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浙江、福建很多家庭只让孩子上到初中就去工作,却反而出了很多企业家?

锋言辣语


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读书多就挣钱多!多读书,认真读好书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提高一个人的心智!比如一个人很聪明,但不一定读书成绩好,也有人读书成绩好,但也不一定是最聪明的,这就是读书给人的影响!这个问题说的情况现在在广东很少见到了,现在广东人都富裕了,他们都会让孩子去读最好的学校,大学都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深造!以前是穷,家里兄弟姐妹多,读不起书,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很多时候,你是体会不到文化不高给人带来的痛苦的!一个家族的长久兴旺,是离不开文化教育的!从古到今都是这个道理!也许有人认为有钱了就可以买人才来挣钱,但是那样又能走多远?一代人?两代人?再过二十年,大家就会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力量的,而且现在已经有体现了!华为的腾飞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的最好诠释!


3D无忧无虑


我是福建人,我来说说吧!福建不是不重视教育,福建跟其他地方一样重视子女教育。为什么呢?虽然福建有好多初中就出去工作,后来办厂开公司等等造就了一批富人,可是这批老板很重视子女教育,因为他们懂,没有文化要想成功,比任何读书人付出的多。

这批老板是被逼出来的,家里穷迫使他们提前进入社会,文化低,只能进工厂,或者学徒埋头苦干。他们看清现实,知道只有付出比别人多,才有出头日。

我接触的千万级别老板少,百万级别比比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不重视子女教育。福建很多父母口头上说读书还不如早点出去工作赚钱,可你们不了解他们内心。他们何尝不希望自己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只是生活不允许。体面的说一句读书没用。

我爷爷曾经是一个代理乡长,由于没有文化。多次上级领导提拔,自己不敢接。最后自己退下来务农。他一辈子最多的一句话,没有文化害人。

我以前家里穷,小时候姐姐送人。后来父亲生意发达了,接回姐姐。97年应该,一年十几万。培养我姐姐上北京读书。哥哥读书成绩不行,送文武学校。那时候我们村一户一年能存上一万的都少之又少。后来到我父亲破产了,导致我初中未念完就工作。父亲说反正不会读书,读了也没用。长大后我才理解父亲多无奈。

其他地方我不知道 在我周边朋友认识的,那一个不是在大力培养子女。自己未完成的读书梦希望子女完成,自己吃的苦不希望子女在走一回。没有文化,想要成为人上人,付出不是没有代价的。


福建小欣


那些说福建以前因为穷所以对读书不够重视的我想可以安静一下了……

在福建,长期以来,最认真读书的的地方一直都是闽北山区的人,这里,恰好是福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

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人嘛,真的不只有读书一条路可以走。

我们相信书中自由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们不一定适合枯燥的学习呀😂,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向往的是星辰大海😂。

而福建人,恰好又有除了读书以外其他充实人生的道路。侨乡真不是开玩笑,只要你肯学,愿意出去闯,踏实肯干,有想去的行业或者地方,你爹总是能够在一堆亲朋中找出一个愿意给你领路的人。我们的祖辈一直都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拼搏,在各行各业中闯荡,他们或许不是一方富甲或者行业龙头,但给后背留下了敢闯敢拼的精神财富和一定的创业基础。

而且得益于福建、广东、潮汕盛兴的宗族文化,这些地方在外拼搏的人对待自己家乡的人一直都是格外热情和照顾的。

综上所述,福建人不是不读书,而是当应试教育的渠道不适合我们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在其他方向上学习、拼搏,就像我们的先辈一样去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我们依然愿意相信爱拼才会赢。

毕竟我们闽南人都是爱拼的嘛。


背面9176537


这个答案是糊扯的!本人出身江苏,工厂在浙江,客户群体以广东,浙江,江苏三个省份为主,10年前我所接触的老板中,90%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10年后的今天,余下的10%生活在深深的后悔中。我亲眼所见,一个五十多的老板早餐时间一边打电话,一边在流泪,打完电话,冲我来了一句,挣再多的钱也不如有个有出息的孩子。原来这个老板年青时以为挣钱做事业比一切重要,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以为孩子自己会长大成人!现在这个孩子让老子有了深刻的领悟,挣再多的钱,都不够让孩子败!而在重视教育的家庭,有许多的老板不但自己事业有成,儿女也慢慢开始独当一面了!所以很多的老板们,不是让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而是比一般的家庭投资更多在子女的教育上!


