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以教齡定職稱高低的教師,是什麼心態?

雞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幾個與之相關的問題。

1.教師的工資結構。教師的工資主要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基礎績效,教齡津貼、獨生子女費、女教師婦女衛生費等,除此之外還有按照年或半年一次性發放的獎勵性績效。其中薪級工資與工齡有關,工齡越長薪級工資越高;崗位工資和基礎績效與職稱有關,職稱越高崗位工資和基礎績效越高。

2.對職稱的認識。職稱的級別應該與工作能力相對應,與工作崗位相匹配,工作能力越強的人應該職稱級別越高,職稱級別高才能勝任對應的高級別工作崗位,低級別崗位要求具備對應級別職稱或更高級別職稱。簡單說就是高職對高位,低職對低位或高職對低位,但是不能低職對高位。

3.教師工作崗位現狀。由於學校教育教學的複雜性,學校的工作崗位一般只能粗略的分為管理崗位、教學崗位和輔助崗位。管理崗位一般指學校的校長、主任(後勤主任等)、輔導員等,這些崗位不屬於專業技術崗位與職稱無關;教學崗位就是一線上課教師、教研人員(教導主任等)或實驗老師等;輔助崗位就是校醫、門衛、宿管等。對於這些崗位應該對應怎樣級別的職稱沒有明確的規定。

對比以上三個問題不難看出:第一以教齡定職稱高低沒有道理。薪級工資已經體現出教齡對工資的影響了,再有教齡長不能說明工作能力強。第二崗位和職稱沒有匹配標準和依據,工資的核定存在問題。崗位工資應該與崗位對應,而不是與職稱對應,高職稱低崗位應該拿低崗位工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討論怎樣評職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怎麼評也不公平。所以現行職稱制度需要改革或者取消。若改革,我認為應該先定崗位,根據崗位定職稱,在依據崗位職稱需要確定評職稱的條件。

最後回答一下該問題,要求以教齡定職稱高低的教師的心態是想自己多掙點錢。


涼亭清風


  •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高低的教師是什麼心態?
  • 當前,我國教育行業的職稱評審評聘制度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很多教師有不滿情緒。能否按著教齡長短定職稱高低呢?肯定是不可行的。因為平均主義大鍋飯的時代一起不復返了。不可能再按資排輩,誰的年齡大誰就評上教授、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
  • 出現這一心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吧。
  1. 教齡長的教師年齡偏大,與年輕人競爭不佔優勢。心理壓力大,不想面對競爭。

2、年齡大的老師在講優質課比賽中不佔優勢;在評選各類能手中獲獎比例偏低;在評選各類先進中也不是學校推薦的首選。沒有這些榮譽稱號和證書,不可能評上高一級的職稱。所以,他們畏懼每年的職稱評審評聘,特別是連續幾年評審不過的教師,遭受心理打擊很大,有些甚至輕度抑鬱。

3、教齡長年齡大的老師,家庭經濟生活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評聘不上高一級職稱,工資待遇就不會提高。所以他們渴望評審評聘成果,解決生活壓力。所以,發出這樣的呼聲可以理解,也是當前教育行業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工資是定數,沒有灰色收入,不能校外補課賺錢。


小寶奶奶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出這樣問題的人,一定是因為職稱而困擾。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容易理解,就是想希望幹了工作得到承認,多拿一點工作罷了。

現在進職稱非常難,不同地方對進職稱的政策不一樣。

第一,有的地方,進中一和副高,要求教師必須擁有班主任經歷。對於女教師來說就有些困難。傳統習慣要求女人對家庭多付出,照顧家庭和孩子。女老師做班主任很難。尤其在農村中學,要求班主任住在學校,白天黑夜的呆在學校裡。她們不當班主任,她們不能進職稱。但是她們認真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不讓她們進職稱,我認為不公平。

我認識的一位女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所帶學科成績在全縣前三名。臨近退休,仍無法進副高。原因有二:一是她老公身體不好,她需要照顧家庭和老公。二,前些年,沒有五花八門的各種比賽,她手裡證書不多,只有教學成績獎,現在年齡大了,無法和年輕人競爭了。而她們學校晉級初選時,把所有證書加分累加,即使她成績優秀,也無可奈何。

第二,不合理現象在不同學校上演。有的學校,每年都變篩選政策,根據人定製度。所以造成教師的心理不平衡。

總之,教師工作是良心活,老師們認真完成教學工作,應該得到公平對待。



小雨淅淅1987


一言難盡啊!

