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李清照像《红楼梦》里的谁?

她叫杨小飒


                                                                                             

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两个人。但是,仔细对比来,李清照真的和红楼梦里的史湘云很像,她们有神似的情感历程。诗词之雅,融入的生活风习,神韵,如刻一模版,如果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文章,总结完整立体的印象,然后再去读一读《红楼梦》,读一读史湘云的故事,经历过的命运历程是那么的靠近 ,但也词同曲异,各有精妙,相比其相互之间,可稍稍弥补缺憾。


一廉阙阙情


李清照是宋朝最有才华的女子,她出身士宦家庭,父亲是进士,任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幼时生活条件优越,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到了婚龄,他嫁给了吏部侍郎的儿子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和《红楼梦》里所有的女孩子都一样,过着奢侈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她具体像谁呢?

李清照的前半生像林黛玉。

林黛玉的父亲是探花,兰台寺大夫。李清照和林黛玉一样是官宦之后。

李清照和林黛玉一样有诗才。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林黛玉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有异曲同工之妙。

林黛玉少年夭折,她的一生是李清照的前半生。

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像薛宝钗。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的生活颠沛流离,后来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她与薛宝钗的寡居生活类似。

宝玉出家,贾府败落。薛宝钗的生活应该非常清苦,孤寂。

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将领的失望。

薛宝钗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也讽刺了朝廷里那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

李清照是钗黛合一,她的才华,胸襟兼具钗黛的优点。


润杨的红楼笔记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怪,还是想说一下自习的看法。我认为不管从李清照的才华,还是从李清照的生活来看,很难在《红楼梦》中找到和她合适的人来。

李清照她就是李清照,综合对比来看,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不像《红楼梦》书里的任何一个人物。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士大夫的家庭。“靖康之变”后,北宋朝廷崩溃,受此影响,李清照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

李清照生活在前期比较安稳生活时期,她的诗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生活和思想的真实感情,题材大多写自然风光、及相思情感。

但在她后期颠沛流离生日过程中,她此时所作诗词主要是抒发旧时的伤感之情。虽然如此,但是李清照并未消沉,她很快就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转而把眼光和注意力放在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上。

可以说诗人李清照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从李清照的身上我们就能感她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抗争力度。


D东哥


李清照像《红楼梦》里的谁,众说纷纭。有的说像黛玉,有的说像探春,有的却说像李纨,李清照像黛玉的占据多数。也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就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利波特。

红楼梦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女子按金陵十二钗划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

若是说李清照像《红楼梦》里的谁,我想说都有。其实,我个人觉得李清照更像薛宝钗。

其一

薛宝钗虽出生于商人之家,但薛家却是金陵城四大家族之一,祖上为紫薇舍人,读书人。薛宝钗为什么会进京?一说是因为薛蟠杀了人,暂避风头;一说是宝钗选秀。事实上,选秀只是一块遮羞布,真正的目的是入住贾府。且不说薛宝钗进京的真正目的,若是选秀成功,成为公主侍读,可以想见薛宝钗的才华也是不低的。

薛宝钗的《临江仙·柳絮》也可看出其才情。

薛宝钗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写错了与时代不符的气息。看似女儿心肠的薛宝钗,实则内里则刚。从这点看,李清照和薛宝钗确是有共同之处。

其二

薛宝钗的命运与李清照有相似之处。薛宝钗最终成为荣国府的宝二奶奶,却也难逃晚年孤苦的命运,看似风光,实则寂寞,而李清照自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改嫁过,但不曾幸福过。

《红楼梦》一书中,以宝玉出家作为终结,但不难想象薛宝钗的结局,薛宝钗有可能苦守着荣国府,也有可能改嫁……,但是不幸福确是注定的。

薛宝钗是曹老虚构出来的人物,李清照确是真实存在之人,若说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过是才女和苦命的交织体。


A麦芃芃呀


《红楼梦》中的几位才女,例如林黛玉、探春、身上都或多或少有李清照的影子,曹公给黛玉的判词是“堪怜咏絮才”,就是说黛玉有王羲之儿媳谢道韫的才情,谢道韫少年时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令“咏絮”成为称颂才女的专用词,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黛玉也有咏絮之才,所以,黛玉身上有李清照的影子!还有就是两人都有好强之心,无论斗茶,还是博弈,都是战无不胜,李清照作词更是惯用险韵,绝不屈于人后,“此花不与群花比,自是花中第一流”,说得就是不甘人后的生活态度,黛玉也有一颗好强的心,红香圃行酒令,史湘云限了一个非寻常的,如此难事,却是黛玉最感兴趣的,当即说若湘云多喝一盅,就替她说,随之口若悬河直把众人又压倒了一次,总之,黛玉与李清照非常神似!探春与李清照一样,都有着压倒须眉的气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形容二人最贴切!史湘云的酒意诗情,也是李清照身上最为吸引人的特质!所以,若是问李清照像红楼梦里的谁,那么就是红楼梦中众才女的综合体!


