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如果说,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的创造者是传说中的上帝,那么,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创造者,艺术家就是就是我们现实中的上帝。就如同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一般,托尔金用文学、神话和艺术创造了一个另全世界读者为之着迷的“中土世界”。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托尔金为“中土世界”绘制的地图

托尔金的《魔戒》自1955年出版以来,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量破亿。它超越了不同的文化、语言的阻隔,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美国好莱坞根据《魔戒》改编的电影《指环王》三部曲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大受追捧,横扫无数大奖。所以,英国《泰晤士报》曾经评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魔戒》的,另一种是将来要读《魔戒》的。

在阅读《魔戒》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时空,平和宁静的夏尔、神秘的幽暗密林、黑暗笼罩的魔多末日火山、树人栖息的法贡森林等,托尔金创造了一个奇幻的“中土世界”,并将它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此之外,托尔金还创造了遍布“中土世界”大陆的巫师、精灵、矮人、树精、树人、座狼、半兽人、炎魔、巨魔、恶龙等,并为其创造了各自的历史和语言。

在被托尔金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折服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托尔金丰富想象力的灵感来自哪里?他又是如何想出这些元素的?

带着这些疑问,在了解托尔金对《魔戒》的创造过程后,我更加地被他折服了。比起《魔戒》的奇幻故事,托尔金的创造过程可以说也是同样精彩。

托尔金创造“中土世界”的灵感来自哪里?

托尔金原本出生于南非的布隆方丹,为了躲避布尔战争,1901年,托尔金全家才移居到英国的伯明翰。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托尔金

托尔金之所以能够开启文学之路,要得益于他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入学之前,托尔金就掌握了基础的拉丁语和法语,并且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同时,托尔金对植物学、文学方面也有极大的兴趣,在母亲的鼓励下,他阅读了大量的儿童文学。就这样,幼年的托尔金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最初的文学训练。

1911年,托尔金被牛津大学正式录取,在埃克塞特学院主修古英语、威尔士语、哥特语和日耳曼语系。据说,他一生中掌握的现代和古代语言多达20种,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天才。

正是凭借丰富的语言学知识,托尔金在文学创作中才能为“中土世界”的不同种族设计出不同的语言。

托尔金的《魔戒》除了故事本身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为各个种族都设计了独一无二的语言和历史文化。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魔戒》中,凯兰崔尔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灵语

在托尔金读大学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正在欧洲大陆蔓延。1915年托尔金毕业后,马上就投身于战场。然而,他很快就因病被送回英国,住在医院中进行疗养,一直到战争结束。

托尔金在养病的这段时期,研究了大量的英国的民间传说和北欧神话,并为此深深痴迷。他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让语言学和文学创作结下了纽带。托尔金继承了神话史诗风格的文学传统,在战争结束后,将浪漫主义自然观与冒险远征主题相结合,开启了自己的学院生涯。

“中土世界”——开创奇幻文学的新历史

据说,在创作《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史诗之前,荷马早就先创造出了一整套的众神与希腊神话的历史。所以,荷马的这两部史诗才能经久不衰。正如荷马一样,从很早开始,托尔金就为自己树立起一大人生使命:复原或再创造盎格鲁-撒克逊人那些曾经失落在时间的长河中的神话传说

在这个目标面前,创作那些奇幻故事几乎成为了“次要问题”。创设一个全面、完整的神话世界留给英格兰人,这才是托尔金付出最大热情进行孜孜不倦的创作背后所蕴含的特殊使命。为此,托尔金凭空创造出了一个“中土世界”,并且为此设定了完整而庞大的文明和种族的历史,以及不同的世界观。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人皇”阿拉贡与精灵公主阿尔温结婚

托尔金的“中土世界”拥有一套独特、合乎想象逻辑,并且完全与现实独立的世界体系。其中包括了族族、文明、伦理、历史、疆域、法制、世界观、价值观等,而现实世界与“中土世界”完全没有沟通往来的接口,处于平行状态。

事实也充分证明,托尔金是成功的。在当今的英国,中土世界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看作是不列颠历史的映射。喜欢安逸祥和、与世无争的霍比特人被认为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传统的一部分,而神秘的“精灵人”则代表了爱尔兰人;还有脾气暴躁的“矮人”则是日耳曼人,“巨魔”则代表着斯堪的纳维亚人(维京人、诺曼人),而“人族”则代表罗马人。

英格兰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在托尔金那古老神秘的“中土世界”里被“原型故事”所预言了。就完整性和丰富性来说,直至今日还没有哪一部作品的“架空世界”超越了托尔金的“中土世界”。

艰难的《魔戒》创作

托尔金曾经先是在利兹大学担任了五年的语言学教授,后来于1925年,他回到母校牛津大学任职直到退休。我们可以想象,托尔金正常的情况下会在古英语研究领域钻研下去,并且逐步在学术界建立自己的威望,成为一个优秀但不为大众所知的学者。

然而,托尔金的命运在一场考试中改变了,从此走上了跨界的奇幻文学之旅。他也肯定想不到,自己的打造的“中土世界”会改变奇幻文学的历史。

一场考试中,作为监考的托尔金感觉无所事事,于是漫不经心地在学生的空白试卷上写下了一句话:“从前在地底洞穴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于是,“中土世界”的奇幻故事就这么第一次在纸上浮现。

没错,这就是《霍比特人》——《魔戒》的前传。这是托尔金的处女作,原本是托尔金写给女儿的一部童话。然而,一个精明的出版商看过了《霍比特人》后,预感到这些故事也很复合成年人的胃口,于是,在出版商的怂恿下,托尔金就出版了这部作品。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霍比特人》电影海报

