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称号,山西面食也是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据考证,山西面食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里也是“世界面食之根”。而作为面食之王的刀削面,就源自山西大同,与北京炸酱面、河南烩面、湖北热干面、四川担担面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不止于刀削面,大同面食种类繁多,如豆面、荞面、莜面、拉面、揪疙瘩、推窝窝、栲栳栳等。在面食制作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煎、烤、炸、焖等几大类。


  为何大同人如此爱好面食?面食品种多、花样多是大同人爱食面的一个原因。追根溯源,还与晋北的地域特色有关。这里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五方杂居,民族融合,造就了包罗万象的美食风格,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刀削面

可食可赏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首先要说的便是这刀削面,刀削面诞生在12世纪的大同,大同人吃了800多年,百吃不厌。这是一种形似柳叶、用刀削出的面食,中厚边薄。入口口感极佳,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面不仅好吃,还可赏,高明的厨师手持弧形刀,对着汤锅一顿嚓、嚓、嚓,这些面叶落入汤锅,如同银鱼戏水,煞是好看。吃面时,参观厨师削面,如同一场艺术表演。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凉粉

非遗美味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名气仅次于大同刀削面的,便是浑源凉粉。浑源凉粉堪称北岳一绝,也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其制作技艺还被列为了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同浑源县的凉粉是大同凉粉的代表。浑源地处我国道教圣地北岳恒山脚下,以山美水美人美闻名于天下,而很多人了解浑源却是从一碗普通的凉粉开始的。浑源人爱吃凉粉,不分春夏秋冬,街头上,一年四季都有那么几十家摆凉粉摊。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烧麦

秀色可餐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烧麦这种面食就起源于大同,也是大同另一种有名的面食。据说在明朝代王建立代王府之后,御膳房里就开始了制作烧麦。刚出笼的烧麦非常好看,且皮薄肉嫩,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大同一大名吃。在大同烧麦中,凤临阁烧麦最为上佳,有“天下第一笼”的美誉。一笼烧麦九种花形,鲜而不腻,秀色可餐,连慈禧太后都赞不绝口。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莜面

不可或缺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莜面,也是大同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面食。粗粮莜面既兼顾营养又不会长肉,所以更多人喜爱食之。单莜面,就有很多种。按照形状可以分成比如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卷卷、莜面条条、莜面糊糊、莜面拿糕、莜面块垒等十几种做法,而且一年四季它的吃法都不一样。据说,康熙也曾品尝过莜面窝窝,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抿八股

创新风味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大同还有一种面食叫抿八股,在莜面的基础上创新而来。采用磨成泥的土豆和莜面加水混合,然后用抿子挤压,抿出一截截儿抿八股儿,最后入锅煮熟,撒上盐、葱花、辣椒、香菜等,别有一番风味醉舌尖。与之相似的还有揪片,又称“掐疙瘩”,以及猫耳朵,清水煮后捞出,浇上菜或卤等食用。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黄糕

寓意吉祥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大同人爱吃一种喜糕,叫做黄糕。这不仅是一种面食小吃,也有着吉祥之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喜迁新居和宴请家朋等,大同人必定会做黄糕。黄糕松软可口,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其形式不拘一种,可以是纯素糕,也可以做成麻油叶等油炸糕,还可以包豆馅、菜馅,是大同人挚爱的一款主食。

浅谈大同人的面食情结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而论起各地的面食文化,

不得不提的便是大同。

大同面食以多种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也在不断创新中,

成全演变出各种美味,

让人们在包罗万象中,

体会到这座城市的生活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