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題記:

本地民間口口相傳著一個歷史傳聞,這裡曾發生過一場嚴重的瘟疫,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甚至山中很多村莊都成了無人村。直到後來人走進那看似完好的房舍,只見森森白骨臥於床,帳幔被褥看似整齊,但觸之隨即化做齏粉,十分詭異淒涼……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客家人輾轉遷徙的歷史源遠流長,由北往南,一路撒下勤勞奮進的汗水,讓客家文化四處生根發芽。

秦漢時期,由於北邊匈奴和東胡遊牧民族的侵入,加上各種自然災害,黃河流域中部和洛水一帶的中原漢族,開始了南遷。先行的中原災民定居在華南,成為“本地人”。從東晉“五胡之亂”時開始更大的南遷,在長達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中,歷經了五個時期,由於比前面的“本地人”遲了一個時期,後面的人被稱為“客家人”。

直到清朝同治六年始告結束,期間同樣為了躲避戰亂,或者天災,往東、往西、或北迂,客家人在歷史上出現了多層次的遷徙路線。

“插草為標”,是先輩們遷徙事蹟中,留給後輩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詞。待停留在荒蕪適宜處,選一荒地,四周用草插為標記,代表著這塊地的臨時歸屬,提示後來的人不要再越界爭搶。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吳頭楚尾”,無名無爭古艾“桃源”地

因先秦楚、吳、越等古國,形成了比較強勢的文化品牌——荊楚文化和吳越文化。江西北部,就位於這兩大強勢文化的結合處,並反覆被吳越與楚國爭奪、拉鋸,故也稱“吳頭楚尾”

考古專家彭適凡先生考證,最晚到春秋中期以後,楚國的勢力已達到贛西北境,延伸到今九江、南昌,春秋末期,楚國勢力延伸到了宜春、萍鄉一帶。因此,江西習俗深受吳越文化、荊楚習俗的合併影響,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漸漸呈現了另一番風貌;在中原文化和贛鄱先民傳統文化的結合下,銅鼓的外來客家文化,也就有了自己的民俗特色,在客家系中,被獨立劃為“懷遠客家”。

銅鼓縣,地理上是贛西北與湖南界毗鄰的一片丘陵地帶,總面積1551.94平方公里。

解放前,進山道路多艱險,遇洪災時,山路常被沖毀,就只能以竹筏或船隻沿修河出入。

也有分析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指的就是修河源頭的銅鼓。而陶淵明當時隱居的潯陽柴桑(九江市西南),與修河正好一脈相連。文中所提到的“武陵人”,有可能就是武寧縣境內之武陵巖(海拔1547米,武寧境內的最高山峰)那一帶的人。

《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一直是千古之謎,古今政客名流、文人逸士前仆後繼,尋蹤覓跡無一如願。銅鼓在地理上的巧合處有點多,但不管是不是陶公筆下的桃源,只說銅鼓在當時交通閉塞的環境下,與世隔絕的清幽肯定是有的。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在漢、吳、晉、南朝,銅鼓均屬艾地管轄。古艾,是指現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艾城鎮及周邊區域。

  • 艾國,是中國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道光版《義寧州志》卷二《艾縣考》中有:南昌之州,龍安之場。上繚艾縣,古城之崗。《左傳》載:哀公二十年,吳公子慶忌出居艾。去州治百里,地名龍岡坪。士城故跡在焉。春秋屬吳,越並吳,屬越。戰國顯王四十六年,楚威王破越,盡有吳地,艾入楚。秦隸九江,漢封濞於吳地,仍吳。隋,開皇九年(589年),艾入建昌縣。唐,武后長安四年(704年),析建昌置武寧縣,艾入武寧縣……

一直到萬曆五年(1577年),抗倭名將鄧子龍奉命清剿農民軍李大鑾,任守備駐軍於此。

因城東有一“銅鼓石”,流傳著

“許旌陽斬蛟龍”劍劈巨石的傳說。鄧子龍領兵路過,看見巨石中間的裂縫猶如刀劈斧削,便揮筆題下遒勁的兩字“試劍”,銅鼓石從此又稱為“試劍石”,駐軍轄區設為銅鼓營,鄧子龍成為銅鼓名字在官方的首位開創者。

宣統二年(1910年),以義寧州銅鼓營為銅鼓廳,改為今天的銅鼓縣。銅鼓與修水相距僅一百三十多公里。

但在銅鼓營之前很長一段歷史長河中,銅鼓縣都是以深山老林、窮鄉僻壤的無名身份,附屬在艾地修水義寧州等等行政區的頭銜下。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蛛絲馬跡,歷史上難以逃避的天災人禍

歷史上中國不乏瘟疫天災等大事件,但在銅鼓縣民間廣為流傳的那場“人瘟”,卻並沒有官方文字明確記載。

都說江西是個很沒存在感的省,哪怕近代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故事,都沒有很詳細的記錄,更不要談及古代的銅鼓。其實江西大部分地方都如此,從歷史上,就沒得到好的待遇,也怨不得外界來無從去認知關注。

