果你只會一種執筆方式,那麼你永遠不可能達到精深熟練的控筆能力。



控筆能力的提高可以從各種執筆法的練習中獲得。每一個字或者每一行字都可以用不同的執筆方式去書寫,直到每種執筆方式都可以熟練書寫為之。因為你在自然創作的過程中,因為藝術思維意識的作用,有的時候興起,會不知不覺的改變執筆姿勢或者方法。這樣也不怕某一個字會書寫失誤。也就是預防敗筆的出現。知道為何二王幾乎無敗筆出現了吧。因為他們絕對是控筆高手。筆為我所用,我所想,即為所書,不差分毫。


自然書寫中的調鋒意識

關於自然書寫中的調鋒,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問題。當然這必須擁有紮實的技法和結構基礎,要對自然書寫的規則足夠精通。只有沒障礙了,才會實現流利暢通的自然書寫狀態。還要去除刻意為之的心態,這都需要日久天長的磨鍊心性才能達到。如果書法的高深,你只想到了刻苦臨摹,刻苦書寫,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最多隻是個印刷字書寫的匠人而已。

調鋒意識最主要的是對筆法技法的熟練掌握,在運筆過程中不定時的,根據單字結構和空間安排的需要進行中,側鋒的不斷變化,還有諸如提按的輕重變化等。當然某些不自主的回鋒也是可以出現的。會有不同的感覺。

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書法影響力


用筆千古不易。趙孟頫說的用筆千古不易,以翰墨書道的理解,用筆千古不易是相對的千古不易,不能絕對化的理解。用筆技法從理論上上來說,就那麼幾種。什麼中鋒、側鋒、提按頓挫、逆起回收等等。實際用筆技法有的確是有千古不易的情況,就是那些經典的用筆技法,就是那些經過數百年甚至千年留傳與理論或經典作品的的技法,確實如此。



不過這些技法並不是一個人獨自發明創造的,而是許多書法家創作的,不過有些書法家非常善於廣採博取,善於提煉概括,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書法,並同時形成一套書法技法理論,或成熟的技法,這些成熟的技法最後被大眾認可,形成了現在我們能夠知道的經典書法的技法。

就行漢字的發展之初,同樣並不是一個人創造的,而是許多的人,你創造一個,我創造一個,隨著創造的字形符合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一套系統的記錄語言的符合。在古代不同的地域,同樣的內容表達的漢字字形也是不一樣,最著名的要屬秦始皇統一文字了。同樣具有這樣一個厚積薄發的特點。

最後那些被大眾完全認可並約定俗成固定下來的字形,就成為了經典,也就"不易"了。書法的技法同樣如此,確實存在千古不易的用筆技法,比如中鋒、側鋒等大約也十幾種。這些技法為什麼會不易呢,經典,已經成為書法的經典技法。已經形成固定的技法模式,所以就不在發生質的變化了,或消失。千古不易的用筆用筆技法就是指的那些經典的技法。經典就不能被人打破的,否則就不是經典,就像物理中的定律。

實際上,用筆技法還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幾乎每一位獨居個性的書法家在經典書法技法的基礎上或之外,都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用筆技法。不過這種技法非常微妙,甚至難以用語言描述。甚至同樣的經典書法的用筆技法,在不同的書法家腕下也是有非常微妙的區別的。所以說用筆千古不易,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無論結構和用筆,包括書體或字體的造型的點畫同樣如此,即具有共性的內容,也也有個性的內容。共性是質,本質;個性是性,自我的本性。二者在同一書法家身上是共存的,不可被割裂的。就像人的形體那樣,五官,四肢,這些零件都是一樣,的具體到一個人身上,卻是千差萬別,沒有一人是一模一樣的。

用筆千古不易的大約就是那些經典書法的用筆技法。我們認識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辯證的看待。否則,就會無我之藝術,當然對於初學書法技法者來說,無我,沒有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