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Bogdan Gheorghe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挖空塊給了礦工們一線生機,使他們可以維持利潤。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這是巨人隕落的時代,也是群雄並起的時代。這是愚昧當道的時代,也是正見迭出的時代。這是信念崩塌的時代,也是信仰重拾的時代。這是暗夜籠罩的時代,也是天光乍破的時代。這是風刀霜劍的時節,也是春意蟄伏的時節。前路山窮水盡,盡頭柳暗花明。——狄更斯《雙城記》


當熊市在過去幾個月席捲密碼學貨幣市場時,人們曾估計會有大批礦工和投資方離開這個領域。然而,從數據上來看,我們注意到這種趨勢並不嚴重,挖空塊給了礦工們一線生機,使他們可以維持利潤。我們用統計學分析了為什麼挖空塊可以帶來更多利潤,並且找出了使用這種策略的礦工(池)。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凜冬將至,礦工如何自保?

眾所周知,在過去六個月中,每個人都密切關注著 ETH 不斷下跌的價格。因此,我們決定深挖下去,看看近幾個月的情形對礦工和礦池的影響究竟如何。我們且仔細瞭解一下挖礦活動,看看錶象之下的真實情形。

出塊數量保持穩定

對過去六個月網絡狀況的粗略統計顯示,出塊的數量保持在相同水平,每日處理的交易數量也大體不變,大約是每天 60 萬筆。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1. 以太坊網絡的出塊數量(2018 年第 3 季度~第 4 季度)


這並不意味著挖礦活動的體量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因為以太坊的難度調整算法不斷地調整挖礦難度,出塊時間穩定在 10 到 19 秒這個區間。因此,根據這段時間的出塊數量可以計算得出,出塊率總是保持穩定。

挖礦活動在萎縮

挖礦活動漲落的指標是難度和全網算力——雖然難度和全網算力的下降不一定體現在礦工數量的減少上,但確實反映了在挖礦機數量的下降。在這裡,“礦工”的意思是在鏈上挖礦的地址,而不是控制這些地址的真實個體。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挖礦地址都屬於礦池,礦池背後有幾百個用戶在為之貢獻算力。

難度即礦工在出塊時所需計算的任務的複雜度。全網算力則加總了網絡中礦工的算力。當挖礦活動萎縮的時候,算力就會下降,在不調整難度的情況下,完成計算任務所需的時間就會上升。用來衡量難度的單位是 TH(兆次哈希計算,或者說萬億次式錯)。全網算力加總了所有礦工的試錯次數,用 TH/S 即兆哈希每秒的單位來衡量。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2. 挖礦的難度與網絡的總算力相互關聯且逐漸下跌(按日平均)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隨著全網算力的波動,難度也隨之改變;從 9 月 和 11 月的兩次大跌中可以看得更加明顯。下面的散點圖也顯示出類似的正相關性。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3. 每日平均難度和總算力散點圖

上圖記錄了每個區塊的難度和算力,明確顯示了兩者間的正相關性,一如我們在上文的理論部分中解釋的那樣。此處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它們在 3200TH 的難度上逐漸分成了兩簇——

我們覺得,這是因為相對比挖礦難度的迅速調整,礦工的反應是滯後的,尤其是當難度上升的時候——從圖 2 中我們可以看出,兩次難度陡升(六月和十一月)都發生在 3200TH 左右,而此時表示算力的橙色線沒能調整跟上藍色線,而是用了一些時間來反應。但難度下降時不存在這種情況——礦工只要在算力足夠之時關掉部分礦機就可以了;難度上升時,因為很難估計難度最終會穩定在哪個水平,礦工可能高估它(就像十一月那樣),也可能低估它(就像六月那樣)。要進一步探究這種現象,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假設和理論。(你不妨也來猜想一下!)

出塊地址(礦池)數量保持穩定

下表顯示,互不關聯的出塊地址的平均數量並沒有多大改變。這可能意味著在市場如此蕭條的情況下,出塊者的應對策略並不是退出,而是縮減業務規模。

這或許是個好現象,表示他們對區塊鏈網絡的信心並沒有動搖。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4.出塊地址的數量與他們轉出資金的地址數量(按月計量)


這種情況也在意料之中——畢竟,他們都是利益相關者,依然期望從中獲得利潤,從設計上來說,當利潤率降低的時候,挖礦活動就是要縮減的。挖礦需要耗費大量電力,是礦工成本的一部分 。更直白一些,當 ETH 的價格低於某個下限時,礦工就會算一筆賬:既然挖到一個 ETH 的成本是 X 美元,而 ETH 的市場價格又低於 X 美元,那我為什麼要挖?我還不如去買呢。

(礦池背後)挖礦個體數量下降

挖礦活動規模縮減的另一個良好的量化指標是看礦池給算力貢獻者——即礦池中礦工個體——轉了多少筆賬。從上表可以看出,這個數量正確平穩而清楚地下降。

下表則顯示了全網前五大礦池的一些參數,按半年度分列並且加以比較。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5. 2018 年的 5 大礦池(以算力體量衡量,按半年度分列)


這些礦池的共同點是轉款地址數量的大幅減少,最明顯的是 f2Pool。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6. Ethermine 在下半年度轉出地址的數量

以 Ethermine(數據顯示為當今最大的礦池)為例,上表顯示了每日支付筆數在穩定下降。圖像上出現的峰值乃是 Ethermine 所轉地址數量的規律性上升——每週一次,轉出交易的數量會增加 20%~25%。不過,在整個時間段(六月至十一月)內,Ethermine 平均每天對每個地址要轉出 0.15~0.16 個 ETH。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7. Ethstats 上 Ethermine 賬戶的詳情截圖——轉出交易和輸入交易的數量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礦池是不是在挖空塊?

