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最近飞轮海的新仇和着旧恨,闹得是沸沸扬扬。


先是吴尊隐婚多年被扒,又有炎亚纶在《花花万物》表示“和飞轮海的成员不是朋友”。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没多久,辰亦儒发INS,吴尊、汪东城同时评论——


没带炎亚纶一起玩。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真是好能撕一男团。


路人吃瓜吃得不亦乐乎,只是苦了当年飞轮海的粉丝,脱粉回踩吴尊的、认为炎亚纶伤了团粉心的……都是一地鸡毛。


比起来,去年小虎队同样在社交媒体上的隔空喊话,就温馨多了。


吴奇隆 陈志朋

我们该约吃饭了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特别是颇有戏剧性的“小帅虎”用四个字来定性:兄弟相认。


这一击回忆杀背后就是虎啸龙吟。


华语初代偶像男团的种种画面,跃出脑海。


特别让人寻味的是,1988年小虎队成军,苏有朋年龄最小15岁,陈志朋17岁,吴奇隆18岁,都是青涩发白的年纪,却各有风格,幼虎无畏的朝气扑面而来。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而这之中,要说国内男团的天花板,除了苏有朋,应该没有别人了吧。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对比现当下同质化严重的批量生产偶像,苏有朋,是以硬核实力和态度挺立舞台中央。


三个细节就能说明苏有朋这样老派偶像的做派:


《创造营》一分半的班主任秀,他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健身,瘦了8公斤,出来的效果你们看到了,还因为做瑜伽的拉伸动作,神似杜飞表情包上了热搜。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其次,在微博搜索框,输入“苏有朋”三个字,有个词条是:


#苏有朋每天都在超话里#


原来他真的会潜水去了解年轻粉丝在说什么。


诸如控评、打投、生图、站姐等术语并不陌生——这不是自恋,恰恰有一颗与时俱进的老骥心在砰砰跳动。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最后,是他在微博里,事无巨细地列出“班主任秀”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微博名。

总结起来,就是一种腔调:不输。


不输岁月。


不输阵势。


更加不输体面。

苏有朋身上至少有三个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角色,按理说每一个都可以让他啃老本,坐享名利。


五阿哥永琪。


与赵薇戏里是顶级流量的CP,戏外又是合伙开公司的挚友。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宝藏男孩杜飞。


那个穿着衬衫的莽撞少年,堪称悠长暑期的活体明信片。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对不起,放错图了,重来。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张无忌。


最偶像剧的一版。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但是,苏有朋要的又不仅仅是这些,他至始至终像一个老派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他对于“偶像”两字充满排斥


对他来说,做偶像就意味着是花瓶,没有实力。


很多年前,旁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他心里就是雷霆万钧,有一晚小虎队排练到十点多才打出租车回家,被路人看到了,对方说:


“这不是乖乖虎吗?怎么这么晚才回家?”


他必须得乖,必须时刻保持微笑,压力更大的是,他还必须功课好。


升高二时,苏有朋因为学业压力经常没办法兼顾小虎队活动,老板张小燕派经纪人劝退他。


当时,苏有朋眼泛泪光,坚持说“不要退出”。


所以,当吴奇隆、陈志朋排练结束后,他还要留下来继续练,跟上进度。回家后,还要继续温书,最后他楞是以全台湾第五的成绩考入台大的机械工程系。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而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说到底也是为了不输一口气,想去证明自己并非是绣花枕头,就是要挑这种看起来枯燥乏味的专业。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苏有朋还是中途退学,又被当时舆论很多声音嘲笑,看吧,还是不行——犹如今天所说的“打脸”。


苏有朋可以说是小虎队三人中最旗帜鲜明表示对于偶像一词的反感


1992年小虎队解散演唱会上,三人泪流满面,吴奇隆、陈志朋因为要服兵役不得不暂别,而对于苏有朋来说,或许也是一次机会去正视自己的内心、证明自己的实力。


小虎队没有办法成为我一辈子的光环

我想要变成一个实力派的艺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他早就烦透了做“乖乖虎”,在五阿哥这个角色到来之前,他的私人生活保持低调疏离,不打架、不吸毒,也不高调恋爱。


他曾经说过,如果在这方面用了职业生涯百分之五十的功力,或许现状完全不一样。


他把所有的叛逆劲儿都发泄在表演上。

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他有些尝试在今天的流量小生看来都是飞蛾扑火式的危险动作。


1996年,出演根据严歌苓小说《无非男女》改编的电影《白太阳》(又名《情色》)。


扮演肾衰竭男孩老五,性无能,却爱上了哥哥的女朋友。


片名意味着衰竭的生命力,对照着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2000年,又出演《白棉花》,与宁静搭档,出演陕西乡下青年马成功。


编剧是莫言,原本是打算给张艺谋拍,女主角也属意巩俐。


后来张艺谋没拍成,片中戏份最重的灵魂角色,也才落到了苏有朋头上。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两部台湾电影文艺片没有激起多少浪花。