有民間學者追隨官方或民間稀有的一些文字痕跡,也嘗試去探尋傳聞中那場“瘟疫”的真相。

據資料顯示,客家人來銅的時間,有明代嘉慶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的記載:

“一批福建人因避倭寇之亂,逃至江西,在宜春北部,'三關九圖”之地,開山種地,起初人不多,而且春至冬歸。後來廣東人也紛紛遷來,增至數十萬人,在宜春、萬載等地搭起亭棚,長期定居。”

於是,客家人那時起也被稱為“棚民”或“山地人”

到康熙十年(1673年),發生“三潘叛亂”,福建、廣東又有一批客家人因避戰亂遷入萍鄉、宜春、萬載等縣。一直到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江西人口達2365萬。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銅鼓縣誌只對明末清初時期人口銳減做了一個簡單概述:"連年兵燹、又時遭水旱災害"

而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寧州知州班衣錦奉諭,向閩西、粵北、贛南等地招民墾荒。然而,並沒有之前銅鼓發生過致死流行疾病而導致本地人銳減的記載。

學者不放過蛛絲馬跡的追尋。繼續在三都袁姓族譜中,發現清楚記載了太平天國運動,但對於口述相傳有屠戮百姓的事,族譜卻沒有留筆墨。但意外的是,有李自成幾萬大軍到過銅鼓的記錄:“無如痛遭甲申闖變,繼以丁亥奇荒,我族雖庶流避四方。”

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入北京,只短短四十天,就南下敗走。一直到江西九江,計劃穿過贛西北過湖南。在主力部隊通過湖北通山縣和江西修水交界的九宮山時,李自成發生了意外,闖王死亡真相至今撲朔迷離。但大順軍幾十萬大軍,從那時起就消散了。

從修水穿過贛西北,按現在的途徑,都必須經過銅鼓地界。修水有發現李自成部隊的練兵場,而修水離得也不遠,李自成到過銅鼓,也就沒什麼可質疑的。

據說李自成的到來,給銅鼓人無論是財產還是人口數量,都造成了空前的打擊。以至於現在的銅鼓縣,明代建築幾乎絕跡。從袁氏族譜描述的“痛遭”來看,學者認為這是銅鼓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 。對於丁亥奇荒,也有跡可循:

  • 《袁州府志》述:丁亥奇荒,鬥米萬錢,殍死載道,人盡死亡,甚而絕甲絕圖,一望無際,百里煙消。可憐有糧田產,盡是長林豐草。鬥,有丁無戶,有差無名,上年奉上均補。
  • 萬載高村李氏族譜:“清初,順治三年丙戍夏秋大旱百有餘日,赤地千里。四年丁亥春大水奇荒凡六閱月,百姓餓死枕籍,白骨如山,谷每石八九兩,民多闔戶死者。”

兵燹、天災”一切線索印證縣誌裡簡單的記錄。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其實,還有一個歷史重大的轉折,公元1644年,清朝的軍隊趁亂大舉入關,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進入山海關內,開始了在全國的統治。

  • 滿清轉戰燒殺37載,對漢人趕盡殺絕,短短三十餘年間,使中國人口從明朝後期的6000萬減至順治十七年的1900萬,整個國家“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是大抵順服的“奴才”。魯迅先生說:“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而江西南昌的大屠殺,死亡就有約20萬人。這算是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場浩劫。

但根據山裡大部分客家族譜的記載,這波客家先祖遷入本地的時間,大都是崇禎十三年(1640年)左右,也有更前一些的,後面也源源不斷。這個時候,闖王還沒到北京,而崇禎的王朝,此刻正因為連續不斷擴大的旱災、鼠疫,在風雨飄搖中。在這個時間點後發生的歷史事件,客家族人也同樣是親歷者、見證者,不需要用“傳聞”這個詞。

因此,民間學者搜尋來的文字線索,只是展現了在明末清初,封建王朝更替下,華夏兒女遭受的歷史磨難。

傳說裡,當客家人到時,田地上已經長起了雙臂都無法合抱的松、樟等林木,陰森的原始森林完全佔領了這裡,老虎、豺狼等動物隨時出沒。但自然的統治,也是需要時間的。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時空深處興衰事,人都去哪兒了?

那場傳聞中的瘟疫,全縣只保存下“劉、帥、陳”等四五個姓氏。今天,這幾個姓的人依然講完全區別於外來客家話的方言,他們現今已被視為這裡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

客家人的遷徙之路,就是一部歷險記。剛到時,並不會被當地人接納,沒有交流,也是正常。根據當時林中殘桓斷壁下遺留的信息,客家人知道了這裡以前的一些地名。比如劉家灣、林家灣、趙家塅、魯家灣……從山間的墳墓碑文上,也知道了當地曾有過柴姓、樊姓、羅姓、潘姓等,還有無處不在的屋宇瓦礫和耕種過的土地

然而,所有一切的遺址痕跡,只代表了這裡曾非常興盛繁榮,這些只存在於歷史上的姓氏,老百姓不會去多加考證人都去哪兒了?只統一認為,這些人家都是在那場瘟疫中死絕殆盡,那麼,事實真相到底是怎樣回事呢?

