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4大“土地亂象”,今年能遏制嗎?農民們,你們是怎麼看?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自古以來土地越多,農民越喜歡,一切的經濟來源都在土地。2018年,大部分農村進行了土地確權,確權以“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田”為原則,也就是說第二輪土地承包取得了土地使用權的家庭,無特殊情況,其家庭原來承包的土地原來是多少還是多少,不過現在以證件的方式確定下來,用於增加農民生產因素收入。

農村4大“土地亂象”,今年能遏制嗎?農民們,你們是怎麼看?

但仍然有以下幾個現象需要解決:

1.大量土地荒漠沒人種,年輕人離農地越來越遠

對土地感情深厚的農民已經老了,年輕人寧可去餐廳端盤子,理髮店做學徒等相對清閒的工作,也不願意回農村務農。年輕人不願回來,會務農的中年人又需要外出養家餬口,造成了大量農地荒漠,甚至有些土地十分肥沃,卻也無人管理。當然,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有關係,計算起投入的肥料,農藥和人工,有時會虧本,外出務工的收入遠高於種田收益。

2.農村建房隨意侵佔農用耕地

隨著本村人口不斷增多,特別是80後這批人對住房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原有的宅基地也無法滿足實際使用需求,而村裡又沒有新的宅基地可以利用,之前在去城裡買房的人也不斷回來蓋房子,使得住房不斷侵佔農田。在一般的農村,如果宅基地不夠,旁邊又是農田,就會形成部分侵佔農田現象,在沒有村民舉報,又在偏遠山村,有時是大家就忽略了。

農村4大“土地亂象”,今年能遏制嗎?農民們,你們是怎麼看?

3.舊村復墾為了套取補助

舊村復墾,就是原來的舊房子,政府相關部門把老房子拆掉改為旱地或者水田,並給予房主一定的補助。復墾後的房子,一般仍歸房主使用。這些舊房子不再使用,復墾後他們可以得到補償,土地還是他們使用。然而,復墾後的土地幾乎再次被拋荒,失去了該政策的出發點。

4.土地流轉混亂

土地流轉混亂沒有在村委會的主導性進行,一般進行私人流轉,甚至引進一些有嚴重汙染的種養,治理難度大,成本高。集體的自留地,自留山一般不歸村委會管,直接分到村民小組,由村民小組長管理。有些村民小組長利用手中的權力不經過其他小組成員的同意直接承包給企業或者個人,而且承包期長達幾十年,待組民發現已經無可挽回。

農村4大“土地亂象”,今年能遏制嗎?農民們,你們是怎麼看?

四大亂象出現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自己也不願意看著土地荒涼,可是種地不掙錢,農民怎麼生活呢?

這裡是小陳趣說農村,大家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希望我的人,可以關注下我,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