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諸葛亮一生中,最著名的文章一共有三篇。一篇是《草廬對》,也就是《隆中對》;一篇是《誡子書》;還有一篇,在中學語文課本里就有,那就是《出師表》,又叫《前出師表》。

諸葛亮一上臺,就跟曹魏論戰,恢復漢吳聯盟,平定南中,解決了火燒眉毛的三大內憂外患。此外,他還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積極恢復蜀漢的經濟,調整各個利益集團的關係,讓瀕臨崩潰的蜀漢起死回生。

到了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決定率領大軍北駐漢中,準備發動北伐。臨行前,他給皇帝劉禪上了一份奏表,也就是《出師表》。

《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出師表》具體的原文,這裡就不全文引錄了。總的來說,拋開諸葛亮的感情色彩,這份奏表表達了兩個意思。一個跟北伐有關,另一個跟蜀漢的權力運作機制有關。

先來說北伐。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你肯定會說,這還用問嗎,是為了消滅曹魏、興復漢室啊!這個沒說錯,我要繼續問你,為什麼要消滅曹魏、興復漢室呢?那你可能就有很多答案了。

其實對諸葛亮而言,北伐的動機有很多。

首先最重要的,是諸葛亮的理想。因為曹操東征徐州,造成了諸葛亮青少年時代的一系列悲劇,所以諸葛亮從骨子裡恨曹操。在諸葛亮心裡,“曹”字跟“不幸”是劃等號的。

因此諸葛亮從制定《草廬對》,到後來在蜀漢執政,28年裡其時就幹了一件事,抗曹。從心理上來講,諸葛亮的理想就是消滅曹魏,復興漢室。當然消滅曹魏是形象的,就是現實中的曹魏政權;復興漢室卻是抽象的,不是說恢復劉姓統治,而是要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統一安定的社會,這是諸葛亮最大的理想。

其次,北伐也是為了蜀漢的合法性。漢魏時期,人們是有天命信仰的。一個政權是不是合法,得看你有沒有天命。這天命不是自己說有就有的。曹魏那邊,大家都知道是篡位,可是程序是合法的。因為它是東漢皇帝漢獻帝通過禪讓儀式,把政權合法讓給曹丕的。所以這個天命是合法轉讓。

《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諸葛亮第一次、第二次北伐

蜀漢這邊,我們看小說,總是說劉備是正統,尊劉貶曹。但就當時來說,蜀漢的合法性,其實要弱一些。畢竟連劉備的漢中王都是自封的,沒有程序合法。不過蜀漢皇帝姓劉,是漢室宗親,所以蜀漢合法性雖然弱,但並不是沒有。

如果蜀漢是合法的,曹魏就是篡位,就一定是非法的。它既然是非法的,你就得去打它。所以從長期來看,打魏國並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口號,因為你不打魏國,你這個政權的合法基礎就沒了,政權就維持不下去了。所以,為了合法性,蜀漢也得北伐。

再次,為了生存,蜀漢也得儘快北伐。秦漢以後,天下一統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就算天下分裂,在人們的觀念裡,最後也還是要統一的。皇帝只能有一個,國家也只能有一個。前面也提過,連雍闓都知道,天無二日,士無二主。所以蜀漢和曹魏、東吳都是競爭關係,最後一定是要拼個你死我活的。現在三國鼎立剛剛形成,蜀漢雖然跟別人有差距,但這種差距勉強可以接受。

我們用一個不太精準的標準打個比方。東漢有13個州。現在魏國佔了9個多一點,吳國不到3個,蜀漢1個。如果每個州的實力按1算,蜀漢和曹魏現在的實力相差8。假如每個州經濟增長速度一樣,那若干年以後,蜀漢就是2,曹魏是18,相差16。再過幾年,蜀漢是3,曹魏是27,差24,越差越遠。到最後蜀漢差太遠了,就只能等著被滅。所以,要圖強,就得趁早。

《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三國區劃圖

最後,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諸葛亮感念劉備知遇之恩,要完成《草廬對》的戰略構想,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所以諸葛亮要實現理想,蜀漢要存活,那就只有北伐。

《出師表》賦予北伐的合法性

可是北伐這件事,不是你說北伐就北伐。諸葛亮雖然總攬朝政,但是蜀漢內部畢竟還比較複雜。要說服大家都支持北伐,北伐也得有合法性。

因此在《出師表》裡,有一個詞就特別重要,這個詞就是“先帝”。我統計了一下,《出師表》一共有624個字,出現了13次“先帝”。

《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先帝”是一塊金字招牌

也就是說,今天你打開一本書,這滿滿一頁紙寫的就是《出師表》。差不多每兩行,就出現了一次“先帝”。

諸葛亮為什麼要寫這麼多次“先帝”呢?咱們就舉《出師表》開頭幾句話為例子。《出師表》上來就說: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諸葛亮說,我們今天的大漢,是先帝創立的,可是先帝搞了一半就去世了。言外之意,根據先帝劉備的意願,我們應該建立的是全國性政權大漢,而不是這個地方性政權蜀漢。

緊接著,諸葛亮又說,大家當年都受到先帝的恩惠,如今先帝去世了,我們只好把這份恩情報答給陛下您,也就是劉禪。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先帝過去的品德發揚光大,把先帝沒幹完的事業幹完。那沒幹完的事業是什麼呢?就是滅曹魏,統一天下。那統一天下,要怎麼辦呢?北伐!

邏輯非常完美。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完全是寫給劉禪的。因為諸葛亮對劉禪還是表現出善意的,上來就追尊劉禪的生母為皇后。作為一個握有廢立之權的託孤大臣,他只要跟劉禪講講他要北伐的真實想法,其實問題也不大。但他一口一個“先帝”,這樣反而容易讓人反感。劉禪這時候已經21了,你光拿他爸去壓他,那他心裡肯定不舒服。

《出師表》真相(上):諸葛亮反覆說“先帝”是說給誰聽?

《出師表》可能是寫給東州人的,比如李嚴

可諸葛亮為什麼還堅持要用“先帝”來給北伐找合法性呢?這是因為蜀漢內部關係複雜。諸葛亮要北伐,不僅要說服劉禪。其實劉禪也沒那麼大權力,你說要北伐,劉禪多半也阻止不了。但是劉禪不能阻止,其他的政治勢力能夠阻止。尤其是東州人。

劉備生前對東州人非常重視,諸葛亮主觀上也不希望把東州人排除在體制之外,也希望獲得東州人的擁護,大家團結一致一起北伐。所以,這裡的“先帝”其實是給東州人看的。東州人在蜀漢的政治地位,就是先帝劉備生前給的,諸葛亮的執政地位也是先帝劉備給的。大家的權力來源,都是先帝,都是劉備。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要不厭其煩地提到“先帝”,原因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