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看好我國哪個城市群,為什麼?

六維座標系


城市群在我國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但是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較快,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也湧現出了許多城市群,包括長江中游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蘭西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等14個城市群。

長江三角洲夜間燈光圖

在上述我國14個城市群中,如果選擇一個最為看好的城市群,那還是首選“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主要理由就是優越的地理位置、強勁的經濟實力和協同效應的發揮。長江三角洲地區擁有我國最為優越的地理位置,位於我國海岸線的中點,黃金水道長江的入海口,港口資源豐富,擁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港。

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實力強勁,2018年長三角地區GDP超過1萬億元的城市有6座,包括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和寧波。在協同效應方面,作為一個城市群,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強勁的“軟連接”,比如你擁有一張公交卡,可以在城市群內各城市刷卡乘坐公共交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加強彼此之間的軟連接方面走在全國領先地位。


地理沙龍


目前國家支持打造的城市群有20多個,每個城市群的面積、人口、城市數量、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都不一樣,但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我國公認的經濟最發達、發展得最好的城市群,小編也更看好這三個城市群的發展,它們都有各自的優勢。

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定位是一主多副,即以上海為主心骨,南京、杭州、合肥為城市群副中心,還有很多經濟強市,它是國家定位的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貢獻了全國1/4的經濟總量和1/4以上的工業增加值。長三角城市群對標的是世界級城市群,與美國的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及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國的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被公認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一。

珠三角城市群現在稱為粵港澳大灣區更合適,它是我國聯動性、協調性發展最好、單位面積產出率最高的城市群,擁有香港、廣州和深圳三座世界一線城市,它對標的是世界級大灣區,成為與美國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日本的東京灣區並立的全球四大灣區之一。

而京津冀城市群擁有北京和天津兩大超級城市,雖然城市群的經濟規模不如長三角和珠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教育資源、行政資源、央企、國企扎堆,資金總量匯聚、人才聚集,所以未來發展也是非常好的。

除了以上三個城市群外,小編也看好長江中下游城市群的發展,未來有望成為我國下一個經濟增長極。長江中下游城市群是一個超大城市群組合,它是以我國中部地區四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和合肥為中心組合的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當然,全國其它城市群的發展也不會差。總之,希望未來我國各大城市群發展得越來越好!


錦繡中源


毋庸置疑,在全國最為重要的三個城市群是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這是國家重點發展對標國際的城市群,如果還有就是成渝城市群也算一個吧,這四個整體構成了國家發展大的體系。



如果從這幾個裡面選擇,我還是選擇長三角城市群,說一下理由:

一是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更加均衡,整個區域包括三省一市,自古就是一體文化,這有利於整體資源的配資和流通。比如長三角已經開始推動醫療異地結算,有一定的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礎。而京津冀和粵港澳的發展不均衡更加明顯,這不利於區域的協同發展


二是長三角在組織層面,有專門的
協同機構,有長三角一體化辦公室,專門為推動和協調整個城市群而打造,可見力度之大。另外,現上海領導在江蘇、浙江都有過行政主政經歷,這為協調各地助力不少。這個在三大城市群都有政策的支持,但力度和執行力相比長三角還是欠缺優勢,比如天津與河北之間,深圳與香港等。

三是長三角整個產業佈局,有杭州的互聯網經濟,有上海。蘇州的對外經濟,有南京的創新發展,基本形成以上海為中心,南京為華東唯一特大城市,杭州為第三支點的三角黃金區域。唯一講粵港澳可能產業佈局更加合理,但前兩點還是不如長三角地區。

所以,個人非常看好長三角城市群。


雨下青茶


當屬珠三角。

原因有三:

其一,獨特地理位置。廣東地處華南地區,比鄰港澳、東南亞,氣候宜人,是宜居之地。廣東港澳同胞眾多,東南亞乃至全球的廣東籍華僑在國內首屈一指。華僑在家鄉的投資建設,對廣東經濟起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也使廣東的市場直接與國外市場對接。

其二,優越的政策。三個經濟特區,三個自貿區。在國內,還未有其他省獨具如此優越的創業條件。加上“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契機,珠三角已成為創業的廣闊天地。無論你來自哪裡,只要有特長,珠三角就是你的舞臺。

其三,務實、包容、敢於為人先的精神。40年改革開放,正印證著廣東人開拓創新、敢於為人先的可貴精神品質。沒有江浙人的自居,卻多一份平常心態。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思想正在珠三角全面推廣,來自五湖四海的賢才正在聚集。

以上是個人看法,還請批評指正!


