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編者按】三月八日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簡稱“三八婦女節”),首先向廣大的女性致以崇高的敬意。長期以來,女性在職場中不斷尋求突破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然而,由於刻板印象和偏見,女性在從事某些技術主導型工作(特別是工程和計算機領域)的卓越貢獻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和肯定;相反地,不可避免地遇到不公平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文化所帶來的壓力,影響其在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上的認知和判斷。根據女性工程師協會(SWE)2018年的統計數據,全球只有13%的工程師是女性[1]

本文將從科技人力資源開發和工程教育的視角,探討這類女性的從業問題: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來自美國大學女性聯合會的建議


新一代信息技術引發的技術和產業革命正席捲全球,未來的工程場景和工作方式將發生不可估量的劇烈變革。我們能預見到的是,未來的工程將更大程度上依賴以人為中心的個性化、柔性化與系統化解決方案,而不是純粹的人力。各行業(包括男性主導的傳統生產製造領域)科技人力資源的豐富化和多樣性,無疑將為創新創造提供更多可能。美國較早地警覺到多元化勞動力對國家創新力的影響。以美國大學女性聯合會(AAUW)為例,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針對提高女性工程從業者的一攬子計劃和建議。

我國作為工程教育大國,在工程師的數量規模上常年位居首位,但同樣存在女性工程師的職業身份的困擾,甚至在工程企業中居於從屬位置[2]。因此,本文通過介紹AAUW對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的建議,以引發對當前我國女性工程師群體的關注與回應。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概述

美國大學女性聯合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簡稱AAUW)成立於1881年,是面向美國大學女性畢業生和在校生的非營利組織,在全美擁有千餘個分會、17萬餘名會員和支持者,並與500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係。AAUM的宗旨是,不分種族、民族、宗教和政治見解,為改善女性的經濟、教育地位等發出有力的呼聲。

AAUW自成立之初就不遺餘力地幫助女性提高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地位,並通過宣傳、教育、慈善和研究等形式支持女性在STEM領域的發展。根據該協會對美國工程師的數據統計分析,近些年來,女性投身於生物、化學等領域的現象已有明顯改觀,然而,女性在工程和計算領域的活躍度依然不高:2013年,女性僅佔計算機專業人士的26%,比1990年的35%要少得多,與1960年的比例大致相同。在工程領域,女性的代表性更低,僅佔從業人員的12%。鑑於美國工程師和計算機專業人士的大量缺口,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女性工程學生和工作者成為當務之急,“我們根本不能忽視另一半人口的觀點或才華”。

有感於此,AAUW早於2015年就發佈研究報告——《求解方程:女性在工程和計算機領域取得成功的變量》

(Solving the Equation: The Variables for Women’s Succes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3],強調勞動力的多樣性有助於創造力、生產力和創新,每個人的經驗都應該指導工程技術創新的方向,同時呼籲全美僱主、教育機構、政策制定者和個人都重視性格偏見帶來的危害。性別偏見不僅影響我們如何看待和對待他人,而且還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所採取的行動。這些建議正在成為各行業的改革行動,推動女性工程師的教育與職業發展。報告主張,改變大學和工作場所的環境是幫助女性進入和留在工程領域的先決條件本文梳理並簡析報告中的部分核心觀點,如下: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改變工作環境

大量研究都集中在推動女性進入STEM領域,但很少有人關注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女性要在數年後離開這些領域?到底哪些因素影響她們留下來?研究發現,離開工程領域的女性與繼續從事相關行業的女性其實很相似。差異不在女性工程師本人,而在於工作環境:離開工程領域的女性往往很少有機會獲得培訓與發展、來自同事或主管的支持,以及在職場與家庭角色的平衡中獲得支持(例如,分擔托兒的重擔,幫助女性職工長時間不離開工作場所)。相比之下,對工作滿意的女工程師所在的公司會提供明確的晉升途徑、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同時,幫助她們不斷開發新技能、重視和認可她們的貢獻。

改變大學環境

關於改變大學環境,報告重點推介了哈維·穆德學院(Harvey Mudd College)的優秀實踐經驗,主要包括:(1)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並拆分成兩個層級;(2)一年級之後為本科生提供科研機會;(3)帶領女生參加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女性聚會——葛麗絲·霍普女性計算科學慶典活動(Grace Hopper Celebration of Women in Computing)。

