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硬核抗疫中的勞模力量

王迎難:縱使千難萬難 也要迎頭而上

“胸悶減輕了,能吃飯了,精神也好多了,謝謝你們!”2月22日,在當陽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病區,剛剛由危重症轉為重症的一名患者對王迎難率領的專家團隊感激不已。


王迎難是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宜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根據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於2月14日率專家組進駐當陽市人民醫院。


“非常專業,也很敬業!”當陽市人民醫院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張政超介紹,王迎難在當陽期間,每天兩次雷打不動地進入病區查房,詢問患者病情變化,認真分析研判,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一人一策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批輕症患者順利出院,2名危重症患者症狀緩解、病情穩定後轉為了重症。


每臨大事有擔當,關鍵時刻站出來,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素養。2003年非典期間,王迎難就是宜昌市技術專家成員,活躍在臨床一線。2009年,她臨危受命擔任市甲流臨床診斷組組長,為一個有多人感染的美國中學生旅遊團精心診治,使旅遊團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治癒並順利返美。


“縱使千難萬難,也要迎頭而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王迎難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這場戰鬥中。她除了派出科室技術骨幹馳援市三醫院,還率團隊積極參與宜昌市醫療救治工作。臘月廿九到正月初一,她宵衣旰食、日以繼夜,在醫院連續工作了三天兩夜沒有回家,每天都是10多個小時的忙碌,累了就在值班室躺一會兒。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許多基層醫院措手不及,遠程會診成了彌補和解決這一短板的重要手段。王迎難帶領宜昌市一醫院專家團隊,主動承擔起了這一重任。春節前後的一週,每天面臨的都是縣市醫院排隊申請遠程會診。王迎難率團隊連續作戰,沉穩應對,僅正月初一當天就開展遠程會診24例。截至目前,累計開展遠程會診100餘例,其中危重患者40餘人。


王迎難及其團隊還主動承擔起了位於猇亭區的宜昌市五醫院的即時遠程會診任務。她建起了微信群,只要宜昌市五醫院在微信群裡發出會診信號,王迎難團隊都會在5分鐘內給予回覆,確保醫院快速精準地診斷髮熱患者。


作為宜昌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王迎難要經常到縣市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2月初,她在枝江指導時,發現有一名確診的重症患者上了無創呼吸機仍然呼吸比較困難,通過調看患者的臨床資料、影像資料,王迎難及時與醫護人員調整了呼吸機部分參數,使患者的缺氧狀態慢慢緩解,病情也逐漸穩定下來。


初期,醫院發熱門診超負荷運轉仍不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宜昌市迅速開通了電話諮詢和網上問診服務。王迎難參與在線接診,最多的一天接診上百人次,從早上7點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2點。


2月4日以來,宜昌市一醫院康復院區被確定為排除疑似病例治療觀察區,後來調整為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王迎難只要在宜昌城區,每天都會到隔離區查房,指導治療和護理,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與疫情賽跑,與死神搏鬥,多一分努力就能救治更多患者!”疫情還在繼續,病毒還在肆虐,王迎難表示,她和團隊將繼續堅守在戰鬥的最前線,為救治每一個生命付出最大的努力!


張青山: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全國勞模


一個勞模一面旗幟,一份堅守一份力量,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國勞模張青山主動靠前,勇於擔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勞模精神。


“居民朋友們,抗擊新冠疫情,已進去關鍵時期,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作貢獻……”。1月21日,在接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任務時,張青山又重拾起抗非時的小銅鑼、小喇叭,根據疫情的變化,居民的心理反應,每二至三天變換一次內容,早晚兩遍在社區步行12000步為居民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幫助減輕居民的心理壓力,消除居民的恐懼感,增強居民戰勝疫情的信心。


寫標語、拉橫幅、上門登記返鄉人員信息、張貼溫馨告示,為居民代購生活必需品,設路障,勸返還,上門測體溫,上路站崗執勤…還有矛盾要化解,糾紛要排查,消防要重視,食藥要監管,徵兵不能誤,防火要宣傳,普法要搞好,趁機搞統戰,張青山忙得充實。為了穩控返鄉人員,他還通過微信群,發動返鄉人員“我為家鄉獻一言”。使他們有一種被尊重的自豪感,連接起家鄉情節。張青山還主動為獨居老人聯繫電器維修人員,檢查他們的電話安全,確保獨居老人不孤單。同時,張青山還號召附近村民主動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轄區內退役軍人、退休教師、農商行職工、部分居民、財政所捐贈青菜,合計捐贈青菜2000餘斤。其個人主動向當陽市紅十會捐款1000元,用於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場上,張青山積極當好“宣傳員”“守門員”和“安全員”,他的女兒張新榮作為宜昌市三醫院的一名白衣天使,也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李均:“貨郎電工”變身“超級快遞”


