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夏季势如破竹的德军为何在沃罗涅日首次受挫?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在1942年德军的“蓝色方案”中,沃罗涅日是第一个战略目标,只有在占领沃罗涅日建立其坚强的侧翼掩护后,德军“魏克斯集团军级支队”的强大装甲部队才能向南沿顿河继续进攻,进而和更靠南翼的德军一起合围顿涅茨河一线的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依靠装甲部队的快速进攻,德军迅速击溃了沃罗涅日当面的苏军野战集团军,并占领了沃罗涅日,但是不久德军却在这里陷入了一场艰苦的防御作战中,其装甲部队受到了严重损失,更加致命的是导致了德军下一阶段进攻的延误,让顿涅茨河和顿河之间的苏军主力得以逃脱。



不得不承认德军在沃罗涅日以西确实打败了该区域的苏军,尽管没能俘虏大量的苏军,但是逃出去的苏军不仅失去了建制而且丢失了大部分的武器和弹药,至少短时间内这些苏军无法再次投入作战,这也解释了德军为何能轻而易举的占领沃罗涅日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前线的崩溃使得苏军来不及加强沃罗涅日的防御,等德军装甲部队发起进攻时,守卫该城的只有苏军内务部部队和一些后勤单位,迅速失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苏军最高统帅部为了挽回沃罗涅日的态势,向这里调集了大量的预备队,尤其是坦克部队。包括强大的坦克第5集团军(641辆坦克)和3个预备队步兵集团军以及数个独立的坦克军等单位,还有1个预备队集团军在后方随时支援之用。沃罗涅日当面的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得到了23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5个摩托化步兵旅和16个坦克旅的加强,共1000多辆坦克。即便苏军的战斗力再差,在数量上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断的反击就是耗也够德军受的,德军的装甲部队被牵制在了这里。


不过希特勒的陆军总司令部并不认为苏军在这里的反击有多严重,认为这只是苏军一些孤立的坦克部队的反击,完全没有意识到苏军向这里投入了数个满编集团军的强大兵力。他们急于要求博克将沃罗涅日的德军装甲单位撤出来以准备南翼的攻势,但是介于苏军的反攻博克无法做到。希特勒认为这是博克指挥上的失误所导致的,最终在不久之后解除了博克的集团军群司令职务。实际上是博克的指挥并无失误,如果听从陆总命令不顾苏军的反击将装甲部队调出,那么德军在沃罗涅日真的要出现巨大的危机了,无论如何,由于苏军的反击使德军装甲部队在沃罗涅日被牵制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使得德军的攻势出现了停顿,为南翼苏军的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战略论


德军在沃罗涅日并没有受挫,仅仅是耽误了继续南下的时间而已,博克让攻占沃罗涅日的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原地转入防御,是为了等待后续跟进的维克斯第2集团军,只有让步兵接替占领,装甲部队才能继续南下作战!

为此霍特的装甲集团军耽误了2天时间,正是这两天的延误,以及南下的德军多次因为道路不畅、补给不足而终止进攻,保卢斯甚至停留在顿河岸边长达半个多月,才让苏军有时间加强顿河下游和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力量!



(德军攻占沃罗涅日示意图)

保卢斯跨过奇尔河进入到顿河大河湾后,面对的是严阵以待的苏联第62集团军,虽然成功打了一场卡拉奇包围战,歼灭了苏联红军9个步兵师、两2个摩托化师和7个坦克旅,但也再一次耽误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日程,让铁木辛哥率领的苏军及时赶到,有了更多时间加固这个方向上的防御。

在沃罗涅日的延误也让希特勒不再容忍博克元帅的老成持重,元首认为装甲部队作为闪电战主力,不能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放慢进攻速度,对B集团军来说,赶在铁木辛哥援兵之前,尽快到达斯大林格勒,转而进攻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建立起掩护A集团军的顿河--伏尔加河防线,才是B集团军的当务之急,

这一切都需要与时间赛跑!因为意识到德军主攻方向在南俄的斯大林,正尽一切可能向南调兵,原本这个地区的只部署了全国10%的苏联红军,留给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时间不多了!

可见,蓝色行动开打第一战、沃罗涅日战役对德军来说并不算受挫,它仅仅是耽误了几天行程而已,如果耽误了几天行程就算是挫败的话,那二战期间你的找不到一个大获全胜的战例,

要说挫败,沃罗涅日对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云集重兵,牵制对面的德军第2集团军不让它南下,这对苏军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挫败。因为,苏军自己也耗费重兵集团在沃罗涅日方向,这又给了保卢斯突袭斯大林格勒的机会。



(苏军的连续反攻)

直到1943年小土星战役发起时,这两个方面军才加入反攻,并一举歼灭了顿河上游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打垮了德国第2集团军,扫除了顿涅茨克河东部的德军兵力,将曼施坦因聚集在奇尔河南岸准备解围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尽数歼灭,曼施坦因由此放弃救援保卢斯,退守罗斯托夫。

因此说,在沃罗涅日留下一些部队、耽搁一些时间,牵制住对面的两个苏联方面军,为突袭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减轻压力,是再所难免的战略选择,这不算挫败。



(高加索苏军兵力空虚,德军长驱直入)

当蓝色行动发起时,苏军也不知道德军的主攻方向,斯大林和他的将军们一开始认为德军想借道沃罗涅日从南面包抄莫斯科,这就在无意中减弱了斯大林格勒和整个南俄方向上的兵力,因此,在沃罗涅日耽搁一些时间做做样子迷惑苏军,是非常必要的,这怎么能算是挫败呢?


兵器世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可资借鉴之处是,战役准备期限很短(仅4昼夜),而战役本身则是伟大卫国战争年代最初连续实施的进攻战役之一。战役是在严冬多雪的困难条件下实施的,战役中首次使用摩托雪橇营。这次合围战役的特点是,同时沿向心方向实施了数个突击,以便割裂敌正面,分割其集团,各个歼灭,在距合围对内正面相当远的距离上构成了移动的合围对外正面。战役经验证明明:对歼灭被围集团的军队,必须统一指挥。

大量党政工作促进了战役的胜利。开展这项工作时考虑到了要在复杂的冬季条件下于短期间内完成战役准备。政治机关和党团组织积极而目的明确的工作保证了军队的高昂进攻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