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在接下來的一週時間裡,大家一起跟著CICI共讀這本非常經典的育兒書籍——《PET父母效能手冊》吧!

托馬斯·戈登博士的眼裡,只要掌握好這一套學習法則,根本不存在什麼叛逆期的。叛逆期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和平共處!

父母總是被指責。而非受訓練

我記得我曾經在一則TED視頻中看到,裡面的演講家說過這麼一句話。

“世界上最待開發的資源不是石油不是鑽石不是黃金,而是我們的孩子。第二大最待開發的則是他們的父母和老師。”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殺人犯的父母也痛苦地說道:“沒有一個父母願意花二十多年養一個殺人犯。”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就會教育孩子。所以父母也需要受訓練如何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

只要你有顆希望自己和孩子越變越好的心,我們就一起跟著托馬斯·戈登博士學習他的PET父母效能訓練吧!

父母是人,不是神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父母是人,人也會有自己的情緒,難免也會犯錯。隨著當今“無條件養育”“不打不罵才是最好的教育”“寬容教育”的大肆流行,很多父母充滿了壓力。感覺現在的孩子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所以很多那些支持無條件養育的父母,開始學會隱瞞自己的情緒,即使你覺得孩子做得這件事你不接受,你也會假裝讓自己看起來接受。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可是你又不能很好控制自己面部一些細微的表情,你微微一皺的眉頭,你不知不覺沉下的臉色,都在告訴你的孩子“我不接受這個行為”,可是你嘴上又說“沒關係。”

這會讓孩子產生矛盾,不安。導致讓孩子更容易嘗試做更多事來試探你,讓你更煩惱,讓你更痛苦,進行一個惡性循環。

孩子還有可能再也不相信父母,覺得父母是騙子。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真正達成“統一戰線”其實很難

而且你還得想方設法讓你和你的丈夫或者妻子在育兒這件事上達成“統一戰線”。可是真正地實現“統一戰線”,卻又相當困難,而且很容易引發父母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父母們是不是也想發出聲音和吶喊:“我們也是人,也是有情緒的,為什麼我要受這種罪,明明我不喜歡孩子把牛奶倒在地毯上,可是為了做一個好父母,我卻還得強顏歡笑地告訴孩子沒事?!”

父母也需要做真實的父母,做真實的自己。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那麼,有什麼兩全的方法,既能做真實的自己,也能教育好孩子呢?

首先,我們要從“是誰擁有問題”開始。我們要學會分類問題。

PET父母效能訓練課程模型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問題歸屬原則。

因為我們很多父母都會落入一個陷阱,即本該歸屬於孩子的事情,去承擔瞭解決問題的責任,而不是鼓勵孩子自行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

進行分類

首先父母要進行分類:

孩子哪些行為是你可以接受的。哪些行為是你不能接受的。

然後我們再加上“孩子的問題”,“父母的問題”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放在右邊的行為長方形裡的最下方(父母擁有問題),這些行為屬於不被接納的行為。因為它們干擾到父母的權利,影響到了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些行為說明父母擁有問題,而父母是否試著修正這些造成問題的行為,則要看其本身的意願。

在行為窗口的頂部,我們所看到行為表示孩子擁有問題——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孩子並不高興,他感受到挫折,或者遇到了麻煩。

一起共讀|其實根本就沒有叛逆期,只是我們不會正確引導孩子

當孩子擁有問題的時候,父母很容易跳起來,並認為解決問題是自己的責任,當他們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自我指責。

PET課程為父母提供了另外的解決方法來協助孩子:讓孩子自己擁有問題,並找出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法。

明天我們一起來討論這塊吧。

今天家長們可以把這個表完整的寫寫,發送到我的公眾號哦。

CICI是一名有7年多早教經驗的老師,擁有高級育嬰師和高級測評師證。

非常喜歡教育和孩子。目前自己也在備孕中。

家長們也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CICI的口袋早教,注意大寫)喲,CICI每天都會更新我的一些育兒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