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说起杀气最重的诗,很多人都会首推李白的《侠客行》,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诗的本意是抒发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前面二十个字写出了当时侠客们的穿戴服饰,直接拖出了游侠们的气势。

第二排的二十个字写出了当时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并且不图名利的高尚人格。

第三排的二十个字则用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来阐明后面“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首诗虽在歌颂侠客,但由于当时诗人就是侠客的一种,所以也能够看出李白少年之时的豪情壮志。

你读过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

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你读过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据说此诗是晚唐诗僧贯休所作。贯休因避黄巢之乱,来到越地,将此诗献给吴越王钱鏐以求晋见。钱鏐一见此诗,大加叹赏,但是嫌“一剑霜寒十四州”一句不够气势,没法体现他的远大志向,让贯休改“十四州”为“四十州”,才考虑见他。贯休听说后吟诗四句回他,吟罢飘然入蜀,沓无音讯。

你读过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在我们的印象中,辛弃疾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在历史当中,辛弃疾还是一个极善用兵的大将。这首《破阵子》,写的激情澎湃,战马和士兵的弓箭都等不及了,仿若要立刻上去干翻敌人一样!

你读过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出身盐商家庭,少时家庭富裕。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五岁的时候便可对诗,称得上神童,文武双全。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这首诗从题目上便可看出正是黄巢考试失败后的失意之作。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全诗虽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却是字字如刀,杀气凛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