巴圖斯格熱


成渝,對標世界











用戶6263419362627


看好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市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三個城市為副中心,包含了江浙皖長江兩岸相鄰的二十六個城市。也是我國沿海發展帶、長江經濟帶所包含的主要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的製造業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創新創業的活力十足,科教資源豐富,985、211高校排名靠前,先進製造業、服務業發展前景廣闊,國外投資興業的外向型經濟也是方興未艾。

長三角城市群的互聯互通速度在加快,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快聯快通,軌聯軌通己在逐漸形成。


運河之楊


目前我們國家有基礎條件長三角,在世界上最有知名度,在各方面有一定產品、商業、工業,比較成熟,未來珠三角,還要時間來發展,希望繼續開放改革走向工業化科技進步國度,


寶山207272992


長三角群丶珠三角群丶成渝群丶黃河群都不行,都歸以京為首的群統一領導指揮,故我大中華群最厲害!


用戶7040588288015


長三角,同意我觀點的不用解釋,不同意的解釋了也不懂


滿紙荒唐言77


說到城市群,經常看到有人在文章下面評論,說城市群沒什麼用,都是噱頭而已,對於地方經濟發展起不到什麼作用!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20年前是城市的個性時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0年後的今天區域合作、協調發展是大勢!如果不信,我們就來看看廣東和山,廣東的珠三角城市群是全國經濟最發達和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國家的各項政策紅利往往都會優先獲得;再看看山東,山東是全國第三大經濟省份,其實力自然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城市群的一體化非常低,區域合作和協調能力弱,在全國的影響力也很低,向國家中心城市、自貿區等重大政策紅利山東至於今都沒有拿到。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單打獨鬥、猶如散沙,另一個抱成團組成珠三角城市群,兩者的結果高下立判!所以說,城市群在未來區域經濟發展中,將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萬萬不可輕視!

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國將建設19個城市群,這19個城市群即東部地區的珠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海峽西岸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中部地區的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西晉中城市群,西部地區的成渝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蘭西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東北地區的遼中南城市群和哈長城市群,共計19個城市群。而這19個城市群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現狀以及一體化程度,可以分為成熟期、發展期和培育期三種類型,下面我們來看看這19個城市群分別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城市群?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城市群屬於成熟期城市城。成熟期城市群一般經濟比較發達,城市群內部一體化程度比較高,區域合作和協調能力都比較強!而我國屬於成熟期城市群的有珠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這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的一體化程度非常高,區域內交通基礎設施、人才、社會保障體系都開始融合發展了。這三個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是全國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京津冀城市群則相對要弱一些;不過隨著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未來京津冀城市群的區域一體化進程必將加快,河北將迎來經濟快速發展的良機!

城市群的第二種類型是發展期城市群。發展期的城市群一般都處於工業化的中期,經濟增速都比較快;但是城市群內部的一體化程度並不高,正處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經濟、城市一體化的形成中,未來的發展潛力一般都是非常大的。我國目前處於發展期的城市群共有8個,它們是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和哈長城市群,這其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是西部地區的成渝城市群,因此被國家定位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極!由此可見,區域一體化不僅可以促進城市群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在爭取國家政策紅利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優勢!

再來看看培育期的城市群有哪些?培育期城市群,一般都是處於城市群的規劃建設階段或者起步階段,城市群內部之間的區域合作水平低,一體化發展還處於萌芽狀態中。我國屬於培育型的城市群有8個,它們分別是北部灣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蘭西城市群、晉中城市群和寧夏沿黃城市群。在這8個培育型的城市群中,北部灣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地理位置獨特,在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在我國這19個城市群,其中有14個位於胡煥庸線以東的人口密集區域,胡煥庸線以西的人口稀少區域只有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蘭西城市群和寧夏沿黃城市群,可以看出城市群的分佈和人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國3個成熟期的城市群均位於東部地區,它們是我國經濟最發達、一體化水平最高的地區。發展期的城市群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各有2個,這一類城市群是目前的中堅力量,經濟基礎都比較好,而且人口密集,未來的發展潛力非常大。而培育期的城市群有7個位於西部地區,這一類城市群均處於人口密度小、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也是國家扶持的重點地區!從我國這19個城市群可以看出,一體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經濟越發達;因此,加快城市群建設,加強區域協調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將是未來城鎮化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