雖然先民在村中發現最古老的墓葬,是明朝的青磚塊砌築,長方形、拱形卷頂等特有形式。但在銅鼓縣溫泉鎮,考古專家發現了商周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和漢墓證實,早在三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生息。唐代之後,開始有了文化啟蒙。

  • 早有人分析過,江西曆史上的人口和經濟變遷,由於在農業社會,人口密集往往就意味著經濟的強大,所以從人口上來看,實際上江西曆史上最富裕的時代,其實是在元代,在1290年,江西人口數量達到1425萬。洪武年間,承元明更替戰爭的破壞,江西剩有898萬餘人;以後是長期安定,可是到百年後的弘治時期,竟減為654萬人;又過八十餘年,到萬曆六年(1578年)時,整個江西人口只剩下585萬(有大量隱戶)。

明朝初期減少還算正常,朱元璋施行了“江西填湖廣”的政策,造成江西人大量往外遷移。但一代人比一代人少,到最後達到歷史最低,只有585萬,就非常不正常了。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也有歷史考證說,到了明中後期,統治者對江南地區陳友諒殘黨心懷芥蒂,怕對政權構成威脅,於是江西地區長期受到統治者的歧視,被施以重賦,這導致江西成為全國賦稅徭役最重的地區,百姓苦不堪言,為了逃避賦稅,才導致人口大量流失。

而歷史學家還認為,江西有尤其嚴重的”土地兼併“和”隱戶“現象:

“官僚地主、豪紳惡霸瘋狂兼併土地,轉嫁田糧差役,迫使農民破產逃亡,大批的逃亡者,有的轉死溝壑,有的投入勢要,為家奴佃僕,有的藏進深山,砍山耕活……”(《明史》卷182,《劉大夏轉》)

而據史料記載:1577年鄧子龍到銅鼓開闢營房時,帶了3000餘名士兵進駐銅鼓生息,其地人口突破數萬,也就是說當時整個縣的百姓人口數實際只在六千多人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據今天尚在的老人回憶:

  • 民國初期,銅鼓人口數為21萬餘,經過抗日和解放戰爭,官方統計銅鼓有2.8萬多人為革命英勇犧牲,其中在冊烈士1.8萬多人,佔江西省在冊烈士的7%。戰爭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因戰爭死亡的人數,可想而知了。就現代優渥的生活條件下,銅鼓人口數目前也只維持在14萬人不到。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萬曆五年,銅鼓人口數確實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了。幾千人,是統治不了這裡1551.94平方公里土地的。

江西古艾地歷史探尋:客家傳聞裡,那一場沒有文字記載的瘟疫之謎

不管瘟疫是不是壓倒駱駝最後那一根稻草,但緩慢消耗的事實也確實存在,在天災人禍繼續惡化下,這幾千人又能維持多久呢?

而且,在萬曆年間,就發生過三次大旱災,每一次還引發了鼠疫。明末清初更出現非常反常的天氣,年平均氣溫非常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連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中外專家指出,明朝滅亡後的1650—1700年間是整個小冰河時間中最寒冷的時期之一。

鼠疫的陰影,從很早就一直糾纏著大明王朝,李自成能滅了明朝,也少不了鼠疫造成的干擾,包括闖王短暫的皇帝生涯,都離不開鼠疫的影響。據說老鼠身上的蝨子怕馬身上的味道,所以草原軍隊沒有受鼠疫影響,也撿了這個便宜。而當時染上鼠疫的闖王軍隊,還成了移動的傳染源,走到哪,瘟疫就帶到哪裡。

鼠疫恐怖的景象,《山西通忘》卷26記載了萬曆年間規模最大的一次:“萬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者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闔門不起。”

沒多久,瘟疫又傳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如果銅鼓當時也遭遇了疫情,在人口不多,交通不暢,信息不能及時送出山外的情況下,官方沒有及時察覺,疫情因為沒有人員流通,沒有往外擴散,或也就因此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是可能的。或也就造成這一波客家族人看到那番荒蕪景象,也似乎能在情理之中了。

明初有“江西填湖廣”,康熙年間又“湖廣填四川”,移民作為文化的攜帶者,必然引起遷入地的變化,進行文化適應的階段,也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歷史封建統治的黑暗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客家人也已經完全融入到不同民族中去,不斷髮揚光大著客家人獨特的風情氣質。

回首,銅鼓民間流傳的那一場“瘟疫”,也只是先民們遷徙路上,一道平常風景。他們總是不停趕往最荒蕪的地方,到最惡劣的環境去,處處種下生活的希望。傳聞裡的那場“瘟疫”,成為時空裡靜止的畫面,他們是來與時空對接的人,喚醒沉睡的土地,打破沉靜。“插草為標”,是客家人用勤勞質樸的精神,包紮起歷史破碎的創口。那些傳說中的故事,就像遙遠的瑪雅文明一樣,神秘而傳奇,悄悄埋進時空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