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反击,往往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相比之下,李靖攻灭东突厥之战,看起来“轻松”得不可思议。

其实,所谓“轻松”,只是因为背后有高手在运作。

此战中,李靖将袭击之法发挥到了极致,令人拍案叫绝!

庙算:太宗的安排

贞观三年十一月,李靖收到了一项光荣的任务。

唐太宗决定征讨东突厥。六路部署,以李靖统一指挥。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唐太宗的六路部署,与隋伐突厥相似,属于常规部署。能否取胜,主要还看统帅的指挥。

作为史诗级军事家,唐太宗的安排很得要领!

1、颉利遇到了麻烦。

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宠奸匿一也;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设等皆得罪无所自容三衣;塞北霜旱,粮草乏绝四也;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应五也;华人入北,其众甚多,比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张公谨

2、唐内部已理顺。

玄武门之变前,太子、秦王争权,内部关系复杂。

如今,唐太宗已基本理顺了内部关系。

3、选李靖为帅。

李靖挂帅,有三个优势:

(1)、君臣互信。

李世民与太子争权时,李世民曾询问过统兵大将李靖、李勣的态度。

李靖、李勣“皆辞而不答”。李世民“由是重二人”。

对权利斗争没兴趣,专心于专业,这样的人,能不让人敬重吗?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正是这种互信,使李靖能在指挥中便宜行事,放手发挥。

(2)、李靖已打出名望,能服众。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在平定萧铣的战争中,李靖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袭击天赋。

在大唐统一战争中,北方,多由李世民平定,而南方,多仰仗李靖(虽然挂帅者是李孝恭)。

战功卓著、用兵之能得到信服,李靖有足够的威信统一指挥各将协调作战;

(3)、熟悉突厥。

李靖此前的战功多在南方,不过,研究突厥,才是他的“本专业”。

他祖父是殷州(今邢台一带)刺史;父亲是赵郡(今邯郸一带)太守。

李靖本人,早年随韩擒虎时,韩擒虎正是凉州总管,防御突厥;而李靖本人,也曾任马邑令。

对突厥习性、北方战场形式的了解,使李靖有充分的把握施展奇谋!

难题

老板的决策好,但要圆满地完成任务,绝非易事。

1、东突厥实力尚强。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东突厥已经乱成一锅粥,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唐高祖即位之初,东突厥曾有“控弦之士百万”。

仅在3年前,颉力可汗、突利就曾以十余万之众攻到渭水便桥。此时,尽管突利已归顺大唐,但颉利可用之兵力应当不少于唐军(至少不少于李靖、李勣两路主攻部队)。

2、敌已有备。

李靖北伐这年,颉利可汗”恐唐乘其弊“,引兵入朔州境上,扬言会猎,实以备唐。

既然颉利深恐唐乘其弊,而颉利所在定襄,正在与大唐的边境线上,自然不可能无备。

3、击退敌人相对容易,但要一举灭掉东突厥难!

即使击败突厥,但颉利一旦退回漠北,情况将很复杂。

此时,漠北的薛延陀已经崛起,如果颉利退回漠北,无论谁在漠北取胜,一旦一方吞并另一方的兵马,都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李靖要出色地完成任务,需要奇谋!

奇袭第一步:出人意料的出兵时间

李靖的开局,看起来很简单:“趣恶阳岭,出颉利不意”。

不是说颉利有备吗?怎么又出其不意了呢?

