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不僅詩詞寫得好,更是武藝高強,哪首詩是他自己的寫照?

貴可春秋


問題:辛棄疾不僅詩詞寫得好,更是武藝高強,哪首詩是他自己的寫照?


題主問得是詩,但辛棄疾以詞名於世,詞亦是詩之餘,屬於詩歌的一種,所以詞也可以看作是詩。筆者認為《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是辛棄疾的寫照。

一首詩詞作品,欲瞭解其真正的含義,應將其置於時代背景,並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所以,要知道哪首詩是辛棄疾的寫照,必先了解辛棄疾的人生經歷。

辛棄疾的壯志難酬

辛棄疾出生時,其所居之地已淪於金人之手,儘管他的祖父辛贊在經過當官,但也是無奈之舉,辛贊一直渴望能夠有幾乎與金人決戰,光復中原。這種信念和精神,深深影響到了辛棄疾。

從小,辛棄疾就立下了光復中原的青雲之志,因此他苦讀經史、兵書,並鍛鍊自己的體魄,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二十一歲時,他聚集了一支約兩千人的起義軍,反抗金人的統治,在當時小有名氣,之後辛棄疾為了長遠的發展,將自己的隊伍併入了由耿京領導的起義軍,擔任掌書記。

辛棄疾一直努力奔走,想聯合南宋朝廷,一起對抗金軍,但因為張安國的背叛,起義軍潰散,辛棄疾聽聞之後,率50人襲擊數萬人的軍營,將叛徒抓了回來。

之後,辛棄疾進入南宋朝廷,走向仕途,但南宋一直主張求和,又因為辛棄疾“歸正人”的身份,一直讓他擔任地方官,辛棄疾力主抗金的意見,一直得不到重視。開禧三年,辛棄疾被任命為樞密都承旨,不過此時他已臥病不起,同年九月初十,68歲的辛棄疾病逝,臨終之前,他大聲呼喊了三聲“殺賊”!

縱觀辛棄疾一生,只有早年抗金時期,有過一段熱血抗金的經歷,可是踏入南宋朝廷之後,卻無法得掌兵權,與金軍作戰,大半生鬱郁不得志,抱憾而終。所以,辛棄疾人生最突出的,是壯志難酬,此種感情基調的詩詞,才是他的寫照。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道盡了辛棄疾的不甘與無奈

而在我看來,《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最能體現辛棄疾的壯志難酬,作為他的人生寫照: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寫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南歸八、九年,但一直擔任閒職,這讓他十分憤懣。這一日,他登臨建康賞心亭,遙望被金人佔領的北國江山,不禁憂從中來,便借景抒情。

詞的上闕,描寫了眼前的風景,看著山河之美,更引動了辛棄疾心中的國仇家恨,可是,他把吳鉤(寶刀)看了,欄杆拍遍,依舊沒有機會馳騁沙場,建功立業。

下闕首句用了張翰的典故,言自己家鄉尚在金人統治下,他不是想如許汜一般求田問舍,而是能夠名正言順,帶著宋軍收復故土。然而流年易逝,南宋風雨飄零,北伐遙遙無期,只有侍女紅巾翠袖,擦拭辛棄疾的眼淚。

結語:

整首詞,都表達了辛棄疾對北伐的渴望,可是這從小立下的志向,卻在歲月中蹉跎漸行漸遠,這令辛棄疾十分無奈。他文武全才、智勇雙全,無愧英雄之名,但,英雄卻無法在戰場上流血,只能迫於朝廷,偏居一隅,在失望中流淚,直至身死。

所以,我認為這首詞正是辛棄疾一生的寫照,辛棄疾的一生,是悲涼的,是令人惋惜的。


風月古今


【醉裡挑燈看燈,夢迴吹角連營】

辛棄疾(1140一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青年時曾聚眾二千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在一次戰鬥中辛棄疾率少量輕騎,直闖金軍中軍大帳,斬敵將首級而勝歸。後歸南宋,歷經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撫使。他立志恢復中原,堅決主張抗戰,多次向朝廷提出自已的抗金復國意見;但其主張不僅未被南宋朝廷採納,反而將他置於閒職,最後詞人懷著壯志未酬的遺恨離世。他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著有《稼軒詞》,總計六百餘首。

附辛棄疾詞一首: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燄。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〇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壼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

一一【宋】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南劍(今福建南平縣)。


白溪釣客


辛棄疾,山東濟南長青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來在軍事領域可施展抱負,但是,由於受當時社會各種原因的束縛,忠心報國與渴望祖國統一的理想終未實現,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他個人的悲嘆。辛棄痰一生引以為傲的是赤手領五十騎將叛軍頭領張安國縛取於五萬眾中,這一壯舉,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是他一生的驕傲,在日後的諸多詩詞中,每每流露出來。

作為一個軍事家,而他的成就更多的表現在文學創作上一一指詩詞,重點為詞。

我是一個當過兵的人,雖未上過戰場,但是火熱的部隊生活,戰鬥的氣息,緊急集合的軍號聲時時響徹,全然是一種戰鬥狀態。讀辛棄疾的詞特別是關於戰爭戰鬥的作品,能引起自己極大的共鳴。

個人交織的感情與完美的藝術形式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讀來更覺慷慨激越,動人心絃,讀者猶如身臨其境。

其中最能代表辛棄疾一生壯志難酬,報國無路的悲憤的詞,我覺得還是那首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詞吧:上闕: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䏑,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下闕: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一一可憐白髮生!

每每讀來這首詞闕,個人總感覺太象一首慷慨激昂,高歌入雲的戰歌了,自己又好象回到了戰鬥氣息濃厚的軍營,使命在身,時刻準備著。詞的頭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也常常被後來的詩人借用點化。

詞中的描寫雖然是醉中夢裡,但誰也不能否定這是戰爭場面的真實寫照。

當然,透過詞的中間也不難看出,作者嘆息空懷壯志,蹭蹬無成的同時,渴望重上戰場,來實現自己忠於國家,為國家的早日統一去建功立業,這一點不多說了。

總之這首詞作是摧人奮進的,始終把個人的利益得失與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讀來受益匪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勵志詞作。

這是一首壯美的詞作,它決不亞於一首激昂慷慨的軍歌。透過詞中,辛棄疾個人的理想與抱負躍然紙上,一個壯懷激烈,決心報國,渴望國家統一的英雄辛棄疾就在我們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