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和中兴”的关键一战——奇袭蔡州

安史之乱使得唐帝国由盛转衰,中央权威尽失,地方藩镇势力愈发作大;父死子继、不服从中央管制,控制财、政、军权,形成了一个个实际上的小王国。代宗和德宗都实行过削藩政策,但是效果都微乎其微。到唐宪宗继位时,毗邻长安的淮西镇已近割据50余年,严重威胁了中央政权。于是唐宪宗决定一定要消灭淮西镇。

大唐“元和中兴”的关键一战——奇袭蔡州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子领淮西节度使,并四处征讨其他藩镇扩充势力。早就对淮西心有芥蒂的唐宪宗遂以严绶为招抚使,都诸道之兵进行讨伐。但严绶无能,被吴元济击败。唐宪宗后以韩弘为将,但韩弘却养寇自重不愿快速平定淮西军,以至损兵折将,让吴元济更加嚣张。正当唐宪宗为淮西战事发愁的时候,身为太子詹事的李愬挺身而出,在主动请缨出战淮西。唐宪宗大悦,遂让宰相裴度领军,李愬为先锋,再次出征淮西。

大唐“元和中兴”的关键一战——奇袭蔡州

李愬

公元817年,李愬在任唐、随、邓三州节度使以后,便着手制定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的方案。他至唐州抚恤伤兵,假装自己懦弱以使淮西军放松戒备;在与敌人的数次交锋过程中,他对俘获的敌军将领以礼相待,不加侮辱,让他们感恩而愿意死心塌地地归顺,并从他们口中获得淮西详尽的战备情况。有一次,唐军俘获了吴元济手下大将丁士良,士兵请求将他挖心处死已解心头之恨。但李愬见丁士良脸无惧色,便暗自感叹,令左右为其松绑并免其死罪。丁士良当场下跪叩谢李愬的不杀之恩,发誓为李愬以死相报。李愬用同样的方式还先后笼络了吴秀琳,李宪等大将。不久李愬设计生擒了吴元济的骨干军师李佑。此人精于谋略,文武双全,李愬之前屡次败于他手,令唐军损失惨重。唐军部分将领要求处死他。李愬为保他周全,秘奏唐宪宗,请求免除李佑的罪过,好为己用并强调,若杀他,淮西之事难平。唐宪宗在李愬的苦求之下赦免了李佑的罪过。李愬当即任命其为“六院兵马使”,让他配刀剑出入大营。李佑对李愬的信任感激涕淋,遂献计“奇袭蔡州”,李愬大喜。

公元817年冬,大雪纷飞,寒风凌冽,李愬忽然号令三军紧急集合,以李佑、李忠义为先锋率领3000人马东进,唐州刺史田进诚引3000人殿后。部队向东急行军30公里,攻占沿途各个要点,到达汝南张财村后,李愬令丁士良帅500人留守以断各个桥梁,又派遣500人警戒朗山,然后向全军宣布此次行动的目的是前往蔡州捉拿吴元济。全军将士大惊失色,监军大哭:“果落李佑奸计!”李愬不做理会,下令三军继续前进。士兵以为此行必定有去无回,但将令不可为,只得继续前进。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半夜,风雪更加肆虐,唐军在凌晨抵达了蔡州城下。蔡州自李希烈反唐以来,经历吴城、吴少阳、、吴元济的统治,官军已有30年未曾到过这里。因此吴元济毫无防备。李佑、李忠义首当其冲,帅兵在城墙上掘坎而上,杀掉了输水的门卒,只留下更夫继续打更,城中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的平静,官兵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内城。

大唐“元和中兴”的关键一战——奇袭蔡州

李愬奇袭蔡州

鸡鸣时分,风雪稍停,李愬已经占据吴元济的外衙,这时敌人才发现情况异常,急忙报告吴元济。吴元济此时还未睡醒,听到报告后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俘虏在抢东西罢了,等天亮将他们全部诛杀就可以了。稍后又有士兵报告城门失守,吴元济还是不在意,说这一定是驻洄曲的士兵索取寒衣来了。以致听到李愬军中号令之声,才恍然大悟,急忙组织军队登程抵抗,但此时唐兵已经蜂拥入城,他已无法抵挡。无奈之下,吴元济只得出城投降,李愬下令将其押往长安,淮西遂平。

奇袭蔡州沉重打击了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势力,使得中央政府削藩取得空前的胜利,国家暂时得到了统一,确保了大唐“元和中兴”的的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