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

薛学铭


在魏晋时期尤其是西晋,可以说是五石散最兴旺的时代。

自秦始皇开始到汉朝,我国古代的皇帝就开始通过炼制丹药来追求养生长寿之道。五石散的主要成分为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石钟乳、石硫磺等药石组成,最早是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开方于建安七子中的王粲,但是王粲没有服用。这个记载于《太平御览》,是五石散最早见于史书中的记载。而让五石散声名鹊起的则是一手开创了魏晋玄学的祖师爷何晏。

何晏是什么人?在当时可是个大帅哥,还有才,更是曹操的养子+女婿,可以说是当时风向标一样的人物。何晏在服用五石散后向时人说:服用五石散,不但治了我的病,整个人都觉得神志清明,情绪畅快。要是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好high呦!感觉人生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他这话一出来马上在贵族士大夫阶层里刮起了吃五石散的时尚风。

这一时期的贵族士大夫们在服用五石散后,身体很快就会出现全身发热、亢奋的状态,于是就得穿着宽松轻薄的外衣通过散步来解热,长期服用严重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而我们今天在看有关魏晋的影视和书画中就可以看到那时的人物大都是大衣飘飘、仙风道骨的感觉。

孙思邈作为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一生行医救人无数,之所以临终前要销毁此药也正是有感于此药害处之大,所以从唐朝以后的士大夫们也都对五石散敬而远之,不再服用了。


太史官


话说当年,孙思邈外出行医,自己病倒了。孙思邈得了什么病呢。其实是得到了丹毒。当时唐代很多人都想长生不老,很多医生都在那里炼一硝二磺三木炭,拼在一起吃。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是这样记载的:人们都说了服了五石散可以长生不老,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应该统统烧掉。我就配过这个药,吃了之后,这个脑袋大了,左额生丹毒,长了一个大包。


当时,孙思邈走到四川云阳,早上起来一个大包,到了晚上都是大包。当时云阳县令是他的朋友,请了好多医生看,没看好。后来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药方,就好了。后来,他写《备急千金要方》时说:石在身中,万事休泰。意思是你要是吃了石头,一万年都好不了。泰是好的意思。后来又说:宁食野葛,不食五石。有识者遇此方则须焚之,勿久留也。


当然,孙思邈的话有的人没听。比如李世民想长生不老,就吃了这个药方,不到五十岁就死了。雍正帝还开了一个炼丹厂,自己吃死了,又送给李卫吃,三年后,李卫也死了。因此,孙思邈教焚毁五石散,其实是对人民负责。可惜,后世的皇帝不少不听话。


商业风尚人物


孙思邈临终前要弟子毁了五石散?下面来说说这个所谓的五石散。

毁了五石散?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最早记载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中,到底是谁配出的这个方子至今不明。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说:“自非虚劳成就偏枯著床,惟向死近无所控告者,乃可用之”,没有病的人千万不可服用,得“深宜慎忌”。

既然孙思邈的医书中都出现了这个方子,何来的毁了五石散一说?何况这个方子经魏晋名士一“宣扬”,孙思邈的徒弟毁的了吗?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没有这件事情。



魏晋这帮人的“宣扬”

那么五石散是如何闻名古今的呢?当然就是那群魏晋名士的“宣扬”。魏晋名士分两派,一派吃药,一派喝酒,而吃药这一派当然奉何晏为鼻祖。五石散这东西且不论其毒性,服完之后是会全身发热的,不出去走动会不舒服,所以需要和酒一起配合“行散”。这种东西长期服用,会让皮肤脆薄,很容易就磨破自己的皮肤,所以穿衣宽松,或者直接luo奔。至于这东西的其他作用,就不说了。

看了五石散的配方就知道,这东西很贵,魏晋名士把服用这东西当作顶级名士的标准,能服用这东西就是顶级名士。而有些人为了充当名士,就服用假的五石散,然后装模作样的去行散,结果被人看穿之后当然就是被嘲笑的对象。所以经过魏晋这帮人的“宣扬”,五石散闻名古今。


