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背着芝士走世界的传播


对于蝗虫,现在更应该重视,蝗虫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很大的危害,一旦发生蝗灾,使农产品会遭到很大的破坏,会导致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一旦煌中组织成千上万的集合起来,经过之处寸草不生。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次蝗灾,要是失控后果非常严重,在这次抗疫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防控蝗灾各项准备,努力确保我国蝗虫不暴发成灾害。谢谢!





杨贵华


蝗虫的灾害已经蔓延到了巴基斯坦跟印度边境,从非洲到中亚、南亚,这群蝗虫也真是能够飞得!从新闻中我们得知,这场蝗虫灾害的发展十分快速,从几百亿只已经发展到了4000亿只,短短时间发展了10倍之多!

目前在网络上讨论也十分的火,目前抖音上已经有接近600多万人在关注,但大多都是蝗虫只要进入中国就被油炸、一串蝗虫卖10元钱天上飞的都是人民币等等诸如此类的段子话。

但我们要理性判断,因为蝗虫也有可能通过云贵这个路口进入到我国,蝗虫灾害对于我国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在历史上也多次泛滥成灾,目前蝗虫灾害是被视与水灾、旱灾并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那么面对这场蝗虫灾害,它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恐怖,我们有什么样的解决方式呢?

蝗灾的再次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李照会说,战胜蝗灾其实并不难,最现实的做法是,吸取过去在防蝗治蝗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李照会说,现在有些地方领导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他建议,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在东营搞过培育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

从短期看,药剂防治还是最为主要的手段。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有效控制,近几年人们对蝗虫防治越来越不重视,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少。据了解,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治蝗药剂系统研发活动已基本停顿,造成关键控制技术和特效药剂匮乏。

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健全的防治蝗虫的体系,首先是会提前预测预报,如果作物有遭受蝗虫侵袭的危险,植保部门就会发出预警,让农民做好防护措施。其次,就是打药杀灭,减少损失。这次的蝗灾对我国农作物生长影响不大,不用太担心。








种地小胖


蝗虫问题应该重视。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蝗群规模巨大。今年非洲等地数千亿蝗虫已经给一些国家造成巨大灾难。日前,已蔓延至印丶巴,中国面临入侵风险。

二,危害巨大。沙漠蝗和飞蝗是最重要的农业害虫,是最具毁灭性的迁徙性害虫,非洲灾区飞蝗过处,农作物毁之殆尽。

三,历史教训深刻。中国历朝都有记载,2002年入夏,河北丶新疆等13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练发生蝗灾,农牧区9000万亩受灾,造成很大损失。现在要防的主要是从国外迁徙来的蝗虫。

四,沙漠蝗群侵入中国的风险仍然存在。据称,这次蝗灾可能延续到2020年6月,一旦侵入,则云南丶新疆丶西藏处于第一线,防控有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有预案。

(蝗灾图取自网络)





雨后平山


蝗虫问题该重视吗?

对于蝗虫的防治,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因为受到蝗虫灾害,整个国家的经济受到巨大影响。我国及时采取措施,派专家去帮助巴基斯坦治理蝗虫。

蝗虫会产生以下危害:

1,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呑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

2,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3,蝗虫喜欢群聚生活,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害。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灾难,要有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只要是威胁到农业安全、国家安全、生命安全等,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从武汉肺炎群防群控工作中汲取教训,以便做好各项工作。











李啊啊呦耶


蝗虫(Locust)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蝗虫会发生周期性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蝗虫泛滥时,铺天盖地、遮阳避日,所到之处庄稼遭殃,颗粒无收。“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宋代诗人苏东坡在诗中有着精准的描述。蝗虫灾害,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和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各个国家高度重视。

最近,肆虐的蝗虫正在威胁着整个东部非洲。在肯尼亚,面临着7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蝗虫入侵。绝望的警察使用了催泪瓦斯甚至向蝗虫群开枪扫射。蝗灾直接导致粮食短缺,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存问题,这已成为粮食安全的国际问题。世界各国科研人员正在深入研究对策,积极采取灭虫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杜绝蝗灾,避免侵害![祈祷][祈祷][祈祷]





今非西比007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这段时间中国人民处于抗疫期,我们隔壁两个国家发生的蝗虫灾害,又让我们莫名的紧张起来,其实我认为,这次蝗灾对我国的影响,微乎其微。

首先我们要从引起蝗灾的蝗虫种类说起。此次巴铁和印度的蝗灾是由沙漠蝗虫引起,这种蝗虫跟我国常见的蝗虫东亚飞蝗不同,它们是来自非洲地区的品种,因此,它们很多生活习性都和非洲地区的环境有关。比如,沙漠蝗能够快速繁殖迁徙的最适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而在中国平均40摄氏度以上的地区很少,所以即使来到我国,环境也不利于蝗虫的生存!

