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潮水,是指海水的漲落,而由此形成的起伏波浪也叫做浪潮。

IT,全稱Information Technology,意思是信息技術或信息科技,也叫數字科技,而由此引發的巨大社會變革被稱為信息革命,也叫數字革命。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數字化的信息

這種劇烈的社會變化就如同波濤洶湧的潮水一般,而這場影響至今依然起伏不斷的數字科技革命也被稱為數字化浪潮,在吳軍博士的《浪潮之巔》一書中,就描述了那些先後被推到浪尖之上的弄潮兒,而由此展示了數字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產業規律、公司管理、商業投資等內容。

本文作為一個開篇,我打算寫一個系列:一方面是以《浪潮之巔》(簡稱《浪潮》)讀後感的方式來總結和記錄自己在學習本書過程中的理解;另一方面結合不同時期背景下的科技進展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我把數字科技比作了浪潮之下的暗湧,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實驗和成果將“數字化”帶入了社會生活中,讓我們見證和經歷著一個全新的時代的到來。

歡迎關注數字信息領域的朋友進行交流和指點,同時也希望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想法能夠為你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若如此是我莫大的榮幸。

帝國的黃昏

AT&T首先在《浪潮》中登場,A是American(美國),兩個T分別是Telephone(電話)和Telegraph(電報)的意思,所以AT&T叫做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AT&T揭開了數字科技的序幕,走了100多年,在數字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時,似乎是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黯然落幕。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這是被SBS併購後的新公司標識

“你有了一項了不起的設想,貝爾!”被年輕人智慧和幹勁所感動的亨利和藹地說,“幹吧!”

“可是,先生,有許多製作方面的問題。”貝爾膽怯地說,“而且,我不大懂得電學。”

“不大懂電學?”亨利先低聲重複了一句,然後揮動著右手,斬釘截鐵地說,“掌握它!”

這是貝爾在發明電話之前,向科學家約瑟夫·亨利講述自己的發現和用電傳話的設想時的對話。

1877年,貝爾在成功發明電話並獲得專利後,建立了貝爾電話公司,之後因長途電話業務設立了AT&T,此後100多年裡,一直處於行業壟斷地位,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國際長途電話的價格一直取決於AT&T和美國有關政府機構的談判。

儘管AT&T不斷受到反壟斷法的約束,但就如《浪潮》中說到:“每一次反壟斷其實都是幫助AT&T修枝剪葉,讓它發展得更好。”甚至可以說間接地幫助AT&T躲過了世界大戰時期的經濟大蕭條。

19世紀末,AT&T創立之後,一直慢悠悠的向前走,或者說在浪潮的推動下不緊不慢得向前浮動著。1925年,著名且成就非凡的貝爾實驗室成立了。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茉莉山的貝爾實驗室

在AT&T充足的經費支持下,這個歷史上最大、最成功的私有實驗室也不斷在基礎科學和科技應用方面為AT&T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在充分吸收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理論和成果的同時,也在對各個領域進行融會貫通。

貝爾實驗室成果累累,強大的技術力量也讓AT&T在整個20世紀裡擁有著無法被撼動的根基,似乎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和AT&T有關係。

可就是這樣一個百年帝國,一度引領著世界的潮流,在網絡和通信領域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卻在達到頂峰後的十年裡,迅速的分崩離析,灰飛煙滅,不能不令人扼腕。

《浪潮》中詳細的描述和分析了AT&T後來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因素,而最後得出結論:

“20世紀90年代,AT&T已經不屬於一個人、一個機構,沒有人為它十年百年後的發展著想。”

“如果讓AT&T重來一次,它犯的那些錯誤可能一樣都不會少,因為它到年紀了。”

AT&T就如同一個沒有了靈魂的人,雖然看似衣著華麗,可是卻已經沒有了生命力,最終在21世紀初,隨著網絡泡沫一起破滅。

可不論如何都不能否認的是,AT&T公司在人類歷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數字科技前夜

在AT&T公司建立前,第二次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1831年,法拉第和亨利(就是上文激勵貝爾的亨利)同時發現了電磁感應,開啟了電氣時代的大門。

關於法拉第演示感應電流的實驗,有這樣一個故事:

1831年聖誕節前夕,在一次科學報告會上,法拉第把一個直徑12英寸、厚約1/5英寸的銅盤裝在水平的銅軸上,銅盤的邊緣伸到一個水平固定的馬蹄形磁鐵的兩級之間。銅盤中間的銅軸連接一根導線,邊緣同另一根導線保持接觸,兩根導線同一個電流計相連,這樣形成了一個迴路。

當銅盤轉動起來後,電流計的指針就擺過一個角度,轉動速度越快,指針轉過的角度也越大,如果銅盤反向轉動,指針則向反方向擺動。

在場的一個貴婦人取笑地問:“先生,你發明這個東西有什麼作用呢?”法拉第回答說:“夫人,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又有什麼用呢?