其实,李靖来恶阳岭,并没有出乎意料,但是,李靖来的时间出人意料!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中原王朝一般不会选择冬季出兵北伐游牧民族。

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交战的常规节奏是:

秋冬时节,游牧民族南下来侵;春夏时节,中原王朝北伐反击。

这个规律,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黄河结冰的时间,一般在12月-3月(阳历);内蒙古的草,5月开始复苏,7、8月长好。

所以,黄河结冰、秋高马肥的时节,游牧民族打卡最勤。

因为:秋高马肥,战斗力强大,此时南下侵略,有实力、成本低(反正就算不南下,也可能冻死许多牛羊);同时,由于此时黄河结冰,游牧民族无需为渡河烦恼。

而中原王朝反击的时间,一般选在“河水解冻、草没长好”的春夏时节。

因为:草原的草没有长好,游牧民族战力受限,但中原王朝一般用马饲料喂养马匹,无需为此烦恼。而且,河水解冻,水源相对好找。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冬季的内蒙古。

大冬天的,只有疯子才会跑到天寒地冻、草枯水涸的地方来打仗!

李靖,就是那个“疯子”!

李靖来的时间,是阴历11月(《新唐书》)。

此时的北方天寒地冻,而且,即将越来越冷,李靖此时北伐,不合常理。

一些电视剧中,导演脑补了李靖进军途中的情节。虽然这些脑补没有什么依据,但却合乎情理:以古代的技术条件,这个时节向北行军,确实非常困难。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孙子兵法.军争篇》

不过,正因不合常理,李靖11月出兵(《新唐书》),颉利才会“不虞靖军猝至”。

你有准备又怎么样?李靖照样可以让你意想不到

这不是李靖第一次玩这一手了。在征萧铣时,他就趁着涨水,做过一回“疯子”了。

替李靖的对手们叹息一下:明明做好了准备,还是被奇袭,你说气人不气人!

奇袭第二步:控制恶阳岭,掌握主动权

《军志》云: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不其然矣。——《卫公兵法》。

不过,如果奇袭目标选择不当,对手反应过来,失去“奇袭红利”,情况将变得复杂。

对于李靖奇袭的第一个目标,许多书籍、文献,都引用《资治通鉴》的说法:贞观四年正月,李靖出兵,以3000轻骑趣恶阳岭,夜袭定襄。颉利败逃。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跨度极长,必须微言大义。

个人认为:要细看战役的话,还是不要只看微言大义的《资治通鉴》。

《旧唐书》、《新唐书》都提到:李靖贞观三年11月出兵,迅速“趣恶阳岭以逼之”,而直到次年正月,李靖才夜袭定襄。

李靖这波奇袭的目标,是控制恶阳岭!

不以定襄为目标,而选定恶阳岭为目标,正是李靖高明之处!

1、定襄很难一波袭取。

自启民可汗以来,东突厥就“都于定襄”,颉利再是不济,也不至于让李靖3000轻骑一波干下来。

一旦顿挫于定襄,敌军反应过来,奇袭就失败了呀!

2、这么早打下定襄真的好吗?

退一步说:如果李靖的3000轻骑开外挂,一波打下定襄城,那真的好吗?

丢失定襄,突厥必然北逃。

可是,3000轻骑,能砍杀多少敌军?能劫掠多少牛马?

让颉利在主力未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退到作战环境更恶劣的阴山以北,真的好吗?

3、控制恶阳岭,就掌握了主动权!

据元代大家胡三省所注,恶阳岭,和林格尔南。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李靖占据定襄南面险要,压制定襄。

尽管恶阳岭的精确位置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就在和林格尔县南方的险要。

控制恶阳岭,就是取得了对定襄城的压制权。

敌人来打李靖,李靖据险,站住脚跟!李靖要打敌人?办法多的是!

”趣恶阳岭“完成了,接下来,就看李靖如何“逼之”了。

奇袭第三步:逼之,环环相扣的操作

尽管已经占据险要,但敌人实力尚在,李靖仍需奇谋,才能取胜。

李靖展开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操作。

1、骚扰,使敌“一日数惊”。

李靖驻恶阳岭后,突厥一日数惊。

如果只是守定襄,何必一日数惊?

因为:李靖的攻击选择很多!

