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在很多新手爸媽眼裡,寶寶既是撫慰心靈的開心果,也是喜歡“惹是生非”的“小妖精”,尤其在初次照顧寶寶時,每個動作都顯得格外小心,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真是不少。

對於新生兒寶寶而言,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一般都在睡夢中度過,按理說,寶爸寶媽在這段時間本可以鬆口氣了,但就是有一些小傢伙,說什麼都不肯放過爸爸媽媽。

睡覺可以,但在時間的選擇上還是寶寶自己說了算,白天陽光充足當然要美美睡上一天,晚上夜深人靜自然要施展“淘氣”本性,哭、鬧、玩成了最具殺傷性的“武器”,常常迫使爸爸媽媽跟著熬夜, 甚至懷疑這個“小淘氣”是不是專門來“報仇”的。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寶寶睡覺不老實,晝夜顛倒、哭鬧不斷,寶媽:我太難了

同事小文是位新手媽媽,前不久去看望剛剛出院的她,不想成了她的吐槽垃圾桶,而給寶媽帶來如此苦惱的正是出生不久的小寶寶。

原來,自從寶寶降生後,小文基本上就沒睡過幾天安穩覺。不知怎麼,小傢伙竟然喜歡在白天呼呼大睡,到了後半夜反而精神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晝夜顛倒了。

但大人們可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作息啊,不管是剛剛經歷過分娩之痛,正是需要安心休養的小文,還是第二天需要早早起床,急急忙忙趕去上班的丈夫,都因為寶寶時不時的好動,和一次次的哭鬧,導致睡覺質量直線下降,不僅傷及身體,也嚴重影響心情

每天都要面對一個如此“淘氣”的小傢伙,剛剛獲得“媽媽”頭銜的小文一時還真的很難適應,不禁感慨道:我太難了。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寶寶身上都有發生,非常普遍。哪怕是剛剛出生的小寶寶,多動、愛哭、容易驚醒、喜歡踢被子也都是常有的事情。對此,寶爸寶媽們也不用過於焦慮,先知曉原因再對症下藥,可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1)習慣性的生理行為,需要一定過渡期

大家都知道,在妊娠期裡,寶寶要在媽媽的肚子裡發育長達9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寶寶身處的是毫無光照、沒有光亮的“黑暗世界”,而這樣的環境對於胎寶寶來說,也是最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地方。

直到分娩過後寶寶出生,那是他第一次最為真切地感知這個世界,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外界的縷縷光線。

一開始,新生兒對突如其來的光明世界感到不適也是很正常的

,這樣的環境會使其產生一定的錯覺,很容易把晚上的黑暗感當作在媽媽腹中的感覺,認為那才是自己的活動時間。加之對白天光線的不適,寶寶多半會選擇在此時休息。

可以說,這也是多數寶寶都有的習慣性生理行為,也是需要經歷的一個過渡時期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2)白天睡覺不予剋制,晚上睡意受影響

新生兒寶寶需要的睡覺時間要比一般的孩子多不少,事實上,睡覺也的確佔了他們一天中的絕大部分時間,可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深睡眠”的保證才是重中之重。

其實,新生兒真正的“深睡眠”時間是在10小時左右,比起正常情況下18到22小時的休息情況,“深睡眠”只佔了其中的一部分。至於這10小時左右的寶貴睡眠要如何分配,也是新手爸媽需要注意的事情。

如果孩子習慣白天睡覺,且睡眠環境比較良好,那麼很可能會使寶寶在白天就處於“深睡眠”的狀態,到了晚上更多的則是“淺睡眠”的狀態,當然就會睡得不踏實,時常驚醒或哭鬧了。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3)準媽媽孕期愛熬夜,不好作息影響寶寶

如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有熬夜的習慣,連同肚子裡的胎寶寶也會受此影響,出生後很可能繼續保持曾經的作息。這種情況下,寶寶還是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調整的,畢竟改變一種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即使是為了寶寶的健康,也不建議媽媽們在妊娠期熬夜。

長時間的晝夜顛倒壞處多多,避免危害趕緊糾正

新生兒寶寶一天一個樣,生長髮育還是比較明顯的,而健康的成長當然離不開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畢竟,大腦多是在睡眠中來分泌生長激素的。如果打破了健康的作息規律,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精神狀態,也會導致一些不可逆的生長問題。

當然,除了對寶寶本身的影響,負責照顧孩子的寶爸寶媽也會遇到不小的難題。一晚上來來回回安撫寶寶、照顧寶寶,自己的

睡覺時間會減少,睡眠質量也會下降,精神不好影響心情,也嚴重影響第二天的正常生活。長此以往,甚至會改變當前的生活狀態,降低身體的健康程度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寶寶白天休息晚上清醒,分清情況對症下藥

情況一:單純的生活作息出現偏差

  • 白天多和寶寶玩一會兒

當寶寶喜歡在白天睡覺,晚上活動時,如果起因是單純的作息偏差,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寶寶白天的“深睡眠”時間,保證更多的“深睡眠”任務在晚上完成

寶爸寶媽可以在白天多和寶寶玩一會兒,引導孩子多一些時間出於清醒的狀態,比如抱著寶寶曬曬太陽、在屋裡走動走動,或者藉助孩子喜歡的玩具吸菸他的注意力等等。

  • 睡前別讓孩子吃太飽

想必大家都有過吃飽喝足就犯困的情況,寶寶也不例外,如果白天給寶寶喝下過多的母乳,孩子很容易會迷迷糊糊,非常瞌睡。寶媽可以適當

減少給寶寶餵奶的次數,或減少些許的母乳量,不讓孩子吃得過飽,也是有助於孩子保持清醒的方法。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 注意睡眠環境的舒適和安靜

希望寶寶減少晚上醒來的次數,保證夜間舒適的睡眠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寶爸寶媽可以細心一點,

在溫度、溼度和安靜程度上下下功夫,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睡眠環境。

情況二:寶寶身體不適睡不著

除了正常的習慣偏差,還有一些寶寶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也可能是因為夜裡身體不適,感到不舒服,所以才難以入眠的。

寶爸寶媽可以摸摸寶寶的小肚子,如果是鼓鼓的,而且有蹬腿、小臉紅彤彤的情況,可能是有些脹氣了,可以試試順時針輕揉寶寶的小肚肚。當然,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提前預防也很有必要,比如保證正確的餵奶姿勢,喂完奶後要有拍嗝的動作,不要讓孩子著涼等。

新生兒寶寶白天呼呼睡,後半夜成小夜貓子,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寶爸寶媽們,你家小寶剛剛出生時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睡眠問題?針對孩子的作息情況大家又採用了哪些方法呢?當時的場景你是否還記憶猶新呢?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多寶育兒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