另一個凸顯挖礦生態變化的指標是近來空塊數量的上升。關於為什麼礦工會主動使用這種策略,這背後有一些不同的解釋,對應著不同的後果。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8. 過去 6 個月中空塊的數量

挖空塊更賺錢嗎?統計上來看確實如此。

從礦工的角度來看,一段時間內的平均總收益由三個部分組成:區塊獎勵(約佔 89%)、手續費(2%)還有偶爾的叔塊獎勵(約佔 9%)。

叔塊是以太坊中引進的,比特幣裡面並沒有叔塊的概念。在比特幣協議中,最長的鏈被認為是絕對的正確。如果一個塊不是最長鏈的一部分,那麼它被稱為是“孤塊”。在比特幣中,孤塊沒有意義,隨後將被拋棄,發現這個孤塊的礦工也拿不到採礦相關的獎勵。但以太坊的GHOST協議,不認為孤塊沒有價值,而是會給予發現孤塊的礦工以回報。在以太坊中,孤塊被稱為“叔塊”(uncle block),它們可以為主鏈的安全作出貢獻。

要計算礦工每挖出一個塊的平均收益,最好的指標莫過於區塊獎勵和叔塊獎勵的平均值(包括相應的手續費平均值)——然後按礦工相應的叔塊率加權(因為不同礦工的叔塊率是不一樣的,本例採用全網的平均值)。

結果是 3.03 ETH —— 按2018 年 12 月 11日的 ETH 美元價格,約等於 275 美元。這就是單塊收益平均值。同時,我們對比了區塊的平均出塊時間,發現包含較少交易的區塊,平均出塊時間也會更短。那些只包含不到 10 筆交易的區塊,平均出塊時間只需 9.8 秒,而自六月以來,所有區塊(從 5710964 號塊到 6710964 號塊)的平均出塊時間是 14.5 秒。

與此同時,這段時間挖出了 11741 個空塊,平均用時是 13.2 秒。此外,由於出塊時間較短,空塊被視為叔塊的概率較低,更有可能可以利用時間優勢成為主鏈。

因此,挖空塊而不是正常區塊可以讓礦工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即“單位時間內得到的獎勵”會更高)。

誰在挖空塊?

湊得更近一些,我們注意到在過去 6 個月內,有 103 個出塊地址挖出了 11741 個空塊,主要有以下幾個地址挖出了空塊: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9. 過去 6 個月中挖出空塊的地址


前五大地址分別是:

F2pool_2 (1st — 0x829bd824b016326a401d083b33d092293333a830),

Etherdig (2nd — 0x8d35067233605bef6069191ae0922d134ff80d48),

Ethermine(3rd — 0xea674fdde714fd979de3edf0f56aa9716b898ec8),

Dwarfpool (4th — 0x2a65aca4d5fc5b5c859090a6c34d164135398226)

Nanopool (5th — 0x52bc44d5378309ee2abf1539bf71de1b7d7be3b5)

不出你我所料,五個地址中的三個(F2Pool_2、Ethermine 以及 Nanopool)都位列前五大礦池。在下表中你可以看到,F2Pool_2 最近的空塊率上升尤其明顯。正如我們上文總結五大礦池的圖表所示,F2Pool 也是其中 2018 年下半年表現最差的礦池。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10. 前 5 大礦池的空塊率變化(總空塊率與過去 3 個月的空塊率對比)


再想深一層,空塊增多會直接反映在區塊 Gas 平均使用量的下降上,那麼可以把 F2Pool_2 所挖區塊的平均 Gas 使用量和 ETH 的美元價格表對照起來看。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11. 2018 年 F2Pool_2 所挖區塊的平均 Gas 使用率


上圖中引人注目的是 F2Pool_2 交易打包策略的幾次劇變:分別在三月底、六月底、七月和十一月。現在,我們來對照一下 ETH 的美元價格走勢。

礦工和投資方根本沒有大規模逃離熊市,甚至找到了“一線生機”



圖 12. 2018 年 ETH 的美元價格走勢圖


最大的幾次下跌趨勢正好符合上圖的幾次劇烈波動:三月、七月和十一月出現價格跳水——所以很明顯,F2Pool_2 選用的交易打包策略具有很高的價格敏感性。

不過,位列空塊打包榜第二名的 Etherdig 不是根據價格的變動來使用這種策略的——打包空塊根本就是他們的主打策略。在 2018 年,他們的空塊率高達 86%(F2Pool_2 也只有 5.5%)。然而,作為前五大礦池的“楷模”—— SparkPool ——基本不挖空塊,完全不像個礦業大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