突厥各酋的财富,主要是牛马羊。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突厥人冬季畜牧,遭到了李靖的破坏。

冬季,突厥人的日常是:白天,让牛马羊出去找吃的;由于气候原因,吃不饱,晚上回来,再吃秋天积攒的料。

屯于恶阳岭的李靖既能据险而守,又能随时出来劫掠这些放牧的牛马。

如此,突厥自然要一日数惊了。而且,每次“一惊”,突厥的酋长们都在损失着真金白银!

对突厥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冬天刚刚来,夏天还远着呢!

突厥人的战斗力恢复,还要等很久;惊扰,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同时,诚如颉利所说:李靖亲自来了,大唐必倾举国之力而来!

突厥人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

2、离间。

对现状感到担忧,又对未来感到绝望,正是心理最脆弱的时候。

···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新唐书》

李靖开展了离间战!

史书没有记载李靖是怎么操作间谍的。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唐太宗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敌方酋长的抵抗意志不强。

不过,跟着颉利,意味着实力、财富的不断损失和看不到前景的未来;跟着大唐,意味着继续荣华富贵(大唐之前对投诚者待遇甚厚)。

这种情况下,李靖要在不得人心的颉利身边找出“二五仔”并不难。

果然,颉利的心腹(大酋)康苏密来降!

3、夺取定襄+重创敌军主力。

此时,袭取定襄的时机,已瓜熟蒂落!

(1)、敌人守定襄的决心已经动摇!

一方面,突厥内部出现重大叛变,阵脚大乱;(不知还会有谁叛变)

另一方面,李勣出云中的消息突厥人应当已经知道(推断),而一旦被李勣封锁白道,他们连退回阴山以北都会变得困难!

(2)、此时李靖的军队,已不只是当初那3000轻骑了!

瓜熟蒂落,李靖袭取定襄后,俘获了萧后、杨政道,送回长安。

颉利败逃,想逃到碛口,可是,惊魂未定的颉利,在白道又遇到了从云中出发的李勣,大败!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环环相扣、瓜熟蒂落。

如此,李靖同时完成了夺取定襄、重创敌军主力的计划!

好一番神操作!

李靖的新难题

颉利在白道战败后,退到了铁山。

此时,一个新的难题摆在李靖面前:如何全歼颉利于漠南?

等到气候好转,颉利退回漠北,对大唐十分不利。

可是,李靖要想继续进攻颉利,却面临着几个困难。

1、补给问题,制约着唐军的进攻规模。

所谓补给问题,不是说大唐没钱(当然,贞观初年,也确实不富裕)。

主要是:气候。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想在冬季的草原大规模行军,难度极大!

阴山以北,气候更加恶劣。而白道到铁山距离遥远,大军行动,别说运粮了,找水都很麻烦!

2、高层的活动,影响了唐军行动决心。

颉利败逃到铁山后,找唐太宗认怂。唐太宗派唐俭抚慰。

李靖继续进攻,还要冒“坑死唐俭,违抗圣旨”的险。

奇袭第四部:排除干扰,穷追猛打!

1、李靖的决心:绝不让颉利逃回漠北。

李靖夺取定襄后,唐太宗已经下诏嘉奖李靖,说“足洗渭水之耻”了。同时,太宗让李靖负责迎接颉利。

一句话:李靖,干得好,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作为一个专业的前敌指挥官,李靖决心不给敌喘息之机,彻底攻灭对手!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韩信、李靖,一流的统帅都排除一切干扰,专注于目标。

李靖和犹豫的张公谨说:还记得韩信破齐吗?我们要完成历史使命,一个唐俭,不足为惜!

2、补给问题:用精骑奇袭解决。

下定作战决心后,李靖开始筹划进攻。

李靖与李勣商量:一万精兵,携带二十日干粮!现在颉利以为大家不打了,防备松懈,我们可以一举歼敌!

为了彻底断绝颉利的北逃之路,李靖在前,负责袭击;李勣在后,进军碛口(去漠北的通道口)。

开干!

