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酒桌上也是一部“甄嬛传”

大约在一千年前的一个冬天,一群老头在洛阳组织了一个老年精英俱乐部,俱乐部会员之间经常聚会,在有一次聚会上就制定了关于饮酒的九项规定:

千年前的酒桌上也是一部“甄嬛传”

1

虚齿不虚官——就是说座位排次按照年龄来,而不按官职大小。

2

为具务简朴——喝酒用的餐具酒具务必简朴。

3

朝夕食各不过五味——聚会这几天,早饭晚饭的菜肴不超过五样。

4

菜、果、脯之类,总不过20器——俱乐部总共12人参加聚会,蔬菜肉类水果加一起不超过20个菜,不可太多浪费。

5

酒巡无算,深浅自斟,饮之必尽,主人不劝,客人不辞——喝酒的时候,能喝多少自己斟酌,但是喝酒必须干杯,主人不劝酒,客人也不推辞。

6

酒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没有下酒菜的时候,加点菜是可以的。

7

召客共用一简,客注可否于字下,不别作简——准备要聚会的时候,主人只用一张请帖,逐家传递,能否出席在上面标注即可,不用另外回复。

8

会日早赴,不待速——约定聚会的日子早点来,别等人催促。

9

有违约者,每事罚一巨觥——上面的规定违反一条就罚一大觥酒。觥可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容量不小呢。

千年前的酒桌上也是一部“甄嬛传”

制定这些喝酒规矩的不是别人,是司马光,对,就是童年故事里砸缸的那个司马光。

当时朝廷实行王安石新政,一些道不同的年老官员就经常组织聚会,他们称为耆英会,司马光就是其中一位。

他在耆英会的一次聚会中立下的这些“酒规矩”,不仅展现了当时的酒文化和饮酒礼仪,也为后世的文明饮酒打下基础。

千年前的酒桌上也是一部“甄嬛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