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崇禎帝面對同樣的困境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結果卻大相徑庭

漢武帝和崇禎帝在歷史上是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的,前者雄才大略、南征北戰、平定四方、功績卓越,後者卻是以亡國之君的形象走入人們的視野,也許有人會說這兩位帝王根本沒有可比性,殊不知他們二位在統治過程中面臨過同樣的困境,只是處理方式不同才導致了兩個不同的結局。

漢武帝和崇禎帝面對同樣的困境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結果卻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漢武帝是一位有野心、精明強幹的帝王,是一個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面對侵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主動出擊,用武力徹底征服敵人。

西漢初期,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由於受居住環境和單一生產方式的限制時不時的侵略中原,搶掠大量的財物,使北方百姓不得安寧。於是漢武帝派出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取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使得匈奴喪失了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遷居環境惡劣的漠北,基本解除了北匈奴對中原地區的威脅。

漢武帝和崇禎帝面對同樣的困境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結果卻大相徑庭

然而,戰爭都是用金錢堆砌起來的,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多年的戰爭早已使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如果不想辦法解決財政問題,那麼武帝王朝將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這時當年的財政大臣桑弘羊給漢武帝想了一個辦法,使得國庫在短時間內重新充盈起來,解決了財政危機。

這項政策叫“算緡”,什麼意思呢?就是對商人、手工業者、高利貸者和車船所徵收的賦稅,課稅對象是商品或資產,主要針對商人,用今天的話也可以理解為向有錢人徵收的財產稅。

然而那些有錢的生意人自然都很精明,古代又不像今天全國聯網是大數據時代,一張身份證就能清楚摸清你的家底兒,虛報、瞞報資產的不計其數,用今天的專業術語叫做偷稅漏稅,等於國家還是收不上來多少錢啊。

於是緊接著漢武帝又推出了一項政策,叫“告緡”,從字面也知道啥意思吧,就是鼓勵老百姓揭發偷漏稅行為,並把偷漏稅款的一半作為獎勵,那自然就能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了,於是一時間有錢的老闆們叫苦連天,卻又有口難言,當然武帝的國庫漸漸充盈,依靠有錢人的貢獻,總算解決了財政危機。

雖說“算緡”和“告緡”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商人的利益,抑制了商業的發展,但那些交稅的人還是比一般老百姓有錢,所以並沒有引起內亂,王朝平穩度過了一次經濟危機,該項政策算是在當時的特殊背景下為漢王朝的後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漢武帝和崇禎帝面對同樣的困境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結果卻大相徑庭

我們再來看崇禎帝,崇禎帝當時面臨的境況可謂是內憂外患、兩面夾擊。西邊由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浩浩蕩蕩、直逼京師。東面皇太極建立的後金政權不斷騷擾著遼東邊境時不時出來搶掠一番,致使倒黴的崇禎皇帝從登上皇位那一刻就不勝其擾,沒睡過一個好覺。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肯定不是無理取鬧、吃飽撐的,無非就一個原因,沒地沒米,吃不飽飯。如果豐衣足食、生於盛世,誰沒事會冒著生命危險揭竿而起和國家對著幹。從崇禎元年開始,西北地區連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致使當地百姓餓殍遍野,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狀。

面對問題,崇禎皇帝不是沒有作為,啥事不管,他也給災區發放了賑災糧和救濟款,無奈當時的大明官員們只顧著自己發財,絲毫不顧災區百姓的死活,發放的賑災糧經過層層盤剝到老百姓手中已經所剩無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起義軍接著造反,朝廷接著派兵鎮壓。

那麼又回到老問題了,養兵是需要發軍餉的,西邊和東面同時發難,那朝廷可是招架不住的。因為連年征戰國庫已經近乎空虛,但是打仗是個力氣活還有生命危險,如果沒有高額的軍餉誰會豁出命跟著你幹,在這種情況下,崇禎帝也想出了一個辦法來解決財政問題,最終卻讓他丟掉了整個江山。

什麼辦法呢?增加賦稅,比如說老百姓原來一年只上交100石糧食,現在由於情況緊急再增收100石糧食,也就是說現在一共得交200石糧食,甚至後期的時候還在增長賦稅,這次崇禎帝針對的課稅對象可是廣大受到災害影響的老百姓,這些人本來就已經吃不飽飯了,朝廷一再增收賦稅那可是把大家往死裡逼啊,反正交糧食也是死不交還是死,反了吧。

漢武帝和崇禎帝面對同樣的困境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結果卻大相徑庭

於是乎農民起義軍的隊伍越來越壯大,等到崇禎十五年,李自成攻佔河南的時候基本不費吹灰之力,老百姓夾道歡迎,還唱到“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可見當時老百姓的賦稅有多重,最終京師被農民軍攻破,明朝滅亡。

史書上還說李自成攻破洛陽,俘虜了福王朱常洵,從福王家裡搜刮出不少金銀財寶,這也成為李自成之後造反的主要經費來源,所以我想說的是,當時老百姓已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為什麼崇禎帝不把徵繳的對象指向那些王孫貴族、有錢大戶,反而又把手伸向一無所有的老百姓,最終搬起石頭砸向自己的腳,自掘墳墓了。

通過以上兩個王朝的事件,導致的兩個不同的結果,各位有什麼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