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不明原因發燒是癌症先兆嗎?醫生解答

人的正常體溫是腋下36℃~37℃。發燒就是超過正常體溫,分為低燒(37℃~38℃)、中度發燒(38.1℃~39℃)、高燒(39.1℃~40℃)、超高燒以上(41℃以上)。發燒常常會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在如何認識發燒、怎樣對待發燒方面,人們常常進入誤區。甚至有這樣的傳言,說長期不發燒的人,更容易得癌症,那麼,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在解答這個疑惑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發燒。

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不明原因發燒是癌症先兆嗎?醫生解答

發燒是人體的“自衛戰”

一定程度上講,發燒是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人體後,人體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主動發起的一場“自衛”戰,是人體免疫力的反應。

發燒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從根本上說,發燒是機體的一種免疫反應,是機體與外來入侵者(病原體)作戰的表現。所以,當發燒不超過39℃時,一般不要急於吃退燒藥,可採取一些物理性的降溫措施。例如:①降低環境溫度,不要穿得太厚,不要蓋得太多、太嚴實等;②多喝水,及時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也有利於通過排尿排出一些毒素;③用溫水擦浴;④用冷溼毛巾或冰袋放在額頭、腋窩、腹股溝處冷敷,每3~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或冰袋。

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不明原因發燒是癌症先兆嗎?醫生解答

常年不發燒是好是壞?

人的免疫力分為特異性免疫力和非特異性免疫力兩種。如果把病菌比作強盜,人體的免疫力就好比防盜門,常年不發燒說明防盜門特別牢固,即非特異性免疫力較高,這當然是好事。

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

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發燒與癌症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有人擔心長期不發燒,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不能對抗病原體的侵入,而引起疾病。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不發燒說明身體素質比較好,體內的免疫細胞能夠及時的殺死細菌和病毒,不會侵入血液循環,也就不會引起發燒。

那為什麼經常聽說身邊某某身體特別好,從來沒有感冒發燒,卻突然罹患癌症呢?這可能是因為患者本人和周圍的人都認為身體素質比較好,從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異常,比如長期吸菸的人,雖然不發燒,但菸草對其肺部的損害卻是真實發生的,還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通常也不會導致發燒,所以並不是說不發燒,這些疾病就不存在。這些患者通常也沒有按時參加體檢的習慣,錯過了發現癌前病變的機會。並且在癌症早期,一些小的異常狀況也容易被患者忽視,認為自己可以“扛過去”,錯過了治療時機,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不明原因發燒是癌症先兆嗎?醫生解答

經常發燒的人,應警惕腫瘤的可能性

發燒是癌症的主要症狀之一。如果人們能把癌症引起的發燒與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燒相區別,也可以早一些發現癌症。那麼,癌症引起的發燒有何特點呢?

1. 非癌病(如感冒、痢疾等)引起的發燒,患者在做血液檢查時,一般可出現白細胞升高和血沉加快的現象。但癌症患者即使出現高熱(體溫高於39.1℃),其血液經化驗檢查也多無異常表現。

2. 癌症患者在發燒時其體溫多在37.5~38℃之間。

3. 非癌症患者發燒時一般會感到很冷,同時伴有寒顫等症狀。而癌症患者在發燒時不但不會覺得冷,反而會覺得很熱,並常伴有出汗的症狀。

長期不發燒容易得癌症?不明原因發燒是癌症先兆嗎?醫生解答

4. 非癌症患者發燒一般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即可使其退燒,但癌症患者發燒時,使用上述藥物大多無效。

另外,發燒通常是很多癌症的首發症狀。此類患者可在發燒後的一段時間裡出現消瘦、乏力、淋巴結腫大等腫瘤的常見症狀。因此,如果一個發燒患者的情況與上述情況相吻合,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鑑別,以免延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