其次,我们要从它的迁徙路径来考虑。从专家研究的相关数据看,春季沙漠蝗从印度开始迁 移,途经尼泊尔、缅甸,最后才有可能到达我国。其进入我国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但是这两个位置有天然的屏障阻挡蝗虫,西藏的喜马拉雅山、云南的昆仑山等高山,这里高寒,不适于蝗虫的生存,所以能从这里越过的蝗虫也是寥寥无几!

即使少部分的蝗虫最后进入了我国内,我国农业部门的各种防控措施早已做好,生物防治同化学防治相结合,这些蝗虫发生大规模危害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个人建议:不要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慌,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一起努力,为祖国加油吧!


根之中国


蝗灾历朝历代都被重视,因为民以食为天,关系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只要不控制,就会有大量的饥荒问题出现。

农业部一直是和蝗虫辛苦博弈的状况,才维持了蝗灾的减少,即使如此,近年还是可以看到山东蝗虫灾害的新闻。

因为蝗虫繁殖率高,移动速度快,一出现就如风过境,扑天盖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引发大量连锁反应。它们聚集以后,有寸草不生的啃食能力。它们形态变异很快,刚出生,独居,温和,害羞。但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颜色就会变化,性格也会变化。变得特别暴躁,富攻击性,食欲也大增,并开始成群行军。相遇后,不断合并,群体会越来越大。

所以青萍起于风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飞鸿一现


蝗虫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世界蝗虫种类有12000种以上,对农、林、草业可造成危害的约300多种;我国已知1000种以上,有害的约60多种[1],在广阔的农区、牧区及部分林区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蝗灾是我国农牧业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也是世界性的严重虫灾。

在“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综合采用生态治蝗、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蝗灾治理措施,我国的蝗虫测报、防治和飞蝗发生基地的改造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绩[2]。本文就我国蝗灾治理的主要措施加以综述和讨论,以期对治理蝗灾起到启示作用。

1 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针对东亚飞蝗的不同蝗区(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内涝蝗区、草原蝗区)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学控制技术,如农业结构调整、水位调控、天敌保护利用、合理放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是长期控制蝗灾的有效途径[2]。 '1.1 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复种指数,避免和减少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合理规化农、林、渔等产业。在滩地种植芦苇、黄花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蝗虫重灾区种莲藕、养鱼等。充分利用蝗区自然条件,大面积种植大豆、牧草、西瓜、油菜等飞蝗厌食作物,并对农作物实行轮作、间作、套作,减少蝗虫食料,抑制蝗虫的发生[3]。

1.2 水位调控

低洼内涝及滨湖、河泛等类型蝗区的改造,首先应从兴修水利入手,旱、涝、蝗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要注意排灌两方面的问题,要求大雨不成涝灾,无雨不怕旱。在治理主要河流的同时,要抓紧时机,兴建或恢复农田排灌设施,做好山、水、田、农、林、路的综合治理[4]。

1.3 植树造林

在蝗虫发生基地大搞植树造林,使其密集成荫,绿化堤岸、道路,改变蝗区的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这样既绿化了环境,又减少了蝗虫时,植树造林还有利于鸟类的栖息,提高蝗虫天敌存量和控制蝗虫种群。

1.4 提高蝗区植物多样性和覆盖度

蝗区植物的多样性会延长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覆盖度可减少蝗虫产卵的场所,这些措施都会有效地减少蝗虫的发生。同时,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植物多样性还能提高一些蝗虫天敌的数量。

1.5 加强牧区管理和草原建设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增加草原生态的生物多样性,改变蝗虫发生的适宜环境,改变生态小气候,从而控制草原蝗虫。

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控制蝗灾的新途径,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微孢子虫、痘病毒)、植物源农药(如天然除虫菊酯)、昆虫信息素(如蝗虫聚集素)等[6]。

2.1 蝗虫致病微生物及其利用

2.1.1 蝗虫微孢子虫 国内研究较早且较成功的蝗虫致病微生物是蝗虫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已知蝗总科90多种蝗虫均易感染。

运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的成本可比化学杀虫剂降低1/原蝗虫种群中可长期流行和传播[7]。此外,蝗虫微孢子虫还可与卡死克等特异性杀虫剂协调应用或混配使用,实现了速效与长效、化防与生防协调治蝗的目的[8]。

