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為什麼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賓趙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為什麼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沒有叫隋太祖呢?原因說來很簡單,因為已經有一個隋太祖了,那就是楊堅的父親楊忠。為什麼建立了這個國家的楊堅沒有成為太祖而是楊堅的父親楊忠成為了太祖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太祖?

我們現在有個詞叫做“祖宗”,也就是說祖在宗前。因此一般來說,對於太祖太宗的說法是這樣的:

“開創者曰祖,守成者曰宗。”

可能這樣說有些抽象,我們就來舉例子說吧。我們就拿清朝來舉例子吧。清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因為其中有太祖、世祖、聖祖。也就是說在清朝有三祖,這跟一般王朝是不太一樣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也就是我們上文所說的開創王朝基業者被稱為“祖”的原因了。我們來看看清朝三祖的功績是什麼。

第一:清太祖,清太祖即努爾哈赤。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隨後統一女真並且迅速擴大了女真勢力,此後多次與明軍交戰,勝多敗少。可以說在清太祖的努力下,女真迅速打開了局面,開始開創自身的基業,因此清太祖屬於開創者。

第二:清世祖,清世祖即愛新覺羅·福臨,即我們所說的順治皇帝。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在順治皇帝期間成功地統一了中國,因此他也是屬於開創者。

第三:清聖祖,清聖祖即愛新覺羅·玄燁,即我們所說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期間,說實話還存在著南明的殘餘勢力如鄭成功等人,因此不算是完全完成了開創事業,而此後康熙皇帝還平定了三藩之亂、噶爾丹等,因此可以勉強稱為開創者。

二、楊忠是開創者嗎?

我查閱了一下史籍,發現縱觀楊忠的事蹟經歷,雖然功績滿滿,但是楊忠基本上都是代表北周和北齊作戰,並且多次戰勝北齊,雖然戰功很多,但是似乎對於隋朝的建立並沒有太大幫助。

唯一能說得上的是幫助的恐怕就是楊忠幫助自己的兒子楊堅得到了很高的政治地位,為楊堅此後篡權奠定了基礎,因此楊忠說實話很難說得上是一名開創者的角色。

然後我們再看楊堅,楊堅首先是篡了北周的位置,然後改國號為隋國,此時北方已經一統,在楊堅的指揮下,隋又先後滅了南陳和西梁,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因此總的來說,楊堅更像是太祖的角色而不是楊忠。

三、實際情況幾何?

然而實際上,楊堅除了隋文帝外,還有一個身份是隋高祖。這個也就是古代帝王的多個稱號導致了一些混淆吧。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諡號和廟號兩種稱謂,我們後人稱呼的時候也往往是混淆著來,並不是特別在意叫的是哪一個號,因此往往會混淆掉。例如說隋文帝和隋高祖就是一個人,但是我們一般只稱呼隋文帝而不稱呼隋高祖。

並且廟號也伴有自己的一種發展,並且也有混用的現象,例如說太祖和高祖這個稱謂。

先說說太祖這個稱呼吧。太祖這個稱呼是從漢太祖劉邦以後開始大規模使用的開國皇帝的廟號,劉邦最初的廟號是"高祖",後來漢景帝即位後為劉邦重上廟號"太祖",自此"太祖"便成為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

再說說高祖整個稱呼吧。高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李淵、楊堅等,特別是劉邦,稱呼為漢高祖,但是,廟號又作太祖,為什麼呢?在《漢書詳解》中介紹說:

蓋邦配天地,是為高祖,而尊號加之於上,雖昭穆之太祖廟,此亦高祖之廟也。

楊忠沒有做過皇帝,有諡號和廟號。楊忠的諡號為武元皇帝,廟號為隋太祖。

我們再看楊忠的兒子楊堅,楊堅的諡號是文皇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隋文帝了,而楊堅的廟號則是隋高祖。也就是說在當時看來,楊堅才是隋朝的開創者。

因此綜上來說,高祖和太祖都是開國皇帝的廟號,兩者並無什麼區別。

而楊忠的隋太祖僅僅是後世給他的一個美化的稱號,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真正的隋的開國皇帝應該是隋高祖楊堅。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