总之孙思邈应该是没有对徒弟说过这种话,因为他徒弟并没有这个能力让这个方子彻底消失。五石散虽然在魏晋时期很火热,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就不在贵族圈流行了。而这种东西又贵,平民百姓消费不起,所以就渐渐的趋于平静,不再像魏晋那么流行。


淡看天上月


对于中医古方五石散来说,它是一个圣方,也是一个绝方,但不属于秘方。

五石散,有人说,它是孙思邈先师发明的,也有说是张仲景先师的绝方,至今没有确定。至于说孙思邈先师故时,让其徒消毁其方的说法也没有完全的实据,暂且不究。

五石散,中药名。性甘烈,热,具毒。

它是有石钟乳,紫英石,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等五种石头面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制剂。用法为冲剂,救死亦添酒。它的配量是强,狠。它的作用是主攻中医难治的古伤寒病。它的用法是救死。它是一种救死的起死回生的绝方。它的绝方的含义在于一是这几种石头不好找到,难于找。二是不轻以用于人。即是伤寒病,正常也不用此方。此方比较金贵,另含硫磺等剧毒。一般病人不能用,一般医生也不敢用,因为此药下肚,病人不是死,便是生。它救人命也就在医生的一念之间。

这种药,就是专治伤寒病什么方法都治不好,人在快死的淹淹一息的快断气时,才能抱着试治的目的下此药的,治好治不好,主家不能抱怨,治活你别喜,治死你别伤,只管把死人当做活人治的理念來试行了,所以说它是一个绝方。它犹如古人治风气(各种风气),在人治不好,快死时用的吃金(用金属面制成的药物)绝方一样,抱着賭一把的心思,才用此两方的。


福自福地來wjf


这个问题的提问者是想说孙思邈获得高寿是因为吃了五石散,为何还要让他的弟子们把五石散毁掉么?这其实是一个误导性的问题。

首先来说五石散,是在三国魏晋时期流行开来的一个据称能够延年益寿,常吃可让人得道成仙的药方。在流传过程中出现过多个配方。

一个是张仲景所记载的,名为侯氏黑散的五石散,由樊石、防风、干姜、桂枝等组成的“草本五石散”,主要用于治疗表现为怕冷,受寒的疾病。

另一个流传比较广的是皇甫谧所记载的五石散,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和硫磺石等组成。这个配方几乎全部是矿物石组成。古人认为,石头是千年不腐的,而植物很快就会腐烂,所以吃石头制成的五石散就可以达到身体长存,得道成仙的目的。

另外,五石散服用后据传会让人产生浑身燥热,性欲亢进以及稍有眩晕飘飘欲仙的感觉,就像是人们说的服用毒品的感觉。所以当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吃五石散,以追求飘飘欲仙的感觉。

但实际上,孙思邈已经发现五石散服用后会使人中毒,不仅不能长寿反而会让人送命的副作用。因此在其编撰的书籍中就说明了五石散的危害,并号召毁弃五石散的配方。

而孙思邈的长寿,正是摒弃了五石散这样不靠谱的方法,才用了合理的养生方法才得到的。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

首先,咱们回顾下,五石散是个什么东西。

咱们中国人向来聪慧,很早就利用一切自然的东西,或果腹或日用。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除了植物用药之外,用矿石也是由来已久。有些矿物可以治风寒、外创,早在《周礼》中就记过“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经学大师郑玄标下注解,即以“以石胆、丹沙、雄黄、磁石、礜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这个方子里除了磁石之外,都是毒,所以后来用的人也不多。

后来,在神医扁鹊的《扁鹊医经》里,提到用五石治寒症,在《史记》相关文章里也提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有阴阳水火之齐。”起初治疗伤寒,所以又称寒食散。咱们都知道,古代伤寒也会要人命,穷苦百姓得了这病,只能靠天了,富贵人家各种条件好,死得不多,所以到底有多好的疗效,并不清楚。反正还有个幸存者偏差的说法,死了也统计不到,活着的,当然都说好咯。

