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風流無數,為何臨死前還在悔恨宛城的一晌貪歡

在三國曆史上,曹操可以說是站在天下頂點的三個男人之一,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一生閱美無數,卻唯獨悔恨睡了張濟的遺孀鄒夫人,在臨死前還念念不忘此事,且看小Q來為大家詳細講述此事。

話說,曹操為了穩固許都,保證大本營的安全,領軍討伐張繡,因曹軍勢大,在賈詡的勸說下,張繡有意歸降曹操,就在討論歸降事宜的某個晚上,曹操這個色中餓鬼忍不住了,在其族侄曹安民的推薦下,寵幸了張濟遺孀,也就是張繡的叔母,鄒夫人,張繡由此大為痛恨曹操,在賈詡的建議下,大敗曹操,愛將典韋、長子曹昂、族侄曹安民為掩護曹操撤退,死在了亂軍之中。

勝敗乃兵家常事,那為何曹操唯獨對此事念念不忘,在臨死前還提及此事?且看小Q來分析:

曹操一生風流無數,為何臨死前還在悔恨宛城的一晌貪歡

一、痛失愛將大將典韋,至此沒有了護衛隊的大隊長,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武力過人,曾經在曹操與呂布的戰爭中,與呂布交手近百回合而不敗,多次救曹操性命,更是曹操的親兵護衛隊大隊長,日夜保衛曹操安全,在典韋死後,又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作為一個政治集團的領袖,曹操長子作為接班人,對曹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曹操在祭典韋時如此說道,一是作秀,在眾人面前變現其悔恨以及對部將的愛護,二也確實愛之心切,在這樣的亂世,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君不見,劉邦為了逃命,數次丟妻棄子,曹操這樣說,作為一代梟雄也無可厚非。

曹操一生風流無數,為何臨死前還在悔恨宛城的一晌貪歡

二、長子殞命,接班人得重新培養

在古代,對於一個政治集團而言,沒有一個接班人,那是影響一個政治團體穩定的大忌。在曹操迎來了漢帝,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又有了穩固的政治根據地,曹氏政治集團節節攀高的情況下,喪失了長子,諸子還年幼,對於曹氏集團而言,對於一個政治集團而言,沒有一個可靠的接班人,那也是引起紛爭、導致政治集團不穩的重要因素。

曹操雖然嘴上說不在意曹昂之死,但所謂“虎毒不食子”,作為一個正常人而言,對於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而言,對於自己的長子怎可能沒有絲毫感情?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情可是一般人能理解?

曹操一生風流無數,為何臨死前還在悔恨宛城的一晌貪歡

三、原配丁夫人因此與曹操關係斷絕,糟糠之妻離他而去

曹昂生母早亡,由曹操原配丁夫人撫養長大,自然母子情深,在曹昂戰死後,丁夫人大罵曹操,怒而歸家,曹操數次回家請求原諒,也不得和解,從此二人關係斷絕。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原配夫人當然是最好的,對於色鬼曹操而言,丁夫人大方得體,又是髮妻,數十年感情自是別人不能比,因自己過錯痛失了長子,髮妻也離他而去,從此不相往來,對於一箇中年男人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從此成了心結。

在曹操暮年,自認為時日無多,嘆息說:“我一生做事,沒有什麼後悔的。假如死後還有靈的話,子脩如果問我他的母親在哪,我將怎麼回答啊!”可嘆可恨啊,一世英雄,在臨終前,也不由悔恨生前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