的確,電磁理論剛剛誕生,也許法拉第也無法想到,這個嬰兒在未來100多年裡會成長成什麼樣子。

1838年,一個叫摩爾斯的人經過反覆實驗研究,終於發明了實用電報機,而且還用自己的名字作為電碼的命名,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摩斯密碼,在很多諜戰劇裡會經常聽到這個名字。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摩爾斯正在發電報

之後,各種應用電氣技術的發明層出不窮,隨著發電機的出現和完善,到貝爾發明出電話的時候,世界上已經充滿了眾多各種各樣的和電有關的新事物,雖然很多還很不完善,但是電氣已經開始逐漸深入生活中了。

那時已經有了原始的留聲機、電影、電錶、插座、開關以及無線通信的技術,當然還有家喻戶曉的“電燈”,就在貝爾的電話帝國剛剛邁出第一步時,1879年,愛迪生髮明瞭人類史上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愛迪生髮明燈泡

想想看,在距今100多年前的那個時代裡,那些讓當時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興奮不已的各種技術和發明,今天看起來是多麼簡陋。

19世紀末,就在不少科學家躊躇滿志、沉溺於輝煌的科技成就時,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大門被悄然開啟 —— 微觀世界,而在電氣領域也迎來了一位新成員 —— 電子。

電子問世後,剛剛進入20世紀,一項十分重要的發明誕生了,為數字科技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也一度成為構成計算機的核心元件,這就是電子管,一個基於愛迪生的燈泡模型,卻能實現傳統機械繼電器功能的純電子設備。

然而這時候,不論是計算機還是數字科技理論都尚未成熟,人們似乎也沒有想那麼遠,因為電子管一問世就被廣泛應用於電話、電報以及無線電等領域了。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電子管,像燈泡嗎?

20世紀20年代,利用電子管的技術還發明瞭電視,之後到一直到40年代,無線電收音機的巨大需求又進一步刺激著電子管的生產和銷售。然而所有這些,似乎都在默默地為數字科技的崛起做著充分的準備,在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即將到來的前夜,人們也許不會想到,即將迎來的是一場翻天覆地的劇變。

科學和技術

人們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簡稱科技,科學是理論,技術是應用,所以對於整個科技發展史上,科學和技術一直是伴隨在一起的。

幾千年前,天文科學的每一次進展都會帶來農業生產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在各個領域的科學研究成果也都不斷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300多年前,牛頓時代的力學體系顛覆了人們對動力技術全新認知,而後出現的蒸汽機開啟了人類歷史上地第一科技革命,科學的成果和人們的需求共同推動了技術的不斷進步,而技術的不斷革新也對科學的理論研究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蒸汽機

由此,近代科技的內在循環機制逐漸形成,學者的科學理論和工匠的技術經驗結合的越來越緊密,從科學到技術的成果轉化週期越來越短,到20世紀後AT&T旗下貝爾實驗室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把理論和應用整合到了一起。

轉化週期的縮短也加速了科技的發展速度,同時也就加速了產品的更新速度,人們可能還沒弄懂一個新物件怎麼用,新一代的替代品就已經出現了。

所以20世紀越往後科技越體現出一種加速度的發展趨勢,對於已經年老體衰的AT&T公司而言,也就加速了退出歷史舞臺的速度。

潮水之下的暗湧:數字科技的崛起

數字科技帶來的數字化浪潮

然而,對於新一代的數字科技,也同以往的技術革命一樣,在整個世界潮流的水面之下,暗暗地湧動著,雖然外面看似波瀾不驚,而在潮水之下,已經醞釀了一層又一層的衝擊力,準備掀起一個個巨大的浪潮,並且這一次要比前兩次來得更加猛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