这个寒食散中的五石到底是哪几种?其实并不相同。葛洪认为是“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巢元方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何晏则认为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礜石”,不管是哪种组合,五石搭配在一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了,短期内可以使人全身发热,神明开朗,体力增强,有点象嗑的药,少量用来可以改善身体,强健神经,但长期服用,中毒越深,终至丧命。偏偏服食者多得不了,何晏死后,服食五石散,成了风尚,他们往往群体服用,所以咱们看魏晋时的名士们宽袍大袖,衣带飘飘有仙气,实际上是他们太热受不了,必须得这样才能解解。

在孙思邈看来,五石散就是毒,孙思邈呼呈“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他在自己的《五石更生散方》里,把礜石更换成无毒的石硫磺。

为什么孙思邈希望毁了这个方?因为孙思邈是个大医,是个神医。

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一生中救人无数。他认为粗心大意的人,不适合学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真正的医者,是心慈仁厚的。在他眼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没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所以,他的书用千金命名,即《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不贪名利,以人命为重,是真正的医者,所以,对于五石散这样害人多于治病的东西,深恶痛绝也就理所当然了。(网络图,致谢)

珠玉在前,咱就简单说几句吧,期待您关注叶之秋的头条号。


叶之秋


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就得首先知道什么是五石散,五石散的作用又是什么。

官方答案是这样,配方是:\t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都是石头类的,所以这方药剂的名字才叫五石散。

1、丹砂:又名朱砂,是一味矿物质中药材,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而且也是提炼汞的原材料。

2、雄黄:又名黄金石、石黄,是一味矿物质中药材,有解毒杀虫的作用,也可以治疗疟疾。

3、白矾:是一味矿物质中药材,外用解毒杀虫,内用止血、止泻、化痰等。

4、曾青:又名朴青,是一味矿物质中药材,明目、镇惊、杀虫等作用。

5、慈石:又名吸铁石,是一味矿物质中药材,用法与普通药材不同,不能直接服用。

以上就是五石散的组成,是那个时代想要成仙的人吃的丹药。这些药物基本上都有毒性,这样的药组合在一起吃下去,对身体的副作用应该是有的。

再来说说孙思邈这个神医。

1、他是陕西人,出生于西魏541年,去世于唐朝682年,享年141岁,被称为药王。著名的《千金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就是他的著作。

他能成为一名医生,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久病成医。他小的时候身体特别不好,经常生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差点花光家底。但这也让他立志要做医生,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解除病痛。

20岁的他就已经在家乡有名气啦。等他到了40时候,他发现这个世界太乱了,于是就一个人进了太白山,钻研医术,研究药物,给人看病。

2、他给人看病,最看重的就是预防,其实从他的年龄也能看出来,预防大于治疗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他是提出医生要有医德的第一人。他说医生应该:\t“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医生要胆大心细,灵活正直,这才是合格的医生。

那么孙思邈做为一个这么有职业道德的医生,本着对人的健康而言,他对于五石散这样有毒性的修仙的丹药,又怎么能提倡服用呢,让徒弟毁了这药也很正常。


李佳恒




古代,有一种药,叫“五石散”,吃了之后能治伤寒。至于发明这方子的人,老有名了,他就是张仲景。

但神奇的是,魏晋时期,这五石散竟然名声大噪。

过了几百年后,唐朝有位神医,叫孙思邈,据说活了141岁(也有说只活了101岁)。在临死之前,孙思邈告诫所有徒弟,将“五石散”的方子毁了。徒弟们含泪点头,孙思邈放心归去。

只是,对于毁掉五石散,孙思邈尽管徒弟众多,也难以做到,因为五石散早已“天下皆知”,是妥妥的明星产品,各种改良和深加工的方子到处都是。直到今天,五石散的方子还是存在的。

问题是,孙思邈为何想毁掉“五石散”,难道是人老糊涂了?完全不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五石散。

五石散本来是药,后来成了助兴的佳品



五石散在魏晋时期,成了名士们最喜欢的产品,如果说哪个文人名士没吃过“五石散”,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关于五石散为何崛起于魏晋时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个人,此人名叫何晏,是曹操的女婿。成为曹操女婿前,他是曹操的后儿子,因为曹操娶了个熟女,这熟女就是何晏的妈。长大后的何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是对玄学一道,很有造诣。说通俗一点,何晏此人很能空谈,在魏国士大夫群里,威望很高。