天籁之音琳妹妹


我觉得李清照并不是只像《红楼梦》中的某一个女子,而应该是林黛玉和贾探春的的综合。李清照的咏絮之才好比林黛玉,家国情怀好比贾探春。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靖康之变”后,北宋朝廷崩溃,李清照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清照在前期安稳生活,所作诗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颠沛流离过程中,所作诗词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从李清照的身上能感受到封建社会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觉醒。

1.和黛玉相比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出了名的才女,“葬花吟”“题帕三绝”“桃花行”等诗词都让人叹服,但其多愁善感,诗词多表达伤时悼亡等悲观情绪,体现的都是闺中女儿的无处解忧愁之感;林黛玉敏感于外界变化对自己情感上的影响,多悲观消极。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和前期安稳生活中的李清照比较相似。

2.和探春相比

贾探春虽然才华不及林黛玉,但是她与封建势力的抗争精神确是红楼女儿众所不及的。探春有理想、有抱负,希望能挽救封建大家庭于水火之中。而李清照,后期诗词中多有表达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贾探春和李清照虽然都是女子,但是她们的理想、抱负毫不输于男子。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我乱说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贾探春和后期颠沛流离中的李清照比较相似。


综上所述,李清照兼有黛玉与探春的特点,是她们的综合体。


玉生侃红楼


我觉得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她不像红楼中的任何一个女子。也可以说,曹雪芹写红楼时,应该没有想过以李清照为摹本。

看了很多人的意见,都说李清照最像林黛玉,我倒觉得,史湘云、探春等或许还有些许因子像。恰恰林黛玉身上没有一点儿李清照的气质。

首先,她俩生活经历不一样,作品风格大相径庭。李清照家庭优渥,父母双全,与赵明诚门当户对,交往气氛也相对自由和谐。前期的很多诗词洋溢着少女的天真烂漫,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等,和丈夫成婚后,赌书泼茶,更是看得见的快乐,就是一些幽怨的思念,也是甜蜜的倾诉。如“人比黄花瘦”。但林黛玉从小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一直是热闹中一个极为孤独的存在,虽然与贾宝玉有隐约情愫,但是无根无据,无依无靠,所以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无以排解的凄迷和哀伤,那不是因为谁,而是内心深处一片凝重的阴暗。所以就作品风格来看,她和李清照并无可比性。

其次,她俩思想性格不一样,对人生的掌控能力也高下立见。李清照性格里大胆泼辣稳重刚强,既有独立担当的能力,又有委婉周旋的技巧。所以,当丈夫离世后,她在漂泊中依然能独立走完自己的人生。她在遭受奸商张汝舟的骗婚之后,依然能奋起反击,置他于囚笼。而纵观林黛玉,她的性格就是多心敏感细腻抑郁,她有一张尖利的嘴,但心中又直率得藏不住事,所以耍小脾气,让人觉得不好接近。在与宝玉的情感纠葛中,虽然他们没有抗争的条件,但黛玉就连积极抗争的心里准备都不曾有。所以,当听到宝玉婚配的消息,她除了焚毁稿子,让自己绝望地离世外,没有一点策略和措施。

第三,她俩身体素质不一样,整体命运无可比拟。李清照应该是比较健康的,从她“独上兰舟”,“荡罢秋千”等可以看出来,哪怕是后来南渡的作品,也是愁多病少,可见,健康的身体是支撑她坚持的勇气,而这些,林黛玉都不具备,就像红楼梦里下人说的话、吹一口气,便吹倒了林姑娘。太柔弱了。

所以,我觉得林黛玉和李清照是完全两个世界的人。


林樰熳倚楼看江湖


《红楼梦》中人哪个配比李清照?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一代宗师。

少年时和赵明诚结褵,夫妻相得,诗词唱和,且对金石有研究,著有《金石录》。

在小别离时,夫妻唱和时,一句"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填了几阙词,终承认不敌收场。

辽兵犯境,南宋君臣不敌南迁。李清照对他们的不抵抗行为,发出了遣责"至今忆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改嫁后,发现后夫是为了贪图她的财产,立即告官要求和离,并获胜诉。

这样一个诗词宗师,在事情的决断中不输男子。

为中国文学留下了绝代好词,不论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不是大观园中的千金们所不能比拟的。


旁观者岚


从性格上来说,我觉得李清照和《红楼梦》里的探春相似。

一、少女时都天真活泼

李清照《点绛唇》中描写的女孩,“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我总以为,词中这个可爱的女孩就是李清照自己,出身于开明的官宦之家,从小就才气逼人的李清照少女时代性情是清新脱俗、烂漫豪放的。而《红楼梦》中探春也是一个这样的女孩,在第二十七回中,她攒了钱让宝玉到外面帮她买东西。原文是这样写的:

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侯,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怎么象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从探春喜欢的这些东西上可以看出,年少的探春也是一个清新烂漫的女孩儿。

二,李清照和探春都嫉恶如仇

李清照南渡嫁给张汝舟之后,不久这个男人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为了私吞她那些珍贵的藏书,对李清照进行了丧心病狂的折磨。李清照明知按照宋朝律法,妻子揭发丈夫提出离婚要判两年监禁,为了重获自由她不惜以坐牢为代价,可见李清照是多么得嫉恶如仇。再看看探春,眼看着自家抄家,她没有坐视不管,而是以自己最坚决的方式给与了还击。她命丫鬟们秉烛开门等待,直斥“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也有,搜我可以,要搜我的丫头却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置,我去自领,”还给那个直接挑拨离间的婆子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勇敢正直的探春,不但不向恶势力低头,还义正辞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这一段中,探春的嫉恶如仇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三. 李清照和探春都有家国情怀

李清照的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气势雄伟,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愧煞世上多少男子汉。而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探春,虽然基本上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但是仅仅是到奴才赖大家去了一趟,就学到了别人家先进的管理方法,一个足不出户的侯门小姐能有这样的见识确实应让人刮目相看。她自己也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李清照的遭遇让她明白“国破家亡,有国才有家”,探春的身份让她知道“家和万事兴”,因此她们都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女子。

所以,要说李清照像《红楼梦》里的哪位女子,我认为非探春莫属。


石径斜


若论才华林黛玉不输李清照,只可惜寿命太短,还没尽展才华,人已早夭。看她写的《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必耕织忙。

也可以说是能流传千古的名篇吧。还有《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题帕三绝》那一首都可以和李清照的诗相媲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