這裡補充介紹計算機基礎課的改革,它的計算機科學基礎課程不是純粹的編程課,而是經過重新設計,專注於解決創造性問題和進入該領域的機會。根據學生的先前編程經驗,學校將課程分為兩個層級,從而有效緩解部分女性初學者對計算機科學的心理恐慌。在五年時間裡,哈維·穆德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女生比例從10%上升到了40%,並基本達到穩定[4]。

哈維·穆德學院的做法推動了女性工程教育的進步,更深層次上反映了整個工程教育在人才培養理念上的轉變,以及對改變工程教育規模、結構和影響力的迫切需求。正如該校校長瑪麗亞·克拉維(Maria Klawe)在今年2月接受採訪時指出,學術界在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專業教育中習慣性地流露出“向我證明你屬於這裡”(Prove to me you belong here)的態度。這種適者生存的態度是“在我們不需要那麼多技術熟練人才的時候”的遺產,並不利於當前多元化發展的需要[5]。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結語

作為美國科學基金會(NSF)資助項目的成果之一,美國大學女性聯合會的這份研究報告從僱主、不同性別從業者、教育機構、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多元視角,全面探討工程領域中女性工程師的培育與發展,但話題的深刻意義卻遠不止於此。

人類社會的未來在於工程。無論是機器人設計與實現智能化生產、研發藥品或攻克疫情,還是確保超級城市正常運轉,甚至太空探索、星際航行,未來的工程場景將賦予工程師更高的責任與擔當。拋開性別對職業身份的禁錮,不論男性或女性,總有人類被工程師的使命驅動,披荊斬棘、開拓全無的天地。

如何吸引並留住更多的女性工程師?

附錄

本文將報告中涉及教育方面的建議翻譯如下,以期對我國工程教育改革和女性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提供啟示和借鑑:

對教育工作者的有關建議:

•傳播這樣一句話,工程技能和能力是可以學習的,而不是天生的。

•將逆境視為所有人的共同經歷,因此,有挑戰性的課程作業並不是遴選學生、判斷他們是否適合工程學習的信號工具。

•教給學生有關刻板印象的危害,以減輕其負面影響。

•給予更廣泛的群體接觸計算的機會。不要只顧擅長編程的群體,而排斥其他人。

•強調工程與計算的廣泛應用。

•強化工程和計算幫助人們的方式,提供與他人合作的機會。

•為年輕女性提供與工程技術領域的男女從業者互動的機會。

•明確尊重女性的社會身份,提高女性的代表性和知名度,為STEM領域的學生創造性別中立的環境。

•為女性學生在設計和編程能力方面提供建立和提高自信的機會。

對工程與計算專業教師的建議:

•強調工程和計算機工作的社會影響。

•將基於項目的學習或服務學習的內容整合到課程中,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應用於社區服務。

•將工程和計算應用於真實世界的問題。

•教學時強調道德和社會問題。

•鼓勵在教學中營造支持性的環境。

•鼓勵和協助學生與專業人士建立早期聯繫。

•強調成為工程師和計算機專業人士需要廣博的專業知識。

•儘早強調構成工程與計算的不同方面。

對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建議:

•要求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人員參加性別偏見的培訓。

•要求所有本科生至少修讀一門計算機科學課程,無論其專業是什麼。

•為工程和計算領域的女生提供與其他技術女性建立社會網絡的機會。

•提供並推廣雙學位課程,給那些對工程或計算機領域及其他領域同時感興趣的學生更多選擇機會。

•積極開展公共關係活動,使年輕女性清楚認識到工程師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影響人類福祉的問題。


參考文獻:

①Roberta Rincon. SWE Research Update: Women in Engineering By the Numbers[EB/OL]. [2018-12-11]. https://alltogether.swe.org/2018/09/swe-research-update-women-in-engineering-by-the-numbers.

②胡欣,王孫禺.組織視角下的工程師職業形象及其社會性別闡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76-82.

③AAUW. Solving the Equation: The Variables for Women’s Succes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EB/OL]. https://www.aauw.org/research/solving-the-equation.

④The Current State of Women in Computer Science[EB/OL]. https://www.computerscience.org/resources/women-in-computer-science

⑤Kenneth Wong. CAASE 2020 Preview: Boosting Diversity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B/OL].[2020-02-25]. https://www.digitalengineering247.com/article/caase-2020-preview-boosting-diversty-in-engineering-education.


本文作者:吳婧姍、李文、李拓宇(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