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2019年末人民幣存款餘額叫2018年增加15.36萬億,達到了193萬億元,而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餘額才22萬左右,佔整個存款餘額的比例只有11%,大眾投資理財還沒有真正普及。 為什麼存在這種現象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傳統思想:受傳統的固有觀念影響,認為錢存在銀行才是最安全的。只要保證本金安全就行,對收益的高低沒有太高的追求。

2.對理財產品不瞭解:受世面各種理財受騙新聞的影響,認為理財產品都是騙人的,風險太高。

3.利差小:目前存在銀行的,利息普遍在2%左右,兩年期的可以達到2.7%~2.9%,而大額存單的利息更高,一年期的可以達到2.3%左右,兩年7定期存款利率可達到3.2%左右。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甚至可以達到4.2%左右,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只有3%~4%左右,而且投資者對理財產品不熟悉。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事實上,只要大家掌握一定的理財知識,通過理財,仍然能夠做到在保證本金安全的情況下,取得合理的回報,對準備理財的投資者來講,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理財選擇4個考慮

理財時,建議投資者從以下4個方面來進行考慮:

1.理財渠道

隨著理財行業的發展,各種金融追蹤機構都在開展理財業務,而正規安全的,理財平臺是,保證理財資金安全的第1道門檻。

市面上理財渠道很多,除了我們熟悉的銀行外、還有證券機構、保險機構、基金公司、互聯網理財平臺(如支付寶的餘額寶、微信的理財通)、其他理財平臺。

對理財知識的欠缺,投資而言,銀行平臺,一般為購買理財產品的首選平臺,其實互聯網理財平臺中的餘額寶、理財通,均有大型的支付平臺作為背書,通過該平臺購買你的產品相對比較安全,而且方便、靈活。

2.選擇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可以分為保本,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而理財產品具不具安全保本功能,主要看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一般來講,貨幣基金是理財產品中風險最低的,因為貨幣基金投資的產品主要為,銀行定期存單貴在央行發行的票據,商業票據,具有較高信用等級的企業債券,而且基金,投資產品採用組合方式對一滿足產品進行投資以分散風險。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3.選擇大型的基金管理機構

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更好的風險控制措施,強大的投資團隊,募集的資金量更大,投資產品更加寬廣,更容易分散風險。因此選擇理財產品時,應關注廣內理財產品的發行和管理機構是誰。

4.關注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

一款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高不高?其過往的業績波動情況能夠反映該理財產品,對投資者的收益的保障程度,波動幅度越大,說明該產品,收益的穩定性越差,既可能讓投資者取得較好的收益,也可能讓投資者只能取得較低的收益,甚至出現虧損。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二、注意操作風險

除了產品本身的風險,投資者在理財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4種風險:

1.產品持有期限的風險

有的理財產品有鎖定期的,在鎖定期之內投資者無法提前贖回。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自身資金未來的流動情況來確定購買何種期限的理財產品。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2.贖回風險

個別理財產品贖回時可能產生手續,比如,有些理財產品規定持有期限低於7天的,裝備收取1.5%的,回饋,持有期間在7~29天,收取1‰的贖回費。

3.選擇單一理財產品持有風險

理財產品都存在風險,只是風險大小而已,為了保證,組織的安全,也是應當將理財分散投放在不同的理財產品中,分散投資風險。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4.未認真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理財產品說明書非常重要,購買理財產品首先應詳看產品說明書,它詳細說明了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投資規則、投資期限等,有助於投資者判斷你的產品的類別,投資期限是否,投資者的資金規劃相沖突,申購和贖回當中存在的哪些風險。投資者才能更準確的判斷此理財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理財風險比定期存款風險高嗎?控制理財風險從兩方面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