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一直想著噁心的事,怎麼辦?

歷史有君說


什麼噁心的事情,方便分享嗎?

再說了,世界這麼多美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去想想它們呢?!

畢竟生命這麼短,誰也不知道幸福,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啊。

希望你能刨根究底下,看下這個噁心的事情究竟是怎麼樣存在於你內心的。

如果你還沒法管理它不停的跑進你的世界來,就學會與它和平共處吧,承認它的存在。

世界本就是從塵埃裡生髮出來的,美好也是。

當你的時間精力都放在美好的事情上時,那麼你就不會再關注這麼多不美好的事情了。

試試吧。

你看荷花多美啊,她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典範。




歡喜如晴


可能是因為你主觀接觸過的一些事物,還有不願意接受的事物。你拒絕不想去思考,讓大腦一直在執行這項“任務”,反而加深了印象。

“ 請參考背書時的做法”

解決的辦法,還要從分散注意力開始。增加你的大腦思考路線。

獨處時,你看見的噁心事物,不要拒絕,慢慢撕開它,看清它。 儘量讓人的理性思維主導。

如果不行,還是找一個心理諮詢師,幫你理性。

最後希望你能積極向上,樂觀看待生活哦(陌生人)



淡七鸑鷟


提供兩種方法:

一種來自冥想,冥想時會有很多念頭冒出來。而對付這種念頭的最好方法是貼標籤。一旦一個噁心的念頭冒出來了,就想象你生成了一張為例很大的符,貼在這個念頭上面,然後觀想它破碎的樣子。

另一種是切換注意力。如果說讓你不要想“一頭奔跑著的白老虎”,你的腦海裡還是會想象它。所以,對意念的壓抑是沒用的。那麼該怎麼辦呢?答案是去想另一件事情,用這件刻意聯想的事情蓋過原先的想象。


何聖君



劉l先生


找其他事情做,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碌起來!


不解釋快上車


多讀書,學古琴、書畫;多結交高雅人士而不是與作風不正派之人結交否則深陷其中甚至沾染不良嗜好如吸毒,賣淫嫖娼、賭博、偷盜等必受法律制裁而身敗名裂!!!


飛龍在天78065


迴避肯定不是辦法,只能讓自己暫時得到平靜,還是得直面面對自己


皮皮的貓


總是一直想著噁心的事怎麼辦?

說明事情還不足夠噁心,還能讓你去想,足夠噁心的事,你自己就想躲得遠遠的。壓根不想再去想起來


藍色精靈4570


昨天過去,失敗當學習交學費啦看明天,心不能活在昨天,規劃今天,向前看!寸金難買寸光陰!走好每一步!!!


重生\n


碰到了難事,日思夜想,坐臥不寧,就去請教聖嚴,獲“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12字箴言,於是念著、想著,照著去辦,心放下了,事也不難了,還竟然成功了。

  任何問題,特別是嚴重、困擾的問題,逃避沒用,總要面對它。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處理;即使發生不得了的大事,也要用時間來化解。如果是無法避免的倒黴事,能處理當然好;不能處理,去面對它、接受它,也就等於是處理。任何事情發生以後,你處理了,就把它放下了!有慈悲。能作如此想,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同情人家也是具縛的凡夫,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

平常生活中,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實,然後就把它放下。無論遭遇任何狀況,都不會認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經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不如意的事,能讓它不發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發生,擔心又有什麼用?擔心、憂慮不僅幫不了忙,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中的人,來向我求救。通常我會輕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所焦慮的什麼,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黴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麼辦?”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

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我經常勸勉大家,處理棘手的問題時,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遇到任何困難、艱辛、不平的情況,都不逃避,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

  面對煩惱的方法

  如何面對問題?即是告訴自己:任何事物、現象的發生,都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須追究原因,也無暇追究原因,唯有面對它、改善它,才是最直接、最要緊的。

  很多人都說,我是好人,為什麼我還要遭受這麼多的苦難?我們要知道,有物質之身就有果報、就有障礙,如同有山川大地,就有風雨雲霧。大修行者也要受果報的,佛陀曾遭大石塊擊傷,也曾罹患重病。但是果報和障礙未必會招來煩惱,大修行者跟凡夫的差異就在於此。

凡夫被自身的遭遇所苦,信心就會退轉;大修行者可以放下自我,不被煩惱所障。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智慧,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因果必須配合因緣。對於任何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它,當即予以改善,若不能改善,便面對它接受它,絕不逃避,但是要盡力改善。逃避責任,逃避果報,是不合算的,改善情況才是最聰明的。

經過計劃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