2月19日,宜都紅花套鎮大溪村3組村民向士兵聽見一陣敲門聲,登門者是臺區電工李均。門一打開,李均便將一個塑料袋交到向士兵手中。


“李師傅,進來坐,喝杯茶再走。”


“不了,還有幾戶的藥沒送完。”李均擺擺手,簡單的寒暄幾句,跨上摩托車繼續趕路。


向士兵打開袋子,裡面裝著的正是母親常吃的幾種藥,速效救心丸、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鹽酸班布特羅膠囊……一共12盒。


一直揪著的心終於落了地,向士兵喜上眉梢。


“媽,藥買到了!”他朝著屋內大聲喊去。


向士兵的母親今年73歲,身患哮喘病多年,每日需要服用特定的藥物來控制病情。如果停藥,將導致哮喘發作,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平日裡,這些藥都由向士兵騎摩托到鎮上採買。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溪村從2月1日開始實行封閉管理,村民不得隨意出入,向士兵便也再沒出村買過藥。


雖然村委會承擔了村民生活物資的採購和配送工作。可買了多年藥的向士兵知道,母親所需的這幾種藥較特殊,村裡衛生室肯定沒有,就算是到了紅花套鎮上,也不是哪家藥店都有賣。


買藥不便,加之屋內的藥品所剩無幾,眼看母親面臨著停藥的危險,向士兵又著急又無助。


2月18日,正當不知所措之時,向士兵突然就想到了常常為村民代購的聯村電工“李貨郎”,聽說他一直義務為村民買貨捎東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於是他撥通了李均的電話。


“別擔心,我一定幫你把藥都買到!” 電話裡,李均二話不說便應下買藥的事,在記下藥品名稱和品牌後,便掛了電話。


第二天正如李均所言,6種藥品一盒不差的送到了向士兵手中。向士兵不會知道,為了買全他母親所需的藥品,李均跑遍了紅花鎮大大小小的藥房和診所、衛生院。交通封鎖時期,藥房貨品不全,他便費盡口舌請工作人員從別處調貨,直到當晚10點才將所有藥品買齊。


但向士兵卻知道,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荊楚楷模……收穫過滿滿榮譽的李均是他眼中當之無愧的優秀共產黨員,更是所有大溪村民心中最親最近的人。


大溪村地處峽江深處,是宜都紅花套鎮最偏遠的村之一,道路窄,坡陡彎多,溪流多,村民出來一趟很不容易。自2002年起,李均負責大溪臺區30多平方公里巡線保電工作,在巡線、入戶抄表的同時,也堅持義務為出行困難的村民捎帶生活物資,成為峽江深處的“光明守護者”,更成為深受百姓信賴的“李貨郎”。


疫情防控啟動以來,中國好人、“貨郎電工”李均為保障大溪臺區450多戶居民的正常用電,他每兩天都通過麵包車、摩托車、步行三種交通方式輪換,完成兩個村30公里的巡線任務,併力所能及的為群眾捎去液化氣、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還主動報名參加鄢家沱村黨員志願服務隊,在村口協助交通管制、人員勸返。


劉春玲:在戰“疫”中體現勞模擔當


“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我更應該擔起勞模的責任。”宜昌市夷陵區勞模、區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劉春玲如是說。


疫情當前,夷陵區婦幼保健院別的科室病人在減少,唯獨產科病人猛然增加,問題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複雜,劉春玲憂心忡忡,為自己的病人們擔心不已,院內產科建立的幾個孕婦微信群也沸騰了:“我要產檢不能出來怎麼辦?我出不來會不會生家裡?我要不要提前到醫院來待產?來醫院是不是安全?……”各種問題紛至沓來。面對這些擔憂的聲音,劉春玲一刻也等不及了,為解決孕產婦們往返醫院產檢的問題,她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醫院防控指揮辦,疏通孕產婦綠色通道,最大程度地確保孕產婦安全;在瞭解到因疫情而不得不在家待產孕婦的各種擔憂和焦慮,她聯合其他產科醫生,積極利用800多人組成的10個孕婦微信群,及時發送相關科普文章為孕產婦們答疑解惑,利用線上問診平臺,針對不同孕情給出具體建議,儘量減少孕婦出門的風險。一天十幾個電話,微信裡一條又一條重複的孕產婦問題,她沒有漏掉過一個,在完成每天繁重的在崗任務之外,她剩下的任務就是為這些孕產婦們一遍又一遍不知疲憊地解答,她深知,疫情面前,這些準媽媽們,這些產科病人們,更需要醫院和醫生的鼓勵和關心。連續二十多天,她從不間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著身為勞模的堅持不懈和無私奉獻精神。