陈勇刚江苏宝泽


这个说法,距离现实十万八千里。

我是福建人,对广东、浙江情况不熟悉不敢说,但对于福建,还是很有认识的。福建人对教育是很重视的,而且是非常重视的。福建出了很多低学历企业家也是现实,尤其是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十多年前,我曾经在泉州工作过若干年,当时采访了很多泉州企业家,后来总结了一句玩笑式的话:泉州企业里面,小学毕业的是超级大富翁,初中毕业的是亿万富翁,高中毕业的是千万富翁,大学毕业的都在他们的公司里打工。

因为以前泉州的老一代企业家,基本上学历都很低。但学历很低,不是家里不重视教育,而是没钱上学。那些企业家回忆小时候生活,都是为追求吃饱肚子而奋斗。要知道,改革开放以前,福建是很穷的,非常穷的。尤其是沿海一带,因为是“前线”,没有任何大项目投资,仅有的一些工厂,都迁移到三明龙岩南平等地。

福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那些企业家也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因为那时候中国是稀缺经济,他们已经穷的没饭吃了,只能创业。

当年曾经采访过一位现在后来非常出名的老企业家,他小时候几个兄弟是住在祠堂里面,因为家里房子太小了,11岁就开始卖鸡蛋,一个鸡蛋赚一分钱。吃饭的钱都没有,哪有钱上学!

福建人是很重视教育的。那些企业家自己没学历,但发家之后,对孩子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

普通福建老百姓,对教育也是非常重视。我知道一个福建农村妇女,儿子高考连续6年失败,她还是坚持他要继续考,自己去当乞丐也要供养孩子上学。后来在第七年高考,终于考上了大专。

福建人只让孩子初中毕业,很少是家长的选择。大多是孩子没有以前那么苦,然后看到身边的很多人发财了,而且很多都是没什么学历的人,于是自己认为学历不重要,就跑出去做生意。这时候,家长也顺从孩子自己的意愿,这种现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不少的,那时候机会也多。

其实很多福建籍大企业家,都是高学历,比如泰禾黄其森、网龙刘德建、新大陆胡刚、今日头条张一鸣、美团王兴等等。

题主的问题显然是以偏概全,与事实不符。


波士财经


与我看到的不一样哦,其它地方我不了解,但浙江的教育是相当重视的,就算成绩不好的,初高中出国留学的人都很多,就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些比赛,那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初中就进厂上班的,我还没看到,我家是从西北迁入浙江的,孩子初中转过来的,目前高三,模拟考五百五左右,在浙江也就是中等水平,压力巨大,若在我们西北,这成绩可以了,一本没问题,但在浙江不行。我来这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抓得很紧,这边老师比我们那里的负责任,学校管理也比我们那里严,设施也比我们那里先进,所以竞争也相当激烈,这边的家长也很重视,因为有钱人多,课外补习很多,这里的小学生有的开始学编程了,小学生英语考级,我只恨自己挣钱不多,为孩子真有心无力了,从小学就该在浙江上,英语底子也不会这么差。所以这个提问我觉得莫名其妙。


沧海一粟149307020


我是福建泉州的。90后。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吧。受大环境影响,老一辈的人都会说会读书就读,不会读出去闯一闯,以后自己做老板,大学生照样给你打工。但是有这样想法的一般是父辈很穷,早期只能自己出去创业,而且现在有一定成就的家庭,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大多这样,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一直觉得福建的教育资源其实一直不怎么样,重点大学没有几所。但是现在80后90后的父母其实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幼儿园开始也是一直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挑好的学校之类的,因为未来的社会不可能像父辈创业那样,没有知识就能成功,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创新科技,互联网这些,就算是实业也离不开这些。所以楼主说的这种思想我觉得未来肯定也是会慢慢改变的。


軒榭聽雨


怎么说呢。坐标浙江,我们这边的氛围其实很重视读书,我小时候我妈恨不得我长在教科书上。(我妈觉得除了要考试的学科 其它书都是废物书不给我看)

