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付出高昂的费用去培训机构,却反对老师业余时间补习收费?

江南樱花雨


你就直接说你就是校外辅导机构就完了呗,校外辅导机构都是聘用没有考上师范类院校的无业人员讲课,收费少。


简约lDS


这个问题,题主搞错了因果关系。

在二十多年前,培训机构属于完全的弱势方,价格相对来说并不贵(印象中,实在记不清了)。当时有一部分老师采用在家里开辅导班的形式给自己创收。

也就是因为这样,出现了一批不肖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下作的手段让学生来自己家里上课。这也是很多人讲的“教师课堂上不讲,回家开小班的时候才讲”。必须要说,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存在的。
老师在业余时间开班授课,收取一定费用。其实这个费用在当时来说真的不高(我对门邻居二十年前辅导高考,一对一每堂课50块,一个月200.这个费用是学生家长某一次委托我转交的,所以我特别有印象。)当很多家长开始认为教师不应该挣这份钱之后,社会上开始对教师私下补课有了较大的反对声。这种声音大约在7.8年前达到最大。教育部门严厉查处了一批这样的老师(记得是7年前我们这边有学校高调处分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简直就是开公审大会。)

从那以后,各种补习班开始疯狂的涨价。

如果说之前补习班用在职教师是一种噱头的话,在这之后如果某个补习班还说自己有能力请厉害的在职教师来上课,那就可以形成一个营销爆点。(我们这边某补习机构直接采用锁门加保安的方式来防止被突击检查。)
既然教师不能私下开班授课,那么对于此时的培训机构来说他们的经营几乎就没有了钳制。所以疯狂涨价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情。

随着最近国家对于辅导机构的门槛逐渐提高,辅导机构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剩下的那些就更加没有竞争对手了。

市场大,同行少,教育作为商品来说还是一种低价格弹性商品,那么为什么不涨价?
所以现阶段大家都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去辅导机构。
如果现在开放教师业余时间补习收费或者降低开办辅导班的硬性要求,那么我相信现在这些昂贵地辅导机构分分钟降价求生存。

章鱼老师就是我


现在的小孩太累了。我很反对补课,培训学校是挣钱,老师也在抢钱。一边是土匪,另一边强盗。最好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温习的习惯。

说句大话。我儿子初一时120分英语只考六七十,想要家教。我家条件不好,我决定自已教。

小孩子太累了,休息玩时间也没有,不管上那种补习,都是烧钱。


宁波奉化胡双龙


出题者是一个小学教师,所以出了这样无知可笑的问答题。

你说的学生拒绝任课老师补课,花高价去社会培训机构补课纯粹是坐瓜地说葫芦话。

一、先说价格,培训机构的价格是非常低的,如果校内任课教师每节(群班)收80,社会培训班20元就收(还收不着)。

二、再说质量,校内自己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的专业的,培训机构的拿个教师资格证(甚至还没有),也没有上过课,就来挣钱。

三、再说责任感,校内老师一旦教了这个班,就要跟到毕业升学,学校对他们的教学成绩是有严格的考核的;成绩不好,下学期就没人聘了。所以每个任课教师都要全身心的投入。

而培训结构是胡一把是一把,上一节挣一节。

那么为什么还有学生去培训机构呢?

(1)、学生成绩差,不抱多大希望。

(2)、家庭困难,培训机构便宜。

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好学生绝大多数都在校内补课,尽管花钱贵。

那么培训机构为什么还能存在呢?是因为教育局反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抓住就要严惩,甚至开除公职。所以有一部分老师不敢补课,就让一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捡漏了。

当然我们也是反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但每个家长都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有需求。这就是现状。





风逐月影3


面对很多人愿意付出高价送孩子去培训机构学习,却反对老师业余时间补课收费,这种现象还真的存在,并且反对的声音还不少呢。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呢?下面我做以分析。

第一,有一种流行风认为老师课上不教,课后补,让很多家长对老师产生不满心理。

在教育部没有出台禁止学校在职老师补课收费行之前,社会上广为流传一些关于学校老师的传言,如认为一些老师课堂上不讲重点,留到课外办补课班去讲。确有这些样的现象发生吗?可以肯定地说,禁令出台之前,确实有,不过只是极少数。但恰就是这少数教师的恶劣行为,伤害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正面形像,造成有些家长不信任学校老师,结果宁愿花高价去社会教育机构给孩子去报班补课。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这以点代面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客观看待问题的方式。