小说《霍比特人》在1937年出版,果不其然,读者们对此反响十分热烈。于是,尝到甜头的出版商马上趁热打铁,游说托尔金继续出续集,这才有了后来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的《魔戒》三部曲。

然而,《魔戒》的创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托尔金在构思《魔戒》的时候,为了让“中土世界”的体系更加的丰富、严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编撰“中土世界”的历史。

除此之外,他还在语言学、博物学、历史学等各个层面去拓展和深化“中土世界”的边界。

最重要一点是我们还要知道,正在托尔金进行《魔戒》的写作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一战的伤疤还未痊愈,战争却又一次席卷了整个欧洲。社会的混乱与动荡,对人类命运的担忧,让托尔金更加没法安心构思与写作。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战争已经演化到了“无差别空袭”

托尔金思想在这时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战争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灾难性破坏,托尔金决定将他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注入到眼下的《魔戒》创作。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魔戒》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霍比特人》那种睡前读物的性质。

《魔戒》世界中蕴含的现实意义—— 善与恶的终极对决

《魔戒》中,代表智者的白袍巫师萨鲁曼,原本应该代表正义一方。然而,他却因为渴望力量与权力,动了心中的邪念,为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正义原则暗中帮助索伦。萨鲁曼或许不知道,作为黑暗魔君的索伦最了解人邪恶的那一面,心中邪恶的大门开启后就难以关闭。最后,在索伦的引诱下萨鲁曼只能彻底堕落。

看看现实世界吧,纳粹和希特勒之所以可以在德国上台,不正是当时所谓的知识精英们推崇强权统治与绝对力量,进而否定自由价值的结果吗?

曾经的一战已经让这个世界生灵涂炭,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惨痛?然而,战争的机器再一次被开启时,什么代表绝对力量的国家、代表智慧的精英、先贤的知识、人们推崇的科学技术,它们有谁能够出来阻止战争对文明的践踏与杀戮?无一例外,他们反而都沦为了纳粹的邪恶帮凶。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有多么的绝望。

人们在大踏步迈向工业文明去拥抱科学与理性的步伐中,早已经失去了对上帝的敬畏。这时候,还能有什么能够将人们的战斗意志唤醒?

只有根植于人们心中的良善。因此,托尔金为《魔戒》设定的主题很简单,就是善与恶的终极较量。

在索伦日渐庞大的邪恶势力笼罩下,“中土世界”已经迎来了“至暗时刻”,如果不想成为索伦的专制统治下的奴隶,所有人都必须鼓起勇气为正义而战。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洛汗国骑兵不惧黑暗,为了人类最后的尊严在国王希优顿的带领下做最后的冲锋

索伦和至尊魔戒,象征着人类世界中那最幽暗、最阴沉的恶;而以佛罗多为代表的霍比特人,代表了人类世界最纯粹、最质朴的善。这个时候,只有真正的善才能对抗邪恶。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精灵、矮人、巫师都无法驾驭的魔戒,却反而能够被手无缚鸡之力的霍比特人所持有的原因。佛罗多去末日火山销毁魔戒之旅也并非一帆风顺,索性有山姆的保护,最后几经波折后,终于销毁了魔戒。

回顾英国在二战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经历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乃至世界也迎来了至暗时刻,英国议会中甚至有很多人的抗战信心都已经产生了动摇。如果英国人最终向邪恶低头,或许,这个世界将不再会有自由、平等,多数人也将彻底的沦为雅利安人的奴隶。

或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魔戒》与将来要读《魔戒》的

图 | 丘吉尔的演讲,坚定了英国上下抗战到底的信心

幸运的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生死存亡的时刻,多数的英国人坚定地选择了站在了善——正义的这一边,最终盟军也打赢了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战争。

托尔金看到了工业化造成的自然环境被破坏,也为工业社会文明下人性的日渐堕落而深感担忧。因此,他并没有全身心的去拥抱启蒙运动的科学理性。然而,这也并不代表他会极端地否定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他也更没有将人类的希望寄托于索伦这样的邪恶魔君。

托尔金认为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中,人性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可贵之处。因此,他把希望寄托于人类的那最朴素的道德力量。

正如康德所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物,我越是思考越是觉得神奇,在心中对它们也是越充满了敬畏:一个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也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结语

托尔金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加以故事化、形象化,创作出了《魔戒》这部超越了无数种族、语言、阶级的,雅俗共赏的传世之作。《魔戒》用神话史诗的风格,将浪漫主义自然世界观传达给世界,也重新定义了冒险、远征的奇幻文学风格,因而影响了一代代的读者与作家。

《魔戒》是一部奇幻小说,也是一个命题,关于人类未来的命题。

随着至尊魔戒落入末日火山的熔岩中被摧毁,威胁着“中土世界”的邪恶的力量也随之瓦解。最后,代表掌握着法术、神秘力量的巫师、精灵纷纷离开中土。从此,“中土世界”进入了代表技术与理性的人类时代。

我们不可否认,技术是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安全和稳定,但是,当人们越来越沉迷于技术的这碗“迷魂汤”时,文化也开始变得庸俗化、浅薄化、破碎化。虽然,世界并没有朝着乔治·奥威尔的《1984》的方向发展,但它却越来越像奥尔德斯·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了。人们开始将生活变得单调和乏味,逐渐放弃往日的荣誉与责任,沉醉在平庸中无法自拔。

那么,这时候谁又能够站出来,承担反抗平庸的重任呢?答案是艺术,在托尔金眼里,就是文学与神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