偶像剧《还珠》红遍大江南北后,他还是不爽,还是记得不要做偶像这件事。


2009年,出演高群书、陈国富执导电影《风声》里的白小年,这个角色什么路数?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最初,导演高群书是按照《霸王别姬》里的张国荣寻角,扮相俊俏是硬性标准,苏有朋OK的。


为了小年一角,苏有朋效仿张国荣,专门拜师学北派昆腔,《游园惊梦》的唱段都能拿下来,很可惜亮嗓段落被删剪。


据说,苏有朋的助理曾经把他的昆曲唱段在凌晨两点发给高群书,对方的评价是四个字:毛骨悚然。


可见,入戏之魔。


《游园惊梦》本是一出“鬼戏”,实则暗合了白小年的命运。


他受刑刑具的特写细思恐极,钉椅中间有一根特别长。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受刑之后,小年还没有死透,尚存一息,此时他还动了点小心计,为了不再受刑,就在一池脏水里装死,纹丝不动。


直到“恩人”张司令赶来,小年突然像贞子出动一般,跳将出来,抱住大腿求救,结束自己小命的恰恰就是送他上青云的司令官,被弃了。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小传,苏有朋较之张国荣的虞姬,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风格。


紧张兮兮、乖张阴郁,音色尖利刺耳,与金生火对骂的那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不信你硬得起来!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试想,当今很多流量小生别说敢接这样有争议的角色,就连自己的妆容发型都恨不得从片头到片尾保持稳定。


苏有朋是纹丝不动演死人,他们是纹丝不动维持光鲜的包装。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苏有朋靠白小年拿到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可以安心做“演员苏有朋”了。


但还是不够,直到《左耳》的剧本递到手里。


飘飘一直坚信,电影是可以成为创作者人生微妙、潜在的注脚。


进入这部作品,就是他包裹紧密的外壳被刀锋划开的一瞬间。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苏有朋曾经说过《左耳》让他看到了青春暗黑的一面。


以演员转型执导的处女作而言,成片质量不算差,还提名2015年最佳新人导演、最佳女配角。


《左耳》中,好女孩(李洱)与坏女孩(黎吧啦)的互文关系,像极了《七月与安生》。


好女孩是上了天堂,她却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弱。


坏女孩是下了地狱,她也没那么坏,也没那么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可以说,曾经的“乖乖虎”苏有朋也是“好学生&坏小子”的结合体。


他就像李洱一样循规蹈矩,上学,排练,面相干净,无公害,能吸引姐姐粉、妈妈粉,也可以是小朋友的励志榜样。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可是她或者他知道自己是压抑的,苏有朋曾经把头发故意染色,故意离家出走,故意翘课,都是为了证明,我不想那么乖。


所以,你从镜头里都能感受到导演对黎吧啦的偏爱。


那种介于女孩与女人之间的混合气息,和只有青春期才能说出来的“蠢话”:


我是活不长的。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苏有朋是懂的,坏女孩、坏小子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最终活在了那个好人的灵魂深处,蠢蠢欲动。


苏有朋的第二部导演作品,野心很大,翻拍了东野圭吾名著《嫌疑人X的献身》,珠玉在前,口碑勉强及格。


但是,飘飘还是看到一些他的心迹。


镜头的宠爱让唐川成为导演自我认知的投影:


都是名校理工科高材生,颜值能打、不苟言笑、优雅克制。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更有意思的是,苏有朋延续了《左耳》中的情结,在获得原著作者东野圭吾正式交付版权之后,开始加戏。


用闪回交代唐川与石泓的校园时期,找到与王凯、张鲁一长相、气质近似的少年。


剧情上固然是希望增加两人友情的说服力,但我倒觉得,苏有朋不自觉又在探讨“好学生&坏学生”的关系。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成年唐川与石泓相约爬山,途中石泓倾诉自己的苦闷,唐川表示震惊,觉得少年时似乎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位旗鼓相当的好友。


看这段台词:


曾经有一段时间,你懂那种感觉吗?

面前有一座山,爬了很久,却只能在山林中徘徊,到不了山顶,也找不到出路,竟然就这样被困住了,我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唐川,那个外在看起来那么优秀的苏有朋,这样回答自己的另一面石泓:


我能想象那种绝望,但我也相信,你能找到好的出路。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四十多岁的苏有朋,人到中年,最大的“不乖”与“不输”,反倒是捡起当初被鄙夷过的“偶像包袱”,将它改造成自己的武器。


他在人前,依然拿着最老派偶像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了。


发型不能土,脸颊没有赘肉,虽然眼袋比当年重了,可身材管理依然很好,唱跳稳得住气息,跟得上节奏。


男团天花板,除了他没别人


这舞台,隐藏了很多他最初做偶像的痛苦。


被人误解、被人轻慢,还有起起伏伏间隙里难熬的孤独,那些人前被人高抬又轻掷后的丢脸。


等重新成为一个好老师、好榜样时,一切都刚刚好的体面背后,还是紧绷着一口气,更加不能落伍,要学习,再勉强也要展示轻盈,等等等等。


苏有朋曾经想背弃的“偶像”名称,是一个温柔的“诅咒”——


男团偶像的天花板就在那里,他摸到了,却没能打破。


只是那天花板因为他的存在,而抬高了几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