第二,家长认为学校教师挣的工资,你就应该好好教学,不应该参与课外收费补课。

按常理来讲,家长认为学校教师挣的是工资,就应该好好教学,不应该参与课外收费补课这个观点并没有问题。因此,当家长们发现有些在职的学校教师有课外收费补课现象时,内心是极度反感的,他们宁愿花高价去给孩子报培训班。事实上,教育部在出台禁令前,早已经有收集到大量的举报与投诉信息,在多方印证考察后,才出台的禁止在职学校教育不允许课外收费补课的规定。而这恰是为杜绝有些教师课上不全讲,留下尾巴课外收费讲的现象。

第三,随着禁补令的落地,家长们对在职学校教师课外收费补课的反对声减少了。

现在全国各地对在职学校教师课外时间收费补课,打击和查处的力度非常大,说明禁令出台后的执行很坚决。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在职学校教师的正面形像,也将少数胆大妄为的不顾禁令而仍然在课外补课收费的教师做了严肃的处理。但是尽管这样,曾经的伤害,留给家长的心理阴影还是满大的。问题的关键不在钱上面,而是在于对教师情感态度上。现在家长们对学校教师课外收费补课已经大都持平常心对待,因为有法规在那约束着教师的行为,自然就心理平衡了。

第四,只要应试教育保持现状,家长就会不惜花钱送孩子去培训机构补课。

从小升初,到中考的近五成的淘汰率,家长们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早被淘汰出局。因此,就会存在从小学阶段就给孩子补课这一现实。而社会上那些教育培训机构,也恰是看到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才会不断在收费上水涨船高。有个别集团化的培训机构,网罗了一大批名师,以此为噱头来吸引家长的目光,家长自然愿意花高价让孩子去上培训班。要说价高就一定能提高孩子学业成绩吗?这个就很难说了,有些确实提高了成绩,有些报了学了之后还不如之前的成绩呢。

结束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像家长给孩子报高价培训班,会长期存在,一直到从小学到大学直通车,没有激烈的竞争才会消失。但是这恐怕需要很多很多年才会成为可能,眼下不行。至于家长反对学校在职教师课外收费补课,既合理又合法,反对有理,但是我们仍要加大监督和举报的力度,让禁令彻底得到落实,那样的话,才能防止个别教育再干“出轨”之事,继续伤害教师队伍的正面形像。


寒石冷月


反对老师业余时间补习的主力军其实并不是家长!我们打开网页,各种关于老师补课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千夫所指,骂声不绝于耳,让人觉得老师补课实在是罪不可赦。

但是,很多学生的家长心里却会很嘀咕:我好像也没有这么强烈地反对老师补课呀,为什么会有其他家长如此反对呢?我们来看看端倪。


老师补课最被诟病之处在哪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传起“课上不讲课后讲”的传言,指老师在学校上课时把一些重点内容留着不讲,留着学生到他报的补习班上课时再讲。我不知道有没有个别这样的例子,但是大多数老师是不可能这样做的,而且就是想这样做也是不现实的!

每个学期学校对老师都是有考评的,学生成绩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如果老师教学成绩不理想,评优评先,绩效工资,职称评聘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所看到的老师对学生都是“恨铁不成钢”,巴不得把自己全部的知识都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哪里还会藏着掖着?搞什么“课上不讲课后讲”?这完全是以偏概全,无稽之谈!


老师补课另一个被诟病之处在于老师以权谋私,对不参加补习的学生进行打压。不可否认,确有这种情况出现过,这也是国家严令禁止老师补课的原因。但是,这毕竟是个别现象,现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之下,只要老师在补课,家长一个电话告到教育局就可以让补习班灰飞烟灭,老师还敢这样对不参加补习的学生吗?除非脑子坏了!

社会上对老师补习的如潮恶评从何而来?那些恶评的都是家长吗?

虽说教育部门严令禁止老师补课,但是据我所知,还是很多家长愿意甚至让家委会出面组织请老师来补习的。为什么?因为老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足够了解,这是社会上培训机构所不能比的。老师补习收费普遍低于社会上的补习机构,性价比高。


那恶评从何而来?那要看老师补习动了谁的蛋糕了。当然是社会培训机构,他们不遗余力地炒作老师补习的负面新闻,大力反对老师开班补习,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说什么为了孩子的发展,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结束语: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国家下大力气整顿各种补习班的原因。但是只堵住教师补习这一块显然是不够的,家长会花更多的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学生的负担没减下来,家长的负担倒上去了。所以大力整顿社会培训机构才是治本之策!


周老师教育谈


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见解吧

首先,我们来做个对比!

