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這個政策一旦實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小開發商肯定慌

樓市的發展在近兩年就像是一根弦,越崩越緊,但凡有點兒風吹草動都能引得人們紛紛關注。而最近,一則商品房取消預售的消息更是炸開了很多人的朋友圈,網友的評論一邊倒地表示支持取消。

房地產的這個政策一旦實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小開發商肯定慌

這則消息最早是在廣州出現的一則商品房預售取消的意見稿,該意見稿表示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釐清等多種風險,所以建議降低預售制度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但是,在該意見稿出來後不久,就有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的相關人士出來闢謠,表示這只是一份意見稿,並未正式實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意見稿的出臺真正觸及了大多數購房者的痛點。

就像上述所說的,這種先交錢後拿房的制度相當於是購房者將首付交了,房地產商用這部分錢去蓋房,在整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開發商資金鍊斷裂,造成爛尾樓,購房者的房拿不到,錢也退不回;也有一部分購房者在拿到房之後,發現房子質量堪憂等等這類事件層出不窮,將風險直接轉嫁到購房者身上的做法令很多人叫苦不迭卻又無可奈何。

房地產的這個政策一旦實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小開發商肯定慌

五年前買的房子,到現在交不了房已經成為了很常見的事情,而對於這種預售房制度,有網友表示說:預售房就相當於你想要去買車,然後賣車的人說你看,我的車已經造出了兩個輪子了,你先把錢交了吧。到時候車造好了,好不好你都得要,即便是不要,錢也不退,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平等條約。

而且,這種做法也不符合商品買賣的規則,那麼,樓市為何會出現這種不公平的預售制度呢?預售最早叫做"賣樓花",起源於香港,後來逐漸傳到了大陸。有些房地產只要打好地基就可以去銀行進行貸款,然後進行預售,有些是樓房蓋到6層後,就可以進行預售,條件不太一樣。

房地產的這個政策一旦實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小開發商肯定慌

而國內最初引進預售制度就是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因為在當時,供需不平衡且要搞城市化建設,所以就需要引進更多的房地產開發商來對市場進行填補,預售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預售制度的出現,可以以較低的門檻吸引更多的開發商進入該行業,利用槓桿作用來實現資金的運轉,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成為了眾多中小型房地產商共同的玩法。

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一些中小型的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難做了,不僅僅是因為市場在逐漸趨於飽和,更重要的則是在大環境之下,這種制度早晚會出現洗牌,一旦取消了預售後,那麼便會加速該趨勢的發展,地方性的一些不規範開發商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房地產的這個政策一旦實行,是福是禍尚未可知,但小開發商肯定慌

而對於房價的發展,至今還不能判斷其走向,因為一旦取消預售,很多開發商都有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而導致爛尾樓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些大的開發商就有可能重新領導整個市場的發展。在短時間內,房價有可能會出現下跌,也有可能會出現上漲,長期來看,房價有可能會越來越規範化,波動也不會過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