從大年三十一直到今天,劉春玲帶領科室人員始終在崗位戰鬥,只是為了確保更多的準媽媽們能夠安心待產、平安生產,這不僅是醫者仁心,更是勞模的使命和責任在支撐著她,用肉體凡胎堅守在這場戰“疫”裡,為夷陵區的孕產婦們撐起疫情下的保護傘。


傅高忠:作為勞模、黨員,我理應衝鋒在前


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宜昌市勞動模範,宜昌市夷陵區鴉鵲嶺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傅高忠就主動請戰到抗疫最前方去,負責鴉鵲嶺鎮防控隔離組的工作。由於防控隔離組人少事多面廣、危險程度高,他連夜研究形勢、周密部署,和共同抗疫的“戰友”們一起對鴉鵲嶺鎮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人的4個村320多名密切接觸者開展詳細摸排,進行流調,實施全村封閉管理,對出現疫情的村進行消殺、拉警戒線、貼告示牌,開展24小時值守,對村內密切接觸者實行居家隔離和集中隔離,嚴防二次傳染,在他和“戰友”們的“嚴防死守”下,全鎮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效果。同時,他還負責2個村、1個柑桔場的包村督導防疫工作,每天連軸轉,下村到戶上門摸排監測。


在全民抗疫獻愛心活動中,他帶頭捐款1000元,家人也捐款300元,並號召種養大戶和農業企業捐款19.5萬元,物資1.5萬元;組織送溫暖活動,主動聯繫對接鴉鵲嶺鎮童畈村捐贈蔬菜9000多斤,送到小溪塔黃金卡社區居民手中,為300多戶居民解決生活所需。


從1月25日至今,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他說:“作為一名勞模、一名黨員,疫情來了,我理應衝鋒在前,為打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危難時刻不退一步,衝鋒在前,這就是他作為一名勞模的擔當和奉獻精神。


人社系統勞模在行動


李尚平:讓人社23℃服務溫暖社區

作為一名省級先進工作者和宜昌發展貢獻獎獲得者,新冠疫情一直牽動著他的心,正想著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麼事的他,終於等到了下沉社區的通知。2月5日,他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報到,次日就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參加社區聯防聯控值守,原本安排的是白班,但他看到部分年長的和女性同志晚上值守比較辛苦,就主動要求值夜班,而且每天不定時在所負責責任區進行巡檢,當得知夜班執勤點條件簡陋甚至缺乏照明設備時,主動把自家的檯燈貢獻出來;當遇到不配合的居民時主動上前進行耐心勸導;當小區部分老年人有生活等方面的困難時,以23℃服務標準積極進行關心協調。截止目前,除日常巡檢外,他已累計參與9次值守,其中夜間4次,排查服務小區居民近3000人次,以充滿陽光的笑臉溫暖了小區居民的心。


王志超:為居民做點事,我才吃得好,睡得香

2019年,他剛剛做2次放療,這樣的身體狀況完全可以申請不參加社區防疫工作。但作為一名省勞模、一名老共產黨員,他毅然在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報到。在前期社區沒有給他安排工作的情況下,他又一催再催,多次向社區、所在單位和臨時黨支部申請加入,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在環北勞動局小區封閉管理、防控工作進入緊要關頭、更需要人手的情況下,他終於如願上崗,緊鎖的眉頭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原本安排他參加小區值守,但當他看到小區每天都有上萬件的物資需要代購、配送時,他一邊堅持值守,一邊主動幫忙分發物資、送菜送藥上門,對獨居老人等特殊對象,還一對一提供全方位24小時無條件服務。雖然有時候忙的滿頭大汗,有時候誤了飯點,但他卻說:“疫情防控的危難關頭,不為左鄰右舍的居民做點什麼,我心裡發慌,坐不住,只有這樣天天力所能及地做點小事,我才吃得好,睡得香!”


胡揚帆:踐行初心,主動服務

宜昌市勞模、宜昌市鑑定中心胡揚帆同志在接到下沉社區抗擊疫情通知的第一時間,就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主動到所在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疫工作。勞動小區封閉後,他又主動認責,成為臨時黨支部一員,負責宣傳紀檢工作,及時收集整理上級有關要求,在小區微信群中宣傳發布,同時每天負責及時回應、協調解決小區業主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小區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又主動為小區住戶配發蔬菜,送貨上門。作為一名老黨員,他帶頭申請參加一線防疫工作,完全忘記自己已經58歲,在這個疫情中是屬於易感人群,他不顧個人安危,把國家大義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中,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優秀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