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大學教授地位這麼高?難怪美國科技如此發達

看過電影《美麗心靈》的觀眾,一定會對其中一個場景留下深刻印象。數學家納什教授最終獲知他將被授予諾貝爾獎的時候,旁邊的教授一一拿出自己的鋼筆放在納什的桌子上。他們沒有說很多話,只有一句句“很榮幸與您共事”。當然,這並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傳統,而是電影設計出的大家表達自身對一個人學術地位的高度肯定和褒獎的一種方式,從中也折射出大學對於學者的尊重。


美國的大學教授地位這麼高?難怪美國科技如此發達

《美麗心靈》劇照


許多西方國家都十分重視學術研究,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往往也會贏得世人的尊重。在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名校裡,教授是一群有著很高社會地位的人。他們不僅在大學裡獲得了學生巨大的尊重,在社會上也是如此。

在美國,人人平等的觀念十分強烈,但對於在某個領域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他們都給予了充分的認可。這也是激勵更多每個人投身學術研究的一個原因,最終也助推了美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在世界上的長期領先。


美國的大學教授地位這麼高?難怪美國科技如此發達

空氣動力大師馮卡門教授


美國的大學有教授、研究人員和講師三個軌道。這三個軌道並不想通,因此研究人員和講師是無法晉升為教授的。教授是這三者中級別最高的,也是待遇最好的。

在美國,教授分三個等級:即教授(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或adjunct professor)和助理教授。不管是正副,還是助理,都屬於“教授”級別,日常稱呼時也會冠以“教授”的稱謂。並且,這三者都屬於正式的教授,與國內的“教授”同個級別。

一般而言,成為名校的助理教授都必須是博士畢業的,但也並不是應屆博士畢業生就可以,而是要再經過幾年博士後的研究經歷才能受聘為助理教授。成為助理教授之後,每一年或者兩年時間就會被考核一次,因此,並不意味著成為助理教授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五六年之後,通過考核的助理教授就可以晉升為副教授,取得終身制。

事實上,幾乎每個取得終身制的教授,最初都是從助理教授做起的。這種制度培養出來的教授,含金量更高,學術水平更高。


嚴格的教授聘用制度

在美國的大學,尤其是世界名校中,每個院系的教授數量往往是定編的。學校根據院系的實際情況,設立教授的名額,一般不會輕易改變。例如,一個院系編制的教授名額為10,那麼這個院系最多隻能聘用10名教授,不會輕易再聘用更多。只有當一個位子空出來了,才能聘用一名新的教授來補缺。


美國的大學教授地位這麼高?難怪美國科技如此發達

教授在上課


通常情況下,美國高校的教授都是公開招聘的,很少高校會從本校的博士後、講師或研究人員中提拔。其目的在於,通過這樣的方式從根本上杜絕“走後門”“近親繁殖”的亂象。更重要的是,教授的招聘過程必須是公開透明的,往往也是公平的。學校絕不會允許院系不通過公開招聘錄取教授,一經發現這樣的現象,會嚴肅處理。

學校對應聘者的要求也很高。每次招聘教授,說是“百裡挑一”也絲毫不過分。除了博士學歷,突出的科學研究能力之外,學校還會要求應聘者具有若干年的博士後經歷,發表過重大研究成果,有些著名的大學甚至會要求已經申請到可觀的國家科研基金。

教授的地位和待遇頗高

在美國的大學裡,教授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很高,這跟美國對學術研究的重視有密切關係。美國人沒有很嚴重的“官本位”觀念,對於高級知識分子有很高的敬意。在美國,被人稱為“XX博士”“XX教授”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美國著名的情景短劇《生活大爆炸》中,主角謝爾頓、萊納德都希望被人稱為博士,就連校長賽博特也很樂意被人稱為“博士”或“教授”。


美國的大學教授地位這麼高?難怪美國科技如此發達


美國大學的教授令人羨慕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擁有很大的權力,並且自由度很大。在美國,不管是助理教授、副教授,還是教授,都實行終身任職制,也就是說,除非本人辭職,學校不得解僱教授。在這樣的體制下,教授們不必擔心得罪權貴導致解僱,能有更多自由去教授學生和從事學術研究。

眾所周知,美國是當前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學術研究在全球遙遙領先,這跟美國重視學術研究、高規格對待高級知識分子有密切關係。或許,我們也能從中領悟些什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