奇袭第五步:漂亮的“三连击”,一战而定

袭击的条件是有了,但是要奇袭成功,并不容易。

毕竟,人家虽然松懈了,但也不是没有派巡逻部队;人家虽然元气大伤,但仍有数万部众。

李靖在奇袭中的组织,再次展现出“袭击大师”的风范。

1、隐秘、快速,破坏敌侦查;

冒着大雪,李靖出发。他迅速在阴山遇到了千余帐斥候(侦查部队)。李靖轻松拿下,带着他们行军。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突厥扎营时的特点:不设阻碍,远远派出斥候,这给了李靖急袭的便利。

当然,既然是斥候,自然不排除有人还是会回去报告,所以,李靖只有加快步伐,快速行军,争取在敌人获得情报前,尽可能逼近敌军!

2、斩首行动,摧毁敌指挥系统。

直到李靖大军距离敌军牙帐15里时,敌军才发现李靖。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大雪天气时,草原能见度极低。雪停后,又常有大雾。

15里,唐军冲过来大约2-30分钟,虽然已非常局促,但颉利也不是不能组织一下。

可是,颉利却惊奇地发现:一支“斩首部队”,此时距他只有一里之地!

李靖的先锋苏定方,率200勇士,趁雾深入。大雾散去时,突厥人惊奇地发现:苏定方离大汗牙帐只有1里之地!(看来,李靖事先已准确侦知了颉利本人的准确位置。)

苏定方对着突厥牙帐猛攻,斩杀数十上百人!

斩杀数十上百人,不算什么,但问题是:这是在大汗身边呀!

颉利扭头跑路了。再不跑,他就真的要被斩首了!

突厥本就没有进入作战状态,而一开打,就没有了统帅!那还打个屁,突厥大溃!

李靖斩杀万余敌军,俘虏十几万人,获牛马十几万!

顺便说一句,唐俭趁机逃跑了出来,李靖算是没把人家彻底坑死。

3、断退路,彻底胜利!

颉利率领残余万余人,直奔碛口,准备逃跑漠北。

碛口,是跨大漠的重要道口,后来明成祖多次从此北伐,他所留下的“玄石坡”,今天尚在。

李勣早已在碛口严阵以待!

突厥彻底崩溃!各大酋长纷纷投降!

颉利只得骑千里马投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尼失。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李靖再次突袭,一战功成!

不久,在唐军的压力下,四处奔逃的颉利被俘。

曾经雄霸东北亚的东突厥,就这么被灭了!

后记:大唐的妥善处置,巩固胜利果实。

战后,唐太宗对突厥降众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重赏拉拢。

唐太宗将突厥归降的大小酋长带到长安,拜官厚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2、分而治之,突厥人治理突厥人。

唐太宗将漠南的突厥降众迁徙到黄河以南,选择酋长,分而治之;同时,又在漠北也分置州县,分而治之。

如此,突厥人纷纷归顺大唐!

3、以为屏障,监视漠北薛延陀。

后来,随着薛延陀的坐大,唐太宗又将突厥降众迁徙到了黄河以北、沙漠以南,监视北方。

从此,大唐的国防线北移。“不教胡马度阴山”已实现,开疆拓土的时代,即将到来!

总论:一个一个的解决问题,实现“神话”。

袭击大师:李靖如何“轻松”攻灭强大的东突厥?

“神话”背后,是李靖一次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李靖“轻松”攻灭东突厥,看起来如同神话。

这个神话,正是建立在李靖一个接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在反常的时间,出其不意,急袭恶阳岭,掌握主动;又以压制、离间,瓦解对手,袭取定襄,最后,发挥主观能动性,冒着“政治风险”,以“精兵袭击+斩首行动+断敌退路”一波漂亮的三连击彻底击垮对手!

以创造性思维一个一个解决问题,或许可以取得连自己都想不到的胜利哦!

祝君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