因为何晏身患伤寒病,不得已吃“五石散”治病,吃着吃着,老何吃上瘾了,为什么呢?因为五石散吃完后,人的精神一下变得非常好,力气也增加很多,人会处在迷幻当中,醉生梦死,同时,全身出汗,需要喝温酒,吃寒食,不停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文化大家何晏的行为,大家觉得很酷,这是真文士,不是假名流。

于是乎,吃五石散的行为开始在士大夫中流传。到了最后,谁吃谁骄傲,谁吃谁高雅。什么建安七子,什么竹林七贤,纷纷开始吃五石散。



那种感觉太好,一边吃的满头大汗,一边喝着酒晕晕乎乎,再加上很多人敞胸露怀,半裸步行,刹那时间,这竟然成为了流行,成为了时尚。

如果五石散只是何晏等人彰显“名士风流”的工具,也许传播就不会那么广了。它还有着一个独特的功能,让吃者欢乐不已。

什么独特功能呢?壮阳,提高性能力。就这一点,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吃药的男人就此大增,传播也变得又快又远。

之后的五六百年里,五石散一直很受人重视。就算有人为此而送命,还是有其他人前仆后继,乐此不彼。

直到孙思邈出现,发出那震耳欲聋的吼声“统统毁掉”,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五石散。

孙思邈为什么让人毁掉五石散



五石散治病没说的,对于伤寒病,对于恶性痢疾,都有不错的作用。如果只是治病,这是不错的药。

但,如果有人常吃它,用来助兴,那问题就大了去了。

一是这玩意会上瘾,有点像如今的“海洛因”,几天不吃它,人就难受,关键是有些男人对这玩意有依赖,吃了它雄风万丈,不吃它“一泄汪洋”。凡是容易上瘾的东西,没几个好玩意,那是会麻痹神经中枢,对大脑有损害的。

二是吃了这东西后,全身燥热,必须四处走动,让身体快速排汗,最好是不穿上衣,或者袒胸露乳,这样让人感觉有伤风化。为了让人少嚼舌根,于是,我们经常看到画上的魏晋名流,穿着宽衣宽袖的衣服,看起来很潇洒,实际上,有些时候是为了散热。



三是常吃五石散,性情急躁易怒,容易发脾气。所以,常常看见史料上,有些魏晋名流脾气大的吓人,这当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常常吃药所致。

四是吃了五石散后,最好喝温酒,吃凉食,要快速散热,这就导致常常有人喝多,喝多了寻衅滋事,祸害周边人等。

最后,这玩意是药,是药三分毒,吃多了对身体实在有害,让人短寿。



作为“神医”的孙思邈,深知五石散的危害,看了无数的病,见了太多的人,最后,在141岁(有说是101岁)高寿临终之际,告诫所有徒弟:远离五石散,毁了五石散。

但,影响已经形成,传播如此广泛,哪里能毁掉?目前社会,吃“散”的人基本没有了,因为有了新的替代品,那就是“毒品”,无论是冰毒,还是麻烟,无论是可卡因,还是海洛因,都会让人迷幻,让人沉浸其中。

其实,五石散也好,毒品也罢,都对神经中枢影响很大,都对五脏六腑害处不小,如果想死得早,那没办法拦。但,如果想多活一些年头,最好还是远离。

正所谓: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远离五石散。


蓝风破晓


大家好,我是慕远,为你解答该问题。

何为五石散

“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其实是一味中药。关于五石散最早的记录是在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有药方《紫石寒食散方》就是五石散的配方,还说了它的作用:“治伤寒令愈不复”。它的主要成分是钟乳、附子、栝楼根、茯苓、牡蛎、桔梗、干姜、人参、防风、细辛、桂心、白术这些中草药,它有什么用呢?服用“五石散”后,具有壮阳、强体力,治阳痿等功效,会使人性情亢奋,浑身燥热

