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

宋朝名将岳飞,事母至孝,家贫力学,“精忠报国”四个字由母亲亲自刺在了他的后背上,这四个字也是岳飞一生格守的处世准则。刚开始,以敢战士应募,居老将宗泽帐下,多欢大败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制旗赐之。后来又打败了李成,平定了刘豫之乱,屡立战功,为南宋收复失地,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受到了奸臣秦桧的谋害,最终冤死在监狱之中。


岳飞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


岳飞这样忠肝义胆的英雄,奸诈狡猾的人是怎样看待他的呢?南宋初年,当金人的军队大肆进攻之时,刘光世、张浚等人都是被誉为大英雄的人,即使如此,他们却一再妥协退让,不敢有所还击。之所以如此,他们天生的软骨病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原因就是,他们在朝廷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使是再努力,也不会凭借立了大功而得到更大的升迁。在他们看来,保全现状就是最大的筹码,无需再做无谓的挣扎,心里平已经没有了国家安危,爱国情怀也早已消失殆尽。岳飞的情形与他们大不相同,他刚刚入伍,只是一个小小士兵,起升的空间相当大。与金人进行义无反顾战斗的人只有他一个。


岳飞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


当时在朝廷为官有个叫郡缉的人,是他上书给皇帝推荐岳飞的,这封推荐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现在这些大将们,都是位高权重,朝廷之事在他们心中没有分量,不少人还利用手中的兵权,威胁牵制朝廷,嚣张得不得了,切不可对这些人委以重任.…….想要掌控这些大将,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就比如说饲养猎鹰,让它饿着肚子,它便为你博取猎物,它们飞走的原因往往是被喂饱了。现在的这些所谓的大将军、大元帅,在真正的出猎之前就已经吃够了鲜汤美味,所以在迎敌时,都不能全心全意。岳飞的情况恰恰相反,他有才能,也有兵力,但是他却没有权力,迄今为止并没有受到朝廷特别的恩宠,这样有提升空间的人才会真正做出些事情来,这好比饲养的饥饿雄鹰一般能飞得更高。假如他立了功,就必定会受到封赏,朝廷恩赐的荣誉以完成的功绩为前提,就好像猎鹰那样,抓住一只野鸡,就赏它一只老鼠,抓住一头小鹿,就喂它一只家禽。掌控他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他永远也没有满足之感,总有贫功求成之态,如此一来岳飞定会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岳飞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