一,表面现象(情感层面):培训学校的老师大多都会很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家长,会主动跟您沟通分析孩子的优缺点,更多的是表扬孩子好的方面;相较于学校的老师,他们少有激情会迎合家长,而跟家长唠叨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哪儿哪儿有问题,诉说着自己的辛苦,甚至会批评家长的“不负责”…试问我们每位家长,哪怕知道自己孩子的不足,但又有谁愿意听别人数落或“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呢?所以说情感方面,家长会更喜欢培训班的老师,杵科任老师一些!

二,教学方面:这里我们就不说老师的教学能力的差别,就单论事务处理和责任担当。学校老师除了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有班级其他繁琐的事物需要处理,况且一个班孩子肯定有差异,接受和消化同一知识点的能力参差不齐,我们说这些需要时间,可一堂课时间本就短暂,而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做到针对性的培优辅差,时间不许,精力更不许,所以就容易拉开孩子的学习距离。而现在的培训学校排课,大多是上大课(即一堂课两个小时),培训机构的老师会针对性的把相关知识整理到一起,在课堂上专攻那些薄弱项,反复练习讲解,首先,时间足够,其次,排课分班是将能力一致的学生分到一起,更便于针对性的辅导。于是,孩子更容易接受知识,家长也能看到学习的效果,所以家长更倾向于培训机构的老师。

三,工作激情:学校老师工作环境和经济收益都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为教学的优劣受到太大的影响,没有压力就少了动力跟激情,所以好与坏对他们而言就无关紧要啦!而培训学校的老师,他们不仅要受到单位的选择,同时还要被家长监管,因为他们的经济收入跟生源挂钩,没有学习效果家长肯定不愿继续在那学习,他们有压力便更有动力,所以更会尽职尽责的教好每一堂课!而家长送孩子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所以这满足了家长的要求,家长就更愿意送孩子去培训学校了!

总之,都是多方原因吧,有的家长喜欢培训学校的老师,但有的家长更喜欢学校老师,其中原因或许我们都知道对不对?




糊涂虫本虫


大家也说了很多。我也说一点——其实题主这句话有个误区,就是“反对教师收费补课的人”跟“花大价钱去校外辅导机构补课的人”有点混为一谈了。

我也接触过不少家长。以上两种人,能重合起来的,不多!

换句话说,“一个懂得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寻求帮助的人”和一个“只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凡事总是先抱怨的人”他们的重合度是很低的。

同样,积极的人在生活中肯定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多机会获取财富。消极抱怨的人,看啥都不顺,做啥也不顺。长此以往,慢慢地生活差距就出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反对教师收费补课的人”中,也有很多有钱人,有钱人的心思我猜不透……毕竟他们说着“读书无用”的同时,还让孩子报高价辅导班,读高价民办重点学校)

一方是知道孩子遇上了困难,需要帮助。一边是知道自己遇上了困难,觉得这困难是别人制造出来给他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相关责任人”。

一边抱怨问题一边解决问题,这种就是题目中重合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真车奥义


如果老师能好好利用课堂时间,多数孩子们是不需要去校外补课机构的。如果拿校外补课当做兼职,当做创收的老师真能带出好学生?你信吗

我认为如果老师人品不好,学识再好也不要和他学习。这就是我的观点。

德不配位,能力越强越可怕!

如果德行跟不上,宁可文化少点,人生活的踏实点。

学生真的需要补课,也一定是根据自己水平找适合自己的补课班,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时间,针对性的补课,而学校里大班补课,全班水平不一样,差距很大,老师一般也就是照顾中等生水平讲课,结果就是尖子生吃不饱,成绩弱的可能听不懂,如果你家孩子你选择那个班型补课呢?

现在有多少老师用心教学呢?还有多少老师有教学笔记,就算有,大家看看都写了什么?

补课机构的老师的教学笔记拿出来看看,你就知道选择哪个班补课了。

学校老师都不批改作业,卷纸,怎么知道学生哪里会了,哪里没明白?补课机构的老师作业,卷纸一定是自己批改,连课堂上的练习都一定会亲自批改,背课文也都是一个个的过筛子……

综上,如果是你,选择去哪里呢?

学校里如果能够按学生不同程度分班补课,估计才真的满足


船长5921741


提问的本身就存在问题,花大价钱去培训机构为孩子补课的家长是决不会反对老师业余时间为学生有偿补课的。因为这样的家长同样也是反对老师补课的受害者!

真正反对老师业余时间为学生有偿补课的多是培训机构买的枪手,二是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的家长。不让老师参与有偿补课,培训机构一家独大,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对孩子教育漠不关心的家长,吃饭喝酒打牌有钱,就是不愿支付孩子义务教育以外的开销。一听说学校组织有偿补课,就想着法儿造谣生事,被人哄去当炮灰了仍不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