2.1.2 蝗虫致病真菌 在所有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可能在蝗虫种群自然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真菌在经过引进后可广泛流行从而大量杀死害虫种群[9]。常用的蝗虫病原真菌包括丝孢类的白僵菌、黄绿绿僵菌、小团孢属以及结合菌类的蝗噬虫霉等[10],在这些致病真菌中,使用半知菌类孢子作为真菌杀虫剂具有快捷、有效的前景。

2.1.3 蝗虫痘病毒 蝗虫痘病毒于1966年在国外首次从黑血蝗体内分离得到,1981年黄传贤等在国内新疆西伯利亚蝗体内首次发现蝗虫痘病毒,并命名为西伯利亚蝗痘病毒。此后国内又相继发现亚洲小车蝗痘病毒、意大利蝗痘病毒等5种蝗虫痘病毒[11]。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蝗虫痘病毒制剂也是控制蝗虫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

2.1.4 蝗虫致病细菌 用苏云金杆菌亚种感染青海、四川草地的优势种蝗虫的试验结果表明Bt7可用于草地蝗虫的治[12]。此外,自黄脊竹蝗体内分离得到的一种类产碱假单孢菌[13]以及在棉蝗体内发现的蜡状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1.5 蝗虫致病线虫 寄生蝗虫的线虫主要属于铁线虫科和雨线虫科[14]。另外,索科索属线虫寄生蝗虫可使蝗虫表现出行动迟钝、腹部异常膨大、食量减少或不取食等病症。由于受索线虫的侵染,北美洲东部蝗虫的种群一直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下[15]。

2.2 蝗虫天敌动物及其利用

对蝗虫有抑制作用的天敌大约有8大类70余种,包括菌类、线虫、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16]。 其中昆虫类、菌类、鸟类等已被作为生物防治手段加以研究利用。

2.2.1 天敌昆虫 蝗虫的天敌昆虫在减少静态蝗虫群集和群集种群的增长速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蜂虻科、丽蝇科、皮金龟科、食虫虻科、步甲科、拟步甲科、麻蝇科和缘腹细蜂科等天敌昆虫在治蝗中具有较大的潜力[17]。

2.2.2 鸟类 许多鸟类如粉红椋鸟(俗称“铁甲兵”)、灰椋鸟、喜鹊、灰喜鹊、百灵鸟、乌鸦、池鹭、小白鹭等都是捕食蝗虫的能手。用鸟类灭蝗虽然不如化学治蝗效率高,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且能有益于蝗灾的可持续治理。

2.2.3 禽类 蝗虫富含蛋白质,是鸡、鸭等家禽及其它一些动物的好饲料。近年来,一些地方采用牧鸡灭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4 寄生螨 红蝗螨、三角真绒螨、拟蛛赤螨、格氏灰足跗线螨等均可寄生在蝗蝻和成虫体表。除此之外,格氏灰足跗线螨非常喜食蝗卵,还有一些红螨类的其它种类寄生在不同蝗虫的卵囊内[14]。

2.2.5它天敌动物 除以上这些外,蛙、蛇、蜥蜴、蚂蚁、蜘蛛等都是可以很好保护利用的蝗虫天敌。

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蝗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在蝗虫大暴发时采取的主要应急方法,其灭蝗率高达90%以上。化学农药治蝗具有经济、简便、快速、高效、效果较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应用飞机喷洒农药,速度快、效率高,对于大面积、高密度猖獗发生的蝗虫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年来,山东省植保总站研究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东亚飞蝗的蝗情侦查、预测预报和包括飞机喷药导航在内的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化学防治要注意轮换用药,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施用有机氯(DDT、六六六等)杀虫剂,有效地控制了蝗虫发生,同时也使蝗虫对其产生了抗(耐)药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后,防治蝗虫多用有机磷农药,这类药毒性强、残效期短、副作用大、污染环境、对人畜有害,还杀伤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易使蝗虫产生抗(耐)性,其后代难以防治。研制对害虫毒性强、效率高,而对人畜无害的新型环保型农药,是治蝗技术上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4 机械防治

在蝗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以风动吸捕的方法创造了草原蝗虫吸捕机,它依靠拖拉机背负的风机机构产生负压气流,再利用蝗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蝗虫遇到干扰后即迅速跳跃、飞翔的特性,再加上利用声、像等技术,在行走中实现对草地蝗虫的吸捕,获得作业效率为 20~ 25 hm2/h、捕蝗率大于 80%、收捕纯度大于 95%的技术指标,还可以将收集的蝗虫进一步加工,制成风味食品、入药或加工成动物饲料。该机防治效果与化学防治接近,但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一半,且对其它有益昆虫杀伤力小,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8]。