我雖然還算是青年教師,但是晉級~。

原因是,

一,不想當班主任,拿不到較好的考評分

當班主任,你需要具備超人的素質。

時間上,你需要從5:30起床或更早,6:00到學校,看學生跑操。學生跑完操,班主任看第一個早讀。晚自習,基本上也是班主任看,大多數是自習課,沒有任課老師的,持續到晚上11點,到學生入睡。

事情繁雜,你是班主任、任課老師、法官、心理輔導師、50~60孩子的保姆…你是學校裡最小的“官”誰都可以來管管你。

二,寫論文,要持續輸出

我正在嘗試,難度不小,比如現在我寫點問答,練一練文筆。

三,教師各種大賽獲獎

很遺憾,別的老師一過來聽課,我就緊張,別說公開課了。參加過幾次沒有得好名次,競爭激烈,那麼多人才,難度不小。以後還是要多練一練,現在我拍一些生物知識講解,也是為了練一練這方面。

四,以上條件滿足後,再比較教師兩年學校平均考核分。那麼多超人那麼多領導,僧多粥少!

難…難…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請問,我們普通教師乾的最多,最勤快,而沒有晉級,這就是公平嗎?

我是堅決贊同:年齡到了就可以晉級。

老師也是人,搞那麼多彎彎,人的精力上怎麼受的了?

專心搞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就好了嘛?

本來只想教好書,做好一件事情,現在事情那麼多且複雜,至今我腦瓜子嗡嗡的


高中生物馮老師


說實話我們這種大城市以外的邊緣小縣城及農村的一線老師都是這種心態原因如下:

1、沒進上的老教師活也沒少幹,教的班級也很優秀,但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不行,所以優質課,課題等證書沒有不符合晉級條件,加上又快退休所以希望以教齡定職稱高低。

2、證件齊全的老師託關係找門路還不一定進的上,進上的文件下來了,沒有上進心了退二線了拿著高工資不幹活,有的年級輕輕進上級就不擔課了。一線教學的都是進不上級的。

鑑於以上情況本人認為取消職稱,加大教齡補貼與課時補貼,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一線教師積極性,又避免了拿高工資不擔課現象的存在。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周之處敬請諒解!


凱旋1980


教師評職稱時,教齡的積分只佔很少一部分,而佔積分大頭的是各類獲獎證書。你教齡再長,只要沒有優質課證書,沒有發表論文,你就永遠也評不上職稱。 但這在教育上已不是什麼秘密:證書可以託關係、花錢買、可以造假,君不見一些代發論文的廣告都打到了牆上,人們早已見怪不怪了。所以,很多教師都比較傾向於教師評職稱應該以教齡為主。教齡是硬件,證書是軟件,教齡無法隨便偽造,證書可以憑人情或金錢獲得,如果以教師教齡為主,自然可以杜絕一切因職稱產生的腐敗問題。

但是也應該看到,單純的按教齡評職稱也有它的不科學之處——又回到了吃大鍋飯的時候,教師干與不幹一個樣,熬年頭、論資排輩獲得職稱,這樣的職稱制度完全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它已根本發揮不出激勵作用。但是可以適當增加教齡的權重,這樣既可以鼓勵年輕人終身從教,還給了專心教學但各類榮譽證書較少的老黃牛型的教師以機會。除了增加教齡在評職稱時的權重,還要增加工作量、實際業績等方面的權重。比如畢業班的教師,畢業班的教師無疑是學校的骨幹教師,因為沒有教學能力,學校領導是不敢託付畢業班的。畢業班的教師工作壓力是最大的,因為他們是學校升學率的保障。筆者認為,在評職稱時,應該側重於這些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而不是側重於充滿“水貨”的各類榮譽證書。

必須要適當降低證書、職務、論文等在評職稱時所佔的比重。因為很多地方的一線教師反映,教師需要競爭學校的各類榮譽時,學校卻從來不公開、不公示,教師有疑問去問學校領導,領導只推說學校沒有分配名額。但到了評職稱的時候,領導、關係戶的各類證書用不完,普通教師卻缺這少那的不符合條件。因為評職稱的條件年年變,導致教師年年缺證書,年年報不上。筆者還建議,學校領導不應該和教師一起競爭,領導應該有他們的評職稱途徑。試問哪一位教師證書比學校領導還要多?沒有,所以普通教師根本不是領導的競爭對手,即使硬著頭皮跟領導競爭,還害怕事後被穿“小鞋”。最合理的做法是,普通教師一起競爭,領導們一起競爭,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教師才無後顧之憂。