但无奈自己学渣,偏科严重,英语怎么也考不好。

我妈从小学开始给我请英语家教 初中英语请了两个家教交替补,没用,越考越差。其它学科接近满分,英语二三十分

总分看着中等偏上,分开看惨不忍睹。

我从小就想做生意,小学就开始想尽办法赚钱,很有理财天赋,无师自通那种。中学就想去摆摊,我妈不给,她觉得丢脸,反正就唯有读书高的概念。

高中以前压抑着自己老老实实听我妈的,大学后放飞自我,挑了离家远的地方读书打工赚钱,哪怕手里头只有几十块钱也要算得清清楚楚,几百块钱就开始买基金买期货黄金之类。

刚毕业没本金边工作边兼职摆地摊,到现在生了娃也在做生意,反正把赚钱当做乐趣,完全没办法按部就班。

大概浙江人骨子里就在爱做生意 哈哈,天赋技能


大Z家大爷


一、我觉得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早些年的事情。

1.福建早些年因为总总原因,很多人出外打拼(包括国内其他省份和国外),积累了人脉和资金,加上福建特有的宗亲观念,早期闯荡的人带着全族人的资金支持出去闯荡,待功成名就之后,便相应的提携同族人,所以一个带一个的,做生意的人就多了。

2、福建位于东南沿海,远离政治中心,有天然的贸易条件,从古至今,商贸活动频繁,故福建人经商的就比较多。

3、改革开放初期,商业快速发展,挣钱的机会多,但是,当时的大学录取率低,且大学毕业后分配的工作所挣的工资不如做生意的回报大。

4、老一辈的一些观念,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所以有很多的女生是初中毕业就跟随家人冲省外。如果是男孩子,家里可能还会培养一下,但是周围大环境下,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子对读书没什么兴趣,一心只想出外闯荡,有些家里会默许这种行为。

二、现在,时代在变化,福建人的观点也在改变。

1、福建人发家多以实业发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发展,传统实业受到了不小冲击,近些年来倒闭的企业也不少,很多企业家有了转型的念头,在这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下,培养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不再像以往那样手把手带着闯天下,而是要尽可能的送自己的孩子去最优秀的地方学习最引进的技术及管理。

2、大学的扩招。现在与早些年不同的一点在于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上大学不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在有钱的情况下,很多人是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多学点知识的。

3、现在生意难做,大环境不好,做生意的艰辛很多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遭一次,所以现在很多福建人会要求孩子要积极上进,不求日后有多优秀,只希望他们未来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哪怕月薪只有2000-3000他们也无所谓,目的是让自己得孩子有保底的能力。


阿土是只咸鱼呀


我来说两句。

浙江、福建、广东的人一部分是当地土著,另一部分人是北宋南迁之后汉人(客家人)。南宋覆灭。元朝属最低下"南人“。近百年元朝南人政治上无出头之日。只能务农、经商。明朝沿海一带为贸易假扮"倭寇",寻找生计。清朝开始到美国当猪仔,闯南洋。华侨遍世界。

解放后闽浙地处台海前线。中央政府工业布局不到闽浙。重工业、大企业几乎沒有。在计划经济,封闭经济下闽浙粤属于边角、海防,天涯海角。三省人多地少。山地较多。农业发展是勉强糊口。除个别地方(广州)外,广大沿海地区生存艰难。

穷则思变。广东人偷渡香港。闽浙江偷渡出国寻找生计。均冒生命危险。

改革开放为三省打开了发展机遇和大门。沿海成了发展前咨沿。

全国各省人智力都差不多。但辽宁人靠中央,山东人靠老乡,江苏人靠上海。闽浙靠自已。

高考制度是排名和筛选制度。无论怎么考人群都有5%,读书聪明之人。80%读书一般。15读不进去书的人。

关键在于95%的人的出路和选择。北方人(东三省、鲁豫晋陕皖赣湘鄂…以读书做官为荣),拼命进体制,要位编制,吃皇粮。

而三省,特别是客家人,坚守初心,生存发展第一,其它什么孔孟之道,生存下去,活的更好才是王道。

对待教育也是如此。他们不去和北京人计较分数不公平,清北名额太少。也不去化力气求赏赐。不迷信大学、硕士、博士。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学校教育是教育,社会教育、社会实践也是教育。对于经商办企业而言,实践是更重要教育。"爱拼才会赢"。他们不重虚名,讲究实效。挣钱才是硬道理。对于80学习中等15%学渣(学校教育、应试教育)而言,初中毕业打工,闯世界,下南洋,走天下是他们更好出路。他们祖上本来就是外地人(客家人),并不介意到世界(全国)各地作客,四海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