5 农业防治

在蝗虫产卵后对土地进行深耕翻土,既可将蝗卵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孵化出土,也可进行浅耕翻土,将产于地表的蝗卵翻出,因暴露而不能孵化或被其它天敌捕食。在古代,我国还采用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适时播种等方式驱避蝗虫[19]。

荒滩收草割柴外运也可同时将天敌带出,对天敌的存量影响很大,因此,可实行9月上旬一次集中收草,并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15时天敌活动旺盛时间突击外运。此外,雨季洼地积水对蜘蛛、蚂蚁等蝗虫天敌损失也很大,应注意及时排水。

6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治蝗方法,在古代多采用,现在已很少采用。

6.1 打封存锁 蝗虫为迁移性害虫,可在农田边打封存锁进行统一联防[16]。

6.2 人工捕杀 虫口密度不大时,可组织人工撒网捕杀,变害为宝,饲喂禽类或制成动物性饲料[16]。

6.3 掘沟法 在大道上挖沟垒坎儿,驱赶蝗虫到沟内杀死要用于治理蝗蝻[16]。

6.4 篝火诱杀 利用蝗虫的趋光性来诱其投火,在无月光的夜晚采用效果更好[19]。

6.5 掘除蝗卵 根据蝗虫的生物学习性,找到蝗虫产卵之处,“即掘出,以水煮之,或以火烧之”[19]。

6.6 色、声驱蝗 色彩驱蝗,即借用衣物、旗帜的鲜艳色彩(甚至动感)来驱蝗;声响驱蝗,主要利用铜器、火器发出的强烈声波来恐吓飞蝗[19]。

7 现代生物技术在蝗虫治理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也为蝗虫治理开辟了新的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1 遗传防治

随着现代遗传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了将遗传不育技术应用于防蝗治蝗的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遗传信息技术改变雄性蝗虫的遗传基因,然后将其放回到蝗灾发生区,与雌性蝗虫交配,产生不育的后代,达到治理蝗虫的目的[20]。

7.2 性信息素防治

生物科学工作者通过对蝗虫的生物学、生理学、信息传递等特特性的研究,已经基本掌握了蝗虫信息传递媒介物质的化学特性及分子结构,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蝗虫性信息素,通过人工合成的蝗虫性信息素吸引异性蝗虫,然后再结合机械或农药集中进行捕杀,以达到经济、快速、高效的目的。这一技术正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20]。

8 治理蝗灾的展望

治蝗工作任重而道远,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治蝗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完善,作者认为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8.1 树立科学的治蝗观念和策略

随着治工作的深入,很多蝗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影响蝗灾的很多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的蝗灾形势,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环保的原则,重新思考我们的治蝗策略。

8.2 大力提升治蝗技术

蝗灾的综合治理并不是将几种防治措施简单叠加,而是要利用蝗虫不同种类、各个生长期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的方法,将各种防治措施交替、交叉、混合使用,将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并逐渐加大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的比例。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防蝗治蝗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治蝗技术含量,把蝗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8.3 不断完善蝗虫监测技术

科学、及时、到位的监测是治理蝗灾的基础。在测报方法上,应积极发展和改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集成引入到防治决策整体系统中,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深入开展遥感图像特征与蝗虫生境特征关系的分析;(2)加强GIS技术在蝗虫及其灾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3)开展蝗灾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8.4 开展经济治蝗,将蝗虫治理和利用相结合

蝗虫在造成危害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食用、药用、饲用等价值。所谓经济治蝗工程就是把治蝗作为一项商品经济活动,使参与治蝗者获得经济效益,将治理蝗灾与蝗虫资源开发相结合,必将取得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时,以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出发点,政府支持,企业参与,民众行动,合理利用这些生物资源,在节省国家治蝗资金,获得较好治理效果的同时,还维护了蝗区的生态平衡,而且蝗区人民得到了经济实惠,企业也受益,从而使蝗虫的治理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

 

 


团左右


蝗虫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蝗灾在东非、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规模肆虐,已经对当地农田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已有近400亿只蝗虫到达中国接壤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有不断向东北部蔓延的趋势。据报道,沙漠蝗虫入侵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东北部旁遮普省,当地的农作物基本绝收;蝗灾袭击印度,将造成该国粮食减产 30%-50%。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床垫小唐


蝗虫问题应该该重视,粮食乃国之根本,更何况我国还是农业大国。

纵观历史,每次蝗虫灾害发生损失都是非常惨重的。今年非洲乃至东欧亚洲蝗虫数量达上千亿只,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导致粮食产量大大减少,极度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虽然蝗虫没有到达我国,但是我们国家也要高度重视,例如蝗虫飞越路径,数量以及繁殖速度,要早做防治虫害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