柒月0學歷提升


筆者曾在《中國教師報》發表文章《讓教師職稱不再“痛”》,前面也曾以此篇回答過“悟空”發送的“如果你是中小學一線教師,你支持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嗎?”這一問題。現在轉來回答此問,大家閱後可能就會了解,為何那麼多老師呼籲取消職稱評定或者以教齡定職稱高低。

標題:讓教師職稱不再“痛”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在教師中“一石激起千層浪”,也點燃了中小學教師對職稱評聘改革的新期待。2018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這牽住了教師隊伍機制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既然是“國家公職人員”,新一輪教師職稱改革必然會“醫痛點”“通堵點”,真正做到讓廣大教師安心、熱心、舒心、靜心從教,增強教師的成就感和獲得感。那麼,當前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的“痛點”何在?

“痛點”一:不患寡而患不均。目前實行的職稱評聘政策說是“評聘分開”,但實際執行的是“評聘合一”,即學校有崗位才能評聘,無崗位即使個人條件遠超評聘標準也不能評聘。這就導致出現以下狀況:

一是同樣年齡、同樣學歷、同時入職的教師,因當年分配在不同學校任教,受學校崗位所限,職稱會相差甚遠。甚至出現“一步落下,十年難趕”的局面。而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之間的工資差距,必然造成教師心理失衡。

二是一些偏遠、薄弱學校老教師多,由於過去的職稱評聘政策傾斜於年齡、資歷,高級崗位被佔滿,加之以前實行多年的“內退政策”緊急剎車,不少佔崗老教師因身體、精力、能力等原因已退居二線,致使中級崗教師晉升無望,也阻塞了初級崗青年教師晉升通道。這也是一些偏遠、薄弱學校骨幹教師流失、難以吸引新教師的原因之一。

三是一些年齡相仿、資歷相當的老教師扎堆的學校,工作年滿30年評不上高級職稱。這些老教師大多數是當年村辦學校民辦教師轉正,為教育作出過很大貢獻。雖然國家提出了鄉村學校工作30年以上評聘職稱不受崗位限制,但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區域已“無鄉村”,自然享受不到這一政策。

“痛點”二:以“出身”論英雄。各地現行崗位設置大多數以高中、初中、小學為單位,按不同比例設置崗位。中高級崗位學段越高崗位越多,這樣就造成了同等學歷、同年入職卻因分屬不同級別學校而拉開了職稱差距。

讓人欣喜的是,如今已有地區以“學歷+從教年限”劃定初級、中級、高級基準線,而非以學校層次定崗位比例。這樣就避免了以“出身”論英雄的問題,讓同等資歷的教師無論在哪一學段職稱都會大體相當,很好促進了小學、初中、高中教師的有序流動。

“痛點”三:被逼的“功利”。由於職稱評聘有許多硬性條件和加分項,讓教師不得不去“追名逐利”。這也就出現了為了評職稱自掏腰包發表論文等現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首先應改革當前的職稱評聘制度。

“痛點”四:成長因職稱而卻步。教師優亦可仕,即可成為學校中層乃至校級管理者。既然公務員有基層遴選制度,教育行政部門也應當有權從基層遴選優秀教師或學校優秀管理者從事區域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當然,在如今的現實情況下要打通這一渠道,唯有實現教師職稱評聘與公務員職務職級並行政策相一致。

面對教師職稱評聘的諸多“痛點”,如何“醫痛點”“通堵點”,考量著一個區域教育主政者的智慧。

一是在實施新一輪職稱評定時,以縣(市、區)為單位根據教師數量總體確定高、中、初級崗位數,由縣統籌各級職稱評定,學校(或學區)按照崗位設置聘任使用。對於第一輪未聘上的教師,組織第二輪、第三輪聘任,直至所有教師評聘到校。對於確實有困難的教師、因身體等客觀原因已不能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妥善安置,或者在職期間“高職低聘”,退休時再享受相關待遇。

二是參照廣東深圳等地政策,依據學歷、任教年限設置申報各級職稱基準。只要夠年限都可申報,但評定由縣(市、區)組織統一進行。甚至教師若教學達到一定年限,只要提出申報,並通過學生、家長、教師三方評議,再通過第三方專業化的答辯或即興說課、上課,即可晉升高一級職稱。這樣就不會有紛爭,大家都會潛心教學。當然,為鼓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政府可以另設教師評優序列,單設獎勵基金,實施評選、表彰、獎勵不與職稱掛鉤。

