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和崇祯帝面对同样的困境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

汉武帝和崇祯帝在历史上是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的,前者雄才大略、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功绩卓越,后者却是以亡国之君的形象走入人们的视野,也许有人会说这两位帝王根本没有可比性,殊不知他们二位在统治过程中面临过同样的困境,只是处理方式不同才导致了两个不同的结局。

汉武帝和崇祯帝面对同样的困境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位有野心、精明强干的帝王,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面对侵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主动出击,用武力彻底征服敌人。

西汉初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居住环境和单一生产方式的限制时不时的侵略中原,抢掠大量的财物,使北方百姓不得安宁。于是汉武帝派出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取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使得匈奴丧失了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迁居环境恶劣的漠北,基本解除了北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威胁。

汉武帝和崇祯帝面对同样的困境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

然而,战争都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多年的战争早已使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财政问题,那么武帝王朝将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这时当年的财政大臣桑弘羊给汉武帝想了一个办法,使得国库在短时间内重新充盈起来,解决了财政危机。

这项政策叫“算缗”,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收的赋税,课税对象是商品或资产,主要针对商人,用今天的话也可以理解为向有钱人征收的财产税。

然而那些有钱的生意人自然都很精明,古代又不像今天全国联网是大数据时代,一张身份证就能清楚摸清你的家底儿,虚报、瞒报资产的不计其数,用今天的专业术语叫做偷税漏税,等于国家还是收不上来多少钱啊。

于是紧接着汉武帝又推出了一项政策,叫“告缗”,从字面也知道啥意思吧,就是鼓励老百姓揭发偷漏税行为,并把偷漏税款的一半作为奖励,那自然就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了,于是一时间有钱的老板们叫苦连天,却又有口难言,当然武帝的国库渐渐充盈,依靠有钱人的贡献,总算解决了财政危机。

虽说“算缗”和“告缗”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但那些交税的人还是比一般老百姓有钱,所以并没有引起内乱,王朝平稳度过了一次经济危机,该项政策算是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为汉王朝的后续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武帝和崇祯帝面对同样的困境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

我们再来看崇祯帝,崇祯帝当时面临的境况可谓是内忧外患、两面夹击。西边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直逼京师。东面皇太极建立的后金政权不断骚扰着辽东边境时不时出来抢掠一番,致使倒霉的崇祯皇帝从登上皇位那一刻就不胜其扰,没睡过一个好觉。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肯定不是无理取闹、吃饱撑的,无非就一个原因,没地没米,吃不饱饭。如果丰衣足食、生于盛世,谁没事会冒着生命危险揭竿而起和国家对着干。从崇祯元年开始,西北地区连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致使当地百姓饿殍遍野,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面对问题,崇祯皇帝不是没有作为,啥事不管,他也给灾区发放了赈灾粮和救济款,无奈当时的大明官员们只顾着自己发财,丝毫不顾灾区百姓的死活,发放的赈灾粮经过层层盘剥到老百姓手中已经所剩无几,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起义军接着造反,朝廷接着派兵镇压。

那么又回到老问题了,养兵是需要发军饷的,西边和东面同时发难,那朝廷可是招架不住的。因为连年征战国库已经近乎空虚,但是打仗是个力气活还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高额的军饷谁会豁出命跟着你干,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也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财政问题,最终却让他丢掉了整个江山。

什么办法呢?增加赋税,比如说老百姓原来一年只上交100石粮食,现在由于情况紧急再增收100石粮食,也就是说现在一共得交200石粮食,甚至后期的时候还在增长赋税,这次崇祯帝针对的课税对象可是广大受到灾害影响的老百姓,这些人本来就已经吃不饱饭了,朝廷一再增收赋税那可是把大家往死里逼啊,反正交粮食也是死不交还是死,反了吧。

汉武帝和崇祯帝面对同样的困境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

于是乎农民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等到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占河南的时候基本不费吹灰之力,老百姓夹道欢迎,还唱到“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可见当时老百姓的赋税有多重,最终京师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

史书上还说李自成攻破洛阳,俘虏了福王朱常洵,从福王家里搜刮出不少金银财宝,这也成为李自成之后造反的主要经费来源,所以我想说的是,当时老百姓已经民不聊生,食不果腹,为什么崇祯帝不把征缴的对象指向那些王孙贵族、有钱大户,反而又把手伸向一无所有的老百姓,最终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脚,自掘坟墓了。

通过以上两个王朝的事件,导致的两个不同的结果,各位有什么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