,身体肌肤的触觉变得高度敏感,要用寒食、喝温酒,脱衣裸袒,运动出汗等方式来发散药力。

药王孙思邈与五石散

对药王孙思邈服用五石散的记录可以参考《备急千金翼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书中记载到“石在身中,万事休泰”,他亲眼目睹了服药人的状态,额生丹毒,留有大包,使人上瘾。书中并没有记载孙思邈服用过五石散的记录,补知道这种说法是从何而来的,孙思邈身为一个医者他知道五石散的功效和害处。

五石散的害处

关于五石散的害处有明确的记录,晋代医家皇甫谧亲身服用过五石散,忠实记录了自己服石的切身体验:“初服寒食散,而性与之件,违错节度,辛苦茶毒,隆冬裸担食冰,当暑烦闷,浮气流肿,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吸。”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也有记录“石药发癫,芳草发狂”,药王孙思邈对此都深有了解,医者,悬壶济世,对这种现象肯定会制止的,也就有了问题中临死前也要销毁五石散的药方。

总结下,从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录过孙思邈服用五石散,但是他知道五石散的巨大害处,所以才会有临死前也要销毁五石散的药方。


慕远看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大家,为中国的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中赫赫有名的“药王”孙思邈就是其中一位。而孙思邈对于药的理解,其实也脱胎于道,与外丹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立冠年级,已经可以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精通道家典籍。

而这之后,他的一生也以道士的身份游历天下,看到了民间的疾苦,特别是贫苦大众看病难的问题,这也让孙思邈伤透了心,于是他决定收集民间药方,积极的参与到救死扶伤的这个行业,由于在治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临床经验,著作出了名满天下的医学盛典《千金方》,这本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不过他一生的贡献,除了这一撰之书,还有一毁之功,毁的就是让当时达官贵人趋之若惊的五石散。

五石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子?能被达官贵人,文人雅客趋之若鹜?又能让孙思邈深恶痛绝?

其实这五石散传说是由神医张仲景研发的一个处方药,又叫五行散,还有一个别称叫寒食帖,本意是治病救人,对染有伤寒病症的人使用,对症下药对病症有很不错的疗效。

其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故而才叫五石散。

但是就连他都没有想到,到了魏晋,却变了性质,在上流社会流行开来,即便没有伤寒,也都开始吃将起来。此时的配方和张仲景原始药方已经有了一些调整,但主要成分没有变化。

为什么如此呢?首先,五石散有一种类似精神药物的功用。虽然服药后,肉体或许有些莫名苦痛,然而精神却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之中。

世俗的烦扰,内心的迷惘,都可以被忘怀,剩下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正是这些文人墨客追求的境界,即浑然忘我风流不羁。

而且当时还有一些医者推崇此药,认为它是“制作之英华,群方之领袖”,吃了能延年益寿,功效广大。甚至有说五石散可保治百病,实在是仙丹一样的东西。

但实际上,此种药物吃到肚子里以后不能静卧,否则性命堪忧,需要走路,这种本来麻烦的事情也被魏晋名士称之为“行散”,反而形成一种做派。

又有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却不能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又形成了“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的“寒”流,被士子趋之若鹜。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除了这些追求时尚的心理,还有不言著于口的是,这味药还有壮阳的功效。所以才会在上流社会之中流行。

可正是这种已经偏离的本来功效的药,被孙思邈十分警惕,当一味药变了味道的时候,只会为害,诚如现在许多具有精神镇定的药物都不会轻易开具一样,否则必定为害不浅。

因此身为药王的他,在后半生都在致力于毁掉“五石散”的这个方子。他曾经对唐朝的皇帝上书阐述五石散的危害性,希望借助国家的力量来让大家把五石散给戒掉,他还经常的告诫身边人要慎用五石散。

他还利用自己“药王”的身份,对外宣传说现在的五石散是一副假方子,真方子只有他自己才有,同时他向人们阐述了五石散对身体的巨大危害性。孙思邈在晚年目睹了五石散对社会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他在不同的场所都会大肆宣传五石散的危害性,反对人们乱服食五石散。“宁食野葛,不服五石。”这句话流传千古。

所幸的是在他和徒弟们的努力下,五石散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中,最后慢慢的消失了。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一刀切”的感觉,但是在当时社会,远不如现在社会管控的严格稳定,因此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说是更好的避免了毒瘤的残存,为后来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