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對於新手寶媽來說,育兒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探索,比如寶寶的衣食住行,哪些東西對寶寶最有用?沒有帶過娃的媽媽還真不瞭解。

我在後臺經常會收到粉絲的私信,問題大都是:應不應該給寶寶買餐桌椅、要不要給寶寶買學步車等等。確實,媽媽們都想給寶寶最好的,但有些母嬰用品的確很“雞肋”,買回來放著不用很可惜,給寶寶用了還可能弊大於利。接下來,我就先給大家盤點一下育兒過程中的那些“雞肋”母嬰用品。

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盤點那些“雞肋”的母嬰用品

1、研磨杯和研磨碗

有粉絲問我:研磨杯和研磨碗該不該買?孩子那麼小,最開始確實需要吃一些細膩的食物,但研磨杯和研磨碗就沒有必要了!因為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有料理機,家長只需要把適合寶寶吃的食物,放進料理機裡攪一攪就可以了。隨著寶寶的成長,等寶寶出牙以後,家長可以適當縮短料理機攪拌的時間,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是不是很方便呢?所以說,研磨杯和研磨碗是“雞肋”母嬰用品。

2、學步車

學步車在剛剛流行的時候,一度被稱為“育兒神器”!但隨著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家長也發現了學步車的弊端!比如:寶寶在學步車上很難掌控方向,家長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磕著桌角。此外,學步車本身就比較輕,很容易翻車,摔傷寶寶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最後就是學步車容易導致寶寶出現“O型腿”,這也是很多家長不再使用學步車的重要原因

。因此說,學步車是一種“雞肋”母嬰用品。

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3、嬰兒床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以後,都會選擇分房睡,畢竟有了孩子以後,“二人世界”就不太方便了!但也有一些家長選擇“把孩子分出去”,給孩子準備嬰兒床。我當時也犯了這樣的錯誤,本來想的是,讓孩子睡嬰兒床,哭了就抱出來餵奶。但現實卻狠狠打了我的臉!一旦睡下,睜眼都費勁,更別說起來抱孩子了!最後,還是選擇讓孩子跟我一起睡,把他爹趕走了!嬰兒床扔在牆角都“蒙塵”了!所以說,嬰兒床是一件“雞肋”育兒物品。

盤點那些實用的育兒“好物”

1、水溫計

進入冬季後,給寶寶洗澡就會變得非常麻煩。除了要打開電暖外,還要時刻注意水溫,讓洗澡水保持在合適的溫度。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大人可能感覺水溫正合適,但對寶寶來說就比較燙。因此,準備一支水溫計就非常有必要。一般來說,寶寶洗澡水的水溫要控制在37度左右,

水溫計可以幫助家長實時監控,並調整水溫。

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2、洗澡玩具

當然,除了水溫以外,有些寶寶一下水就哭鬧,更別提洗澡了。因此,給寶寶準備一些洗澡玩具就很有必要!把這些玩具放在水裡,除了可以讓寶寶更願意下水,也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家長只需要專心給寶寶洗澡就可以了!

(記得媽媽告訴我,我小時候一洗澡也是大哭大鬧,那時候也沒給我準備洗澡玩具,按著我讓我洗,哎,我可真可憐。)

3、袖套和小圍裙

寶寶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已經具備初步的控制意識,家長就可以嘗試鍛鍊寶寶自己吃飯了!這個階段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最痛苦的!因為寶寶學習吃飯真的堪比打仗!不僅弄得桌椅上都是飯菜,而且衣服也變得五顏六色的!一頓飯就得換一次衣服!這可苦了寶媽呀!一天下來淨忙著洗衣服了!但如果提前給寶寶準備一些袖套和小圍裙,就能很好地保護寶寶的衣服,媽媽也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來做其他的事情。是不是很實用呢?

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4、最佳“育兒好物”——靠譜奶爸

育兒好物終究只是輔助工具,孩子真正需要的還是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衣食住行大都是由媽媽負責,爸爸們很少參與,所以,他們體會不到帶娃的辛苦。研究表明:寶爸參與帶娃的家庭,幸福指數會很高!因此,一個靠譜的奶爸,可以抵得上“千萬育兒好物”,不僅能讓寶寶過得更滋潤,也能給寶媽騰出更多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養孩子本就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育兒好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寶爸媽媽共同參與,才是育兒的真正樂趣所在!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們除了選購一些必要的育兒好物,也要注意讓自己參與到帶娃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哦!

盤點寶寶6歲前,那些實用和“雞肋”的帶娃產品,最後一個亮了



我是好孕達人說育兒,育兒領域優質創作者,如有育兒難題,歡迎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