對於從教30年以上的教師,只要各方評定合格,無論城鄉均可自然晉升高級職稱,而不佔崗位。同時允許這批人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申請提前退休,騰出更多崗位給中青年教師。可以規定截止到哪一年,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既然義務教育實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教師隊伍也正在推行“縣管校聘”改革,如今公務員職級職務並行政策已經出臺,新一輪教師職稱評聘改革讓人滿懷期待。

《中國教師報》2019年04月17日第14版


山間清溪


教師職稱評定,一般以教齡和工作績效作為標準。

教齡長說明你在教育戰線,服務多年,對教育工作做出貢獻。

工作績效說明教育教學的質量,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同樣的學校,同樣的學生,不同老師,教育教學效果有異,這和教師的能力、投入、責任心…有關。

教育教學好的老師,理應在職稱評定中,佔得先機。這是獎勤罰懶的基本體現。

這也為,教齡短,能力強的老師,抜尖評定提供了機會。

要求以教齡定職稱高低者,一般有二原因:1在較偏遠的地區,學校職稱評定名額少被評的機會也少,如果以教齡,則有自然評上的機會。2、工作水平一般,希望有南郭先生的機會。 除此想不出其他理由。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目前教師職稱評定方法,一言難盡。

教過書的人,應該瞭解學校老師可以分為一下幾種:

1、心裡想著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個同學的作業,把自己帶的每個同學都盡力教好。他們在學校默默無聞,不善表演,或是有點害羞,有人聽課反倒上不好課。所以那些競賽課、公開課,以及各種比賽都參加不了。或是勉為其難參加,也拿不到好名次。這樣就導致他們沒有證書或是證書含金量不高,職稱評比毫無優勢可言,教了一輩子書,臨到退休還是個初級職稱。學校大部分是這樣的老師。你覺得這樣的老師不中?恰恰錯了,他們是一個學校的支柱。正是他們默默無聞地付出,支撐著學校正常地開展工作。對他們來說,以教齡定職稱再合適不過了。

2,既能像前面的老師一樣認真工作,又能參加各種比賽,獲得各級各類證書,早早拿到高級證書。這種老師每個學校都有,但是少,是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如果他們搞個什麼名師工作室啊什麼的,學校領導就會青眼相看,喜歡的不得了。對這樣的老師來說,以教齡定職稱會讓他們很生氣。

3、工作一般,不是很願意趴桌上備課批改作業的老師。他們往往顏值尚可、能說會道、善於表演。因此,雖然平時工作做得不怎麼樣,監考的時候還經常漏收試卷、裝訂時前後顛倒,時不時空個堂,檢查教案、作業都不是很到位,家長還對其頗有微詞。但是他們關鍵時刻能頂上,比如說外校來參觀他能上個表演課、校際聯合集體備課他說的頭頭是道……具有很多領導喜歡的品質,也能拿到不少證書,職稱評定也很快,他們也不希望以教齡定職稱。當然,這類老師在學校也是少數。

4、負能量爆棚,天王老子都敢罵,學校領導他經常懟,總覺得學校欠他很多很多。口頭禪經常是:我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搞那麼好乾什麼,我只能做某某事某某事,其他的叫我做,那就別怪我不客氣。領導也很怕他們,因為他會隨時給你難堪,工作量在同類老師中是最少的,但是待遇決不少,大型活動他們要是到場了,領導會主動上去打招呼。這類型估計每個學校有那麼十個八個,他們無口碑無業績無證書,目前職稱評定辦法下他們也很難評,他們希望以教齡定職稱。

至於還有其他關係戶啊假證書啊把別人名字扣掉寫上自己的啊把老師們交上來的論文改成自己名字的啊估計每個學校也都有那麼些。

嘿嘿,職稱到底怎麼評呢?還真不好說。


左手一指


提倡以教齡為依據評職稱,大多是年齡較大的老師提出的。因為,在年輕時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沒有評到理想的職稱。而現在年紀大了,沒有機會去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就是給機會,顏值也不行了,理念也落後了,精力也不繼了,獲得榮譽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要想獲取得那些評職稱的材料比登天還難。別指望評上自己滿意的職稱了。

想想自己畢竟是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了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做出來的貢獻不比那些比自己職稱高的年輕教師少,而評不上只是因為比他們少了幾本榮譽證本本而已。

於是發出自己的心聲,表示自已的